摘 要:將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引入到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完成特定任務學生可以習得知識與技能。教師需要精心設計有代表性的教學任務,注意把握教學進度,加強課堂管理,同時改善課程評價。
關鍵詞:大學計算機基礎;任務驅;課程教學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23.223
1 任務驅動教學模式
任務驅動教學模式是一種基于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學習伙伴或者教師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材料,通過意義構建的方式獲得”。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強調學生對知識的探索,學生通過完成教師設計的一個個任務進行學習,這種教學模式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調學生的“學”,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構建,弱化教師的“教”,教師起到引導學生學習的作用。
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核心是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提出問題,或者布置任務,引導學生,開展討論、研究、探索以解決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緊密結合相應的教學內容創設有趣味、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好奇心和教學情境,以一個或多個有代表性的任務為載體,使學習者在完成特定任務的過程中獲得知識與技能。
2 任務驅動教學在教學中如何實現
2.1 良好的課堂管理,適宜的教學情境
教師作為學習的引導者應當注重課堂管理,同時需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外松內緊”既要保持課堂的嚴肅性,也要為學生創設相對較為真實、寬松的教學環境,從而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還能喚起學生原有認知結構中有關的知識,從而使學生可以在原來的認知基礎上獲得新的知識和技能。
2.2 精心設計問題或任務
任務驅動教學的一個重點和難點是教師的任務設計。一個優秀的任務設計,(問題)任務內容要與當前學習主題密切相關,最好能聯系現實應用;(問題)任務要根據學生的層次設定,不能千篇一律,所有人的任務和所要達到的學習目標都一樣;(問題)任務提出后,要分析學生特點適當加以引導,使學生在探索過程中得到發展。
2.3 強調自主學習、協作學習
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教學理念,教師是教學的引導者,可以為學生提供解決該問題或任務必須的線索,比如哪里可以獲得學習資料,或者給出建議,如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從哪些方面考慮。盡量避免教師直接告訴學生應當如何去做,或者直接操作后讓學生照搬照做。同時,應該倡導學生之間的討論和交流,例如可以布置小組任務,由多個學生共同完成任務。
2.4 注重效果評價
目前,大學計算機基礎的評價主要還是通過期中考、期末考或者月考等考試形式實現。而對學生是否完成當前問題的解決方案的過程和結果的評價,對學生自主學習及協作學習能力的評價較為缺乏,應當加以調整。
3 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在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應用
從教師的教學角度來看,任務驅動教學模式既是一種教學模式,任務驅動教學使學習目標十分明確,易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學習者的角度來說,任務驅動教學模式是一種學習方法,有利于學習操作類的知識和技能,尤其適用于學習信息技術應用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學生通過完成任務掌握知識和技能。根據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意見暨計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要求》中的指示,全國各個高校普遍針對非計算機專業學生開設了一門公共基礎課程,即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學習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主要由于現代是一個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我們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都離不開計算機,是為了使學生掌握信息社會所必須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計算機文化素養。然而現在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存在以下幾個問題:首先,計算機基礎課的內涵和目標把握不到位,理論課和實驗課的設計存在問題;其次,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學生學習的起點不一樣,水平參差不齊,很難找到一個良好的切入點。由于這些原因,雖然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基本都采用了多媒體教學手段優化了教學,但是學生還是會認為計算機理論知識枯燥無味,實驗課上又不知道要做什么,常常達不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在實際教學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較為被動,實踐能力也較差。
結合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引入任務驅動教學模式,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教師創設的特定情境中通過完成一個個任務獲得知識和技能。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問題或者任務的設計環節非常重要,既要注重方法和知識體系,還要想到融進計算機文化性、綜合性,滲透其他學科知識。教師在創設情境和設計任務時,一要考慮學生學習的趣味性與成就感的統一,即任務的設計要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為出發點,以滿足學生的探究欲望為主觀愿望,以完成教學任務為最終目標;二要注重激發學生的探究欲,設立“雙目標”,計算機基礎課程理論課和實驗課的比例一般是1:1,可以說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操作技能的習得同等重要,還要盡量選取有代表性的任務,給予學生一定提示,讓學生在自主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達到學習目標;三要有梯度,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要將學習目標分層次,不同的學習任務對應不同的學習目標。首先,要求所有學生都完成基礎目標對應的小任務;其次,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設定一個需要努力才能完成的任務;最后針對學習能力更強的學生,教師可以設定開放性的任務鼓勵其完成。
4 結語
將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引入到計算機教學中有諸多益處,可以實際解決一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但仍有幾個問題需注意和改進:(1)任務驅動教學法的課堂更為開放,教師要注意把握教學進度,采取有效措施,在按時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保證教學效果。(2)課堂更為靈活,這也導致個別學生干擾其他學生學習,因此要加強課堂管理,采取措施在行動上約束學生,最好能使學生都專注自己的任務。(3)任務驅動教學模式有別于傳統的教學方式,需要改進教學評價。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學校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 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意見暨計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要求[J].中國大學教學,2005(05).
[2]陳藝.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中的應用[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