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是會計行業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它在會計人員從業的過程中扮演著向導角色。因此,會計人員必須具備與其職能相適應的職業道德。文章從會計職業道德的內涵出發,描述了目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現狀,對其存在的問題進行詳盡的原因分析,并從四個方面對完善我國會計職業道德的建設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 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對策研究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23. 020
[中圖分類號] F2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6)23- 0037- 02
經濟發展速度越快,對會計工作的職業道德水準要求就越高。但是近幾年。我國各大公司財務造假丑聞頻出,會計信息的失真已阻礙了市場經濟的正常運行。因此,我國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全面建設已刻不容緩。
1 會計職業道德概述
1.1 會計職業道德的概念及其內容
會計職業道德指的是會計人員在其中應當遵循的行為規范。它既包括對專業知識、業務水平的要求,冋時也包括職業品質和作風等道德范疇。會計人員不僅要做“經濟人”,更要成為“道德人”。換言之,會計職業道德所解決的核心問題即:當個人利益與公眾利益乃至國家利益相沖突時,會計人員應該如何抉擇。目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主要包括: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廉潔自律、客觀公正、堅持準則、提高技能、參與管理、強化服務。
1.2 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的意義
目前,我國經濟正值高速發展之際,會計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能有效地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并且有助于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人才,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反腐倡廉,帶動全社會的廉潔之風。
2 我國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現狀
2.1 業務素質較低,職業道德意識淡薄
會計人員既要有充足的專業知識儲備、過硬的業務技能,也要有高尚的職業道德情操,缺一不可。然而現如今,由于會計行業門檻較低,只要手持會計從業職格證書的人員都可進入會計行業。部分人對會計的認識還只停留在記賬、做賬的階段,對會計職業道德的重視程度更是淡薄。因此在遇到各種誘惑時,做不到堅持準則,無法履行會計人員的責任和義務。有些會計人員默守陳規,缺乏鉆研業務的精神,對新的會計制度、方法不主動學習,忽視繼續教育的重要性,無法同社會與時俱進。
2.2 追求私利,監守自盜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充滿誘惑,部分會計人員受到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觀念的影響,喪失了職業道德、法制觀念,為蠅頭小利不惜以身試法,在執業的過程中,通過變造、偽造會計信息,隱匿、毀損會計資料等手段,甚至利用職位之便貪污、受賄、挪用公款,獲取私利,罔顧法紀。
2.3 屈于壓力,被動作假
會計人員與單位負責人之間有明顯的從屬關系,有些企業為了逃稅避稅,對其會計人員施壓,要求其提供虛假的財務信息。有些上市公司為了籌資或其它目的對外發布虛假的財務報告,帶來股市繁榮的假象,但一旦被識破,就容易造成股市混亂,更嚴重的會導致股災、經濟恐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銀廣夏、萬福生科、綠大地事件等。會計人員難抵來自上級領導的重壓,為了保全切身利益只能放棄職業道德被迫造假。
3 我國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3.1 道德教育缺失
英美等發達國家在會計人員的教育方面,視道德教育與專業技能同等重要。但是,我國現階段的會計教育體制存在很大問題。
首先,各種教育機構,無論是本科院校還是專職院校,都只注重培養學生的會計專業,而忽視了對其進行道職業道德、品質方面的教育。職業道德雖說可以在實踐工作中不斷加強,但期初的教育才是至關重要的。
其次,我國現階段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更多的是以公司培訓為主,但公司培訓更注重的是培養員工的專業技能,而忽視了對職業道德。
另外,我國媒體對職業道德良好的會計人員的正面宣傳非常稀少,沒有起到事前引導的作用,并且對違反職業道德造成的嚴重后果也僅僅一帶而過。
3.2 會計法制不健全,懲罰力度弱
與國外相比,現階段我國相關會計準則不夠細化不夠完善,有內容過于籠統。
目前的《會計法》、《刑法》等法律法規對會計違法犯罪行為雖已做出了行政處罰或刑事處罰的規定,但是處罰力度較輕,導致犯罪成本較低,反而淡化了違法者的法律觀念,助長了造假的氣焰。
3.3 會計行業監管松散
我國會計監管體系建設雖已形成基本框架,但在實際的監管過程中仍存在些許問題。
3.3.1 社會監管薄弱
社會監督的執行主體主要是會計師事務所。目前,我國的會計事務所數量偏雖多,但質量參差不齊,并存在同行惡性競爭現象。
3.3.2 政府監管混亂
我國在政府監管方面實施的是多頭全面監管,但是由于各部門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紛紛確立自己的監管權,限制其它部門爭權,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工作非常不到位。這樣的多頭監管造成的混亂,導致監管效率低下。
3.3.3 內部控制體系不完善
現階段我國整體企業內部控制機制不完善。有些單位對內部控制并不夠重視,有些單位雖制定了內部控制制度,但卻由于缺乏機制保障而難以運行,少數小型私企為節省人力成木,仍然存在會計人員身兼數崗的現象,會計人員定期輪崗制度流于形式,導致稽核、審計監督執行不到位,發揮不了應有的監督作用。
3.4 受社會不良道德風氣影響
在我國現行的管理模式下,單位領導層的行為也是影響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重要因素。當單位負責人提出要做虛假賬務的要求時,會計人員往往會迫于無奈被動做假;政府官員為出政績保護企業造假等等,大家對此似乎都已心照不宣。在這樣大環境下,會計人員難以做到出淤泥而不染。
4 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的對策研究
4.1 加強職業道德教育
4.1.1 加強在校生道德教育
首先,學校可以在教學培養計劃中增加會計職業道德教育課程比例,使學生更加全面了解會計職業道德的內容,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著重培養學生的職業判斷能力。
4.1.2 改革在職人員繼續教育
用人單位也應重視在職人員的繼續教育。用人單位應經常性的對會計人員進行有目的、有組織的職業道德教育,定期對會計人員灌輸新的會計知識、財經動態,并對其學習狀況進行考核,將考核結果和會計職業道德記錄作為將來對會計人員職稱的晉升和評定中。
4.1.3 加強輿論宣傳,發揮榜樣效應
對于會計行業中先進人物的事跡,應進行多渠道的宣傳、弘揚,對會計人員也是一種提醒、一種激勵。同時,對那些破壞職業道德的行為絕不留情,嚴厲打擊歪風邪氣,堅決譴責會計造假行為,形成揚正抑邪社會輿論氛圍。
4.2 健全會計制度體系,加大執法力度
4.2.1 增加《會計法》中關于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核的比重
法治對會計職業道德的建設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在《會計法》中應吸入更多關于會計職業道德的條例,從而增強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約束力。
4.2.2 《會計法》中細化相應的民事和刑事責任
在明確了會計人員違反職業道德行為的基礎上,還需進一步細化相應的民事責任、刑事責任。同時,還要將實施處罰的浮動范圍縮小,不留給違法人員鉆空子打擦邊球的機會。
4.2.3 加大執法力度
對于所有的違法違規行為,都必須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使得會計人員的違規成本大于違規收益,從而失去違規動機。
4.3 建立有效的監管機制
4.3.1 完善內部控制體系
首先,企業應按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控制的原則合理設置會計和相關工作崗位,各司其職且有互相牽制,完善內部控制程序。其次,實施會計輪崗制度。輪崗制度在會計機構內部形成換崗交接清查的內部檢查,可防止貪污腐敗行為,有利于提高會計人員整體素質,提高本單位會計管理水平。再次,對于嚴格執行內部控制制度的會計人員應當給予相應的獎勵和鼓勵;對于違反規章制度的人員,必須給予相應的重罰,情節嚴重者需與職務升降掛鉤。最后,政府機關或企業的級部門其下屬的分支機構或公司委派會計人員,并授權委派會計人員監督控制屬機構或公司經營情況的的。委派的會汁獨立于委派單位,可充分發揮其監督作用。
4.3.2 改善社會監督體系
審計、財政、稅務、銀行、工商、行政管理等監督部門應當形成一個整體,相互配合、協調工作。財政部應對企業的會計資料進行及時的抽查審核,若發現企業有會計違規情況、稅務部門不得向其銷售稅控發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不得發給營業執照或不予年檢,銀行不辦理貸款,形成一個完整的會計監督體系。
4.4 凈化會計執業環境
會計行為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會計工作質量的高低,企業的利益。首先,企業應該將會計工作透明化,及時對企業利益相關者公開出商業機密外的財務信息。其次,建議單位領導可以與會計人員之間簽訂遵守職業道德的書面保證,為會計人員的權利提供保障,同時也為雙方在面臨道德沖突時能起到較好的參考作用。最后,正確地把握用人導向,堅持任人唯賢的原則和德才兼備的標準。
總之,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建設任重而道遠,需要社會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會計從業人員嚴格遵守會計職業道德,才能促進會計行業的良心發展,進而保證經濟市場的正常運行。
主要參考文獻
[1]丁粒. 新時期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問題及對策研究[D].成都:西南石油大學,2015.
[2]李廣超. 如何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J]. 現代經濟信息,2013(6):86,97.
[3]蔣愛紅. 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的探討[J]. 時代金融,2015(33):216-217.
[4]馬曉明,丁佳俊. 我國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北方經貿,2014(8):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