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生產制造類企業在生產制造產品的過程中,由于原材料不合格、工人操作失誤等原因不可避免的會產生廢品,由此產生的廢品損失必然會對企業的產品成本計算產生影響。為了準確地計算產品成本,有效地進行成本分析、成本考核,所以應該對廢品損失進行單獨的核算。然而目前我國企業在對廢品損失進行處理時卻存在諸多問題,使企業成本分析、成本考核、存貨管理不能有效的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為使成本分析、成本考核、存貨管理等發揮應有的作用,需要對廢品損失的核算方法按照會計準則的規定進行相應的變革。
[關鍵詞] 廢品損失;可修復廢品;不可修復廢品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23. 022
[中圖分類號] F23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6)23- 0040- 03
1 廢品及廢品損失的相關概念
廢品是指經檢驗在質量上不符合規定的技術標準,不能按照原定用途使用、銷售,或者需要在生產過程中經過重新加工修理后才能使用、銷售的產品。
對于廢品,按照其廢損的程度可以將廢品分為可修復廢品和不可修復廢品。可修復廢品指在技術上是能夠修復的,并且發生在重新修復上的支出費用在經濟上是合算的;不可修復廢品指在技術上是無法修復的或者雖然在技術上能夠修復,但是所發生的修復支出在經濟上是不合算的。
按照廢品產生原因的不同,可以將廢品分為料廢和工廢兩種。料廢是指由于材料質量、規格、性能等不符合要求而產生的廢品;工廢是生產過程中由于加工工藝、技術、工人操作、技術水平等方面的缺陷所產生的廢品。
廢品損失指企業生產廢品所產生的損失,主要包括可修復廢品的修復費用以及不可修復廢品的成本減去廢品殘值后的凈損失,即:
廢品損失=不可修復廢品的生產成本+可修復費品的修復費用-回收的廢品殘料價值-應收各種賠款
需要指出的是,這里的廢品及廢品損失僅指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不包括產品完工入庫后發生的損失。
2 會計上對廢品損失核算的規定
對于不單獨核算廢品損失的企業,不在單獨設置科目核算廢品損失,而是將廢品損失直接全部計入合格產品的成本,若廢品有殘值收入則直接沖減相應的產品成本。
對于單獨核算廢品損失的企業,為準確的核算廢品損失,需要設置“廢品損失”科目。該科目的借方登記可修復廢品的修復費用以及不可修復廢品的生產成本,貸方登記由保險公司、責任人等相關單位和個人的賠償以及結轉廢品的凈損失。廢品凈損失轉入當月生產的同種合格產品中。結轉后“廢品損失”賬戶期末無余額。
3 現行成本會計對廢品損失處理中存在的問題
3.1 不能有效地發揮成本會計的職能
成本分析、成本考核和成本控制是成本會計職能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目前我國企業會計對廢品損失的核算卻不利于成本會計職能的發揮。由以上案例可知,企業對生產中出現的廢品損失凈額未加以區分全部計入合格產品的成本。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合格產品的成本,并且在生產成本明細賬上直接以廢品損失項目進行填列,而未對具體的成本項目進行分類,不利于成本分析、成本控制。同時大多數企業依據單位生產成本、產量等資料對生產工人進行成本考核,并進行相應的獎懲。目前的核算方法使得廢品損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產品的單位成本。事實上企業的廢品包括了料廢和工廢兩種,工廢一般是由生產工人的操作失誤造成的,而料廢則是由不可歸責于生產工人的其他原因造成的。假設企業未對廢品加以區分一味的全部計入合格產品的成本(尤其是料廢部分),并以此為依據對生產工人進行成本考核和獎懲,必然會降低生產工人的積極性,不利于企業成本會計職能的發揮。
3.2 不利于存貨的管理
企業對廢品損失進行處理時未根據廢品的成因進行分別處理全部計入合格產品成本。這在一定程度上高估了庫存商品的成本,不符合會計信息的質量特征要求當中的謹慎性原則。同時企業廢品的成因除了工廢以外還有一部分料廢,對于料廢的損失企業全部計入合格產品的成本,未對料廢的原因繼續深究,不利于企業發掘原材料等存貨的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3.3 不符合會計準則的規定
2006年我國對企業會計準則進行了大規模的修訂并且頒布了新的會計準則,而成本會計中關于廢品損失的相關核算卻并沒有根據新的準則進行相應的變革。根據新會計準則企業發生的非正常消耗的原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等直接計入當期損益,不計入產品成本。目前廢品損失在核算時未將廢品損失劃分為正常損失和非正常損失,全部計入合格產品成本,即將部分非正常的廢品損失也計入存貨的成本,這與現行的會計準則規定不相符。
4 改進廢品損失賬務處理的建議
對不經常發生廢品損失且廢品損失金額不大的企業,根據重要性原則可以不單獨核算廢品損失,而是發生廢品損失的時候直接計入相應的成本。
對于經常發生廢品損失或者廢品損失金額較大的企業,在對廢品損失進行賬務處理時可以根據廢品的成因在“廢品損失”一級科目下設置“正常料廢”,“非正常料廢”,“正常工廢”,“非正常工廢”等四個二級明細科目,為細化核算可以在這四個二級科目下設“可修復費用”,“不可修復費用”兩個三級明細科目。
4.1 可修復廢品的賬務處理
產生廢品時,
借:廢品損失——正常料廢/非正常料廢/正常工廢/非正常工廢——可修復費用
貸: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
當發生廢品的修復費用時,
借:廢品損失——正常料廢/非正常料廢/正常工廢/非正常工廢——可修復費用
貸:原材料/應付職工薪酬/制造費用等
發生可修復廢品的殘值時,
借:原材料/其他應收款/銀行存款等
貸:廢品損失——正常料廢/非正常料廢/正常工廢/非正常工廢——可修復費用
結轉廢品的凈損失,正常料廢和正常工廢屬于企業生產產品過程中產生的合理損耗直接計入產品成本,非正常料廢和非正常工廢屬于非正常損失,不可計入產品成本全部計入期間費用所做的賬務處理為,
借:廢品損失——正常料廢/正常工廢/——可修復費用
貸: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
或者
借:廢品損失——非正常料廢/非正常工廢/——可修復費用
貸:管理費用
4.2 不可修復廢品的賬務處理
產生不可修復廢品時,
借:廢品損失——正常料廢/非正常料廢/正常工廢/非正常工廢——不可修復費用
貸: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
不可修復廢品的殘值,
借:原材料/其他應收款/銀行存款等
貸:廢品損失——正常料廢/非正常料廢/正常工廢/非正常工廢——不可修復費用
結轉廢品凈損失時,對于正常料廢和正常工廢屬于企業生產產品過程中產生的合理損耗直接計入合格產品的成本,非正常料廢和非正常工廢屬于非正常損失,不得計入產品成本,并且將其全部計入期間費用。所做的賬務處理為,
借:廢品損失——正常料廢/正常工廢/——可修復費用
貸: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
或者,
借:廢品損失——非正常料廢/非正常工廢/——可修復費用
貸:管理費用
通過設置:“正常料廢”、“非正常料廢”、“正常工廢”、“非正常工廢”等四個二級明細科目,對廢品損失直接根據廢品損失的產生原因同時登記到廢品損失各個明細賬當中,期末可以將廢品損失明細賬作為對相應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考核的一個參考指標。同時采用這種方法對廢品損失進行賬務處理,一方面將企業產生的非正常廢品的凈損失轉入到當期損益,另一方面合格產品的成本只包括實際發生的成本以及在生產過程中所發生的正常損失,便于進行成本分析。對于非正常的料廢和工廢企業可以進一步分析成因,以提高企業存貨管理的水平。
主要參考文獻
[1]萬壽義,任月君.成本會計[M].第2版.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0:85-86
[2]于小鐳,徐興恩.新企業會計準則使用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19
[3]鄒金伶,王東.廢品損失核算改進思考[J].財會月刊,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