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作為教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載體,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人才培養方案的關鍵落實點的專業教材建設還存在很多問題。文章從應用型本科物流管理專業教材建設的問題出發,在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基礎上提出改善應用型本科物流管理專業教材現狀的一些具體性的措施。
[關鍵詞] 應用型本科;物流管理;教材建設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23. 116
[中圖分類號] G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6)23- 0214- 03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和物流人才需求的劇增,也促進了物流管理專業教材發展和需求。據統計,2000-2015年16年間①,全國出版的物流類教材有3 415本,其中本科類教材494本,物流類教材市場繁榮和豐富可見一斑。但教材建設的滯后性與不適應對于推進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阻礙日益凸顯。
1 應用型本科物流管理專業教材建設的問題
1.1 應用型物流管理本科教材種類多,但均未形成體系
課題組將物流管理教材上明確標有“應用型”、“應用型本科”、“應用型規劃”等字樣的教材歸為可適用于應用型本科院校的物流管理專業教材,并按此標準對各出版社的教材系列進行統計。目前,對應用型本科物流管理專業教材建設的出版社及系列有:對外貿易大學出版社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應用型教材系列等近10個出版社的14個教材系列之多。
目前,應用型本科物流管理專業教材主要涉及的課程是物流管理專業的專業主干課和部分基礎課,如物流管理基礎、配送管理、倉儲管理、采購管理、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等課程,而專業方向課和專業實訓實踐課程教材建設基本是空白。應用型本科物流管理專業教材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系列,更談不上教材體系。
1.2 應用型物流管理本科的教材少
課題組按以上對應用型本科物流管理專業教材的歸屬劃分方法對2000-2015年的16年間的494本物流管理本科教材進行分類,統計出應用型本科物流管理專業教材有60本。從教材出版的年份上來看,2012年出版的教材最多;從出版社發行的教材數量來看,以北京大學出版社的“21世紀全國高等院校物流專業創新型應用人才培養規劃教材”數量最多。相比較而言,應用型本科物流管理專業教材還非常少。
1.3 教材結構不夠合理
教材結構的不合理性集中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教材中理論知識和實踐內容的比例不合理。目前,應用型本科物流管理專業教材在內容上,過分強調理論知識的深度和全面性,忽視了教材使用對象的特點,理論知識占大量的內容,理論知識和實踐內容的比例上嚴重失調。另一方面是現有的應用型本科物流管理專業教材的“應用型”和“實踐性”所表現出來的形式是簡單的案例、習題、企業情況的描述、物流相關新聞或事件等,這些內容從實踐與理論知識的匹配和相互論證上來看是弱關聯的,對于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沒有實質性的改變。
1.4 教材內容陳舊不能與時俱進
一方面表現在理論知識滯后于形勢和技術的發展。第三次工業革命正在將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創新成果應用到物流領域和物流管理工作中,一些物流新概念、新內涵、新外延、新應用、新技術、新知識等不能在教材中及時反應出來,造成教材不能滿足當前教育的需要。另一方面是表現在輔助理論知識的數據和案例方面。在很多教材中出現過時的數據和案例,在當今的經濟環境、商業環境,技術環境、消費環境、運作模式等變化快、差異大的情況下,勢必會造成學生學習和工作實踐脫節。
2 應用型本科物流管理專業教材建設存在問題的原因
2.1 缺乏對應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人才培養定位的準確把握
目前,很多學者對應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人才培養定位的認識和理解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如呂玉蘭認為應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專業培養的人才應具備更強的實踐性、應用性和技術性,其培養的人才應當具有更為寬廣的理論基礎和可供廣泛遷移的知識平臺,同時具備較強的終身學習能力②。夏韡、趙偉則認為應用型本科教材的編寫以社會實際需要為核心目標,在保證基本理論知識的前提下,以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為重點,突出人才培養過程中實踐能力和專業技能的訓練,通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創造能力和創業能力,為學生未來的就業打好堅實的基礎③。
以上學者更多強調的是對應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人才培養應定位在應用性、創新性、實踐性,但對于其真正內涵和在人才培養方式上、在教材內容的匹配上如何落實不夠清晰,不具體,也沒有共識。
2.2 教材編寫者的背景及思維和認識上的局限
一方面編寫者的學習背景對教材的知識結構體系的認識上的局限性。目前教材編寫者主要是高校教師,在編寫教材時有意無意的注重教材的學術價值和過分強調內容體系的完整性。這種思維局限影響或弱化了應用型本科教材的內容體系。第二方面,很多教材編寫者有較為深厚的理論知識,但由于參與物流管理實踐活動較少,在編寫教材上會受到對實踐內容的素材不豐富、對理論知識實踐化的內涵深度理解不夠、對實踐內容的關鍵考核點、重點難點的認識不到位等思局限影響了應用型本科教材的適用性。
2.3 教材編寫團隊結構單一
目前,物流管理專業教材主要是由高校物流教師編寫完成。參與編寫教材的教師雖然有著扎實的理論功底,但很多教師缺乏企業實踐經驗,故在教材的編寫時不能很好的將理論與實踐進行有針對性的、全面的、深入的、強關聯性的相互印證,無法對理論知識進行拓展性延伸;即使有所謂的習題、案例做實踐內容,也無法真正達到對學生分析能力、實踐能力的培養。教材編寫團隊的單一性是造成教材質量低、教材的適用性不高、實踐性不夠等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
2.4 缺乏應用型本科教材質量評價體系及示范性教材的導向
教育部高教司針對普通本科院校有“十一五”“十二五”國家規劃示范性教材,針對高職高專院校有“十二五”職業教育國家級規劃教材等做示范和引導。這些教材的評比和考核均有一套科學的、全方位考核的評價體系,這樣的評價體系從某種程度上引導和規范了教材建設。但針對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教材建設沒有相應的評價體系做指導,也沒有示范性教材系列做引領。
3 完善應用型本科物流管理專業教材建設的對策
3.1 建立應用型本科教材質量評價體系
應用型本科教材質量評價體系是將應用性、實踐性、創新性內涵具體到每一個具體的考核點,多維度的、客觀的評價教材是否適用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課程教學目標,引導教材編寫者更透徹理解、更準確、更清晰把握應用性、創新性、實踐性努力的方向。建立一套科學的、規范的、適應于應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的教材質量評價體系對于目前應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教學非常重要;對于提高應用型本科教材的質量和適用性,促進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
3.2 建設示范性的應用型本科物流管理專業教材系列
近幾年關于應用型本科教育教學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均進行的如火如荼,作為教育教學內容的載體的應用型本科教材一直是其中的短板,是應用型、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障礙之一。應用型本科院校在教材選用上也處于兩難境地:選擇普通本科教材和高職高專教材都兩頭夠不著,都不太適合;若選擇應用型本科教材,一是可供選擇的教材少,二是這些所謂的“應用型”教材很多都是噱頭,在內容上無實質性改觀。在這樣一個混沌和過渡時期,為了促進應用型、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建議國家相關部門可以集國家的教育資源,建設一批符合應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人才培養目標的示范性教材,在教材建設上做一些試探性、創新性的引領,在提高應用型本科物流管理專業教材質量做引導,以促進應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人才培養。
3.3 教材編寫團隊力求多元化,多方面互補以弱化思維局限性
多元化的教材編寫隊伍可以多方面互補弱化思維局限性。多元化教材編寫團隊主要從兩個方面構建:一是來源的多元化。編寫人員可以來自多所高校、物流企業或企業物流中從事物流工作的管理者、物流分領域的科學研究所、行業協會等,從而在資源、研究視角、撰寫時間上進行互補。二是業務能力的多元化。將專家型、學術型、寫作型的教師和人員組合在一起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從而在教學經驗、教材編寫經驗、學術水平和寫作技巧等能力上進行互補。
3.4 激勵教師編寫物流類專業方向課教材,完善教材體系
專業基礎課和專業主干課的基本理論知識體系比較固定、需求量大,故此類教材相對豐富和成熟,但針對各高校根據不同的學科背景和市場需求設置專業方向課教材、專業實訓實踐課教材,由于知識體系差異較大,面對學生主體窄,故目前市場上此類教材基本是空白。各應用型本科院校應設置激勵機制,在考核上把這類教材的編寫納入科研水平和教學水準的一個觀測點,鼓勵教師將具有本校特色的專業方向課、專業實訓實踐課授的思考、成果撰寫為教材,從而完善教材體系。
主要參考文獻
[1]陳小虎,楊祥.新型應用型本科院校發展的14個基本問題[J].中國大學教學,2013(1):17-22.
[2]呂玉蘭.應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途徑研究[J].物流科技,2011(1):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