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年來,隨著翻轉課堂和微課等新的教學模式的出現,對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以會計電算化課程為例,分析了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的現狀,闡述了基于翻轉課堂的會計電算化微課教學模式改革的關鍵,分析了基于翻轉課堂的會計電算化微課教學模式改革過程中,對教師教學能力和學生學習能力的要求,以提高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會計電算化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關鍵詞] 微課;翻轉課堂;會計電算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23. 125
[中圖分類號] G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6)23- 0232- 03
1 引 言
近年來,隨著云計算、大數據和“互聯網+”等新的信息技術的提出和應用,尤其是從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的轉變,使得學生及其生活方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傳統的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要求,基于翻轉課堂的微課教學模式的出現,對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改革和創新帶來了新的思路。
翻轉課堂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國的一名化學教師喬納森·伯格曼(Jonathan Bergmann)在教學實踐中開創的,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下微課的概念應運而生,并成功地應用到翻轉課堂教學實踐過程中。我國最早由廣東省佛山教育局的胡鐵生提出基于翻轉課堂的微課教學模式,為教育教學改革迎來了新的曙光。
2 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現狀
會計電算化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核心課程,實用性較強。目前,各企事業單位也非常重視學生對會計電算化專業知識的操作能力,然而在長期的會計電算化教學過程中,卻存在一些問題。
2.1 重操作輕原理
基于會計電算化課程操作性強、課時量有限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多數教師都側重于介紹財務軟件的操作方法,而忽視了會計電算化的理論知識,會計電算化信息系統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流程的講解,學生應相應把大量學習時間應用于對軟件操作方法的掌握。導致學生幾乎不懂電算化環境下賬務處理的流程和原理,無法滿足用人單位對會計電算化人才的要求。
2.2 教學方法手段滯后
為了加強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會計電算化課程通常采用演示法進行課堂教學,即教師進行操作演示,學生跟著模仿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的優點是直觀、學生易接受,但是由于會計電算化案例和數據,都是企業完整的財務數據,如果前面的賬套數據有問題,就會影響后面的操作,加之學生學習的差異化和個性化問題,所以,學生在實驗過程時,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不能自行解決,這就導致老師需要大量的課堂時間去為每位同學解決實驗問題,使課堂教學效果大打折扣,更無暇介紹會計電算化原理和流程。
3 基于翻轉課堂的會計電算化微課教學模式改革的關鍵
為了更好地推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必須認真做好微視頻教學資源和網絡學習平臺關鍵媒介的開發,以實現突破。
3.1 開發微視頻教學資源
微視頻教學內容的選擇是開發微視頻教學資源最為重要的一個步驟,在微視頻教學資源的開發過程中應重點做好以下幾點。
3.1.1 微視頻教學內容的選擇
教師須以原有的教學內容為基礎,重新構建課程教學內容。各企事業單位經濟業務的種類繁多,對會計電算化教學來說,無法在課堂教學中容納所有經濟業務的操作方法,因此,教師應重新梳理企業的經濟業務內容,總結歸納出工作中常見的典型經濟業務和易錯經濟業務,結合財務軟件的功能結構,重新確定該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師根據該課程的教學內容,將其劃分為12個實驗項目,每個實驗項目分解成若干實驗內容,從實驗內容中篩選出重點業務、難點業務和易錯業務,并對經濟業務進行分層定位,再分別制作微視頻,以滿足學生差異化和個性化的學習需求。
3.1.2 微視頻教學資源的制作
微視頻的主要特點體現在“微”,即知識點小和教學時間短,視頻教學內容不超過10分鐘,錄制完成的微視頻容量要小,主要用于幫助學生掌握某個知識點或經濟業務的處理方法,以便于學生從網絡中進行下載觀看,也可以通過手機或ipad等移動設備隨時觀看。其次,微視頻的制作方法也很多,如利用手機、攝像機或視頻錄制軟件等工具來完成錄制,根據會計電算化課程的特點,采用視頻錄制軟件進行微視頻的錄制效果更佳,教師不出現在屏幕中,屏幕中重點展示軟件的操作界面,使操作方法更清晰明了。最后,微視頻的制作效果應使教學內容更直觀、形象和生動,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2 開發微視頻輔助教學資源
輔助教學資源的開發是微課制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微視頻錄制完成后,應根據微視頻的教學內容精心配置相對應的輔助教學資源。與微視頻相關的PPT課件、實驗案例、實驗指導書、思考題、實訓題等,都應統一上傳和共享到網絡學習平臺,以便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3.3 搭建網絡輔助教學系統
微課教學資源能否有效發揮還取決于網絡輔助教學系統的功能是否強大。網絡輔助教學系統應提供靈活而功能強大的信息化環境。教師可以通過這個系統進行一站式的教學、管理活動,包括微課教學資源的隨時上傳和共享,教學過程中的資源產生與管理、成績記錄等;并實現微課教學資源的分類管理,學生可以通過這個系統實現微課教學資源的獲取、作業提交、隨堂測驗、在線答疑、互動交流等。
3.4 課堂教學模式的有效開展
利用微課翻轉了傳統的課程教學模式以后,對課堂教學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需要在教學環節設計上花費更多的精力,認真設計課堂的每一個教學環節,著重關注學生能力的培養和提升。通過網絡輔助教學系統,學生可以靈活利用課余時間學習財務軟件的相關操作方法,課堂上學生也可通過微視頻解決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因此,教師就有更多時間用來講解會計電算化的基礎理論和財務軟件的處理原理及流程,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4 基于翻轉課堂的會計電算化微課教學模式改革的思考
4.1 對教師能力的要求
優質的微課教學資源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有效實施的保障,這就要求教師掌握微課設計與制作的原則、方法、流程和技巧,學會用PowerPoint 2013、Camtasia Studio等平民化工具軟件既快又好地制作動感、可視化的微課視頻,如利用PowerPoint 2010錄制微課的方法,利用Camtasia Studio進行微課視頻編輯及后期處理。掌握微課教學設計的理論與方法,重點掌握文字腳本設計、學習任務單設計、片頭設計、導入設計、學習情境設計、教學法設計、形成性練習設計、小結設計,能夠在翻轉課堂和和混合式教學中恰當應用微課。教師要不斷提高微視頻錄制技術和后期制作水平,以保證滿足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需要。其次,教師還應具備較強的課堂組織能力和引導能力,教師應該從角色上進行轉換,由原來課堂的控制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促進者,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積極參加討論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真正實現分層教學。
4.2 對學生學習能力的要求
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要求學生有一定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較強的自控能力。學生在課前需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和理解能力完成老師推動的學習任務,針對實訓內容中的重點和難點,利用微課學習資源進行反復學習和操作。課堂上,教師才能對普遍性和個性化問題進行分層次的輔導。這種教學模式的關鍵點是學生的課前學習,如果學生自覺性較差,課前沒有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教師的課堂教學就很難順利進行。因此,基于翻轉課堂的微課教學模式對學生的自控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主要參考文獻
[1]郭紹莉.基于微課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會計專業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5(1):156-158.
[2]聶秀萍.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踐研究[J].職業教育,2014(11):54-57.
[3]丁金平.高職院校財務會計課程改革的“微課程研究”[J].商業會計,2015(11):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