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的安全是任何能力發展的前提和保障,只有在安全健康的基礎之上才能進行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國家要求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健康成長放在工作的首位。國內家長也越來越關注兒童的安全教育,特別是對0—7歲愛看圖畫書的小朋友進行安全教育,家長可以在平時講一些安全故事,和孩子一起閱讀安全繪本,也是一種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兒童安全教育的內容包含方方面面,基本包括:食品安全、交通安全、戶外安全、游戲安全、消防安全、日常生活安全及其他方面的安全教育。盡管生活中,我們一再強調兒童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但仍有不少家長忽視培養孩子的自我保護能力,有些“意外”的發生,就來源于我們的一些“不安全”的行為習慣。比如:家中藥品的放置,應盡量放在高處,平時在孩子面前不要隨便服用藥物,而往往很多家長都會疏于防范,造成孩子誤食藥品。因此避免發生“偶然”的事故,讓傷害遠離孩子,就要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同時,安全知識的普及不僅是孩子必須要掌握的素質之一,家長也很需要這方面的知識普及。
兒童繪本,作為孩子與家長溝通的橋梁,家長和孩子一起閱讀繪本不僅可以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同時也是增加孩子和家長互動機會的好幫手。將安全知識引入到繪本中,不僅對孩子,對我們成人也是一次安全知識的學習與拓展。在兒童讀物中滲透安全知識,有助于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豐富多彩的圖畫故事,也有利于發展兒童的想象力,讓孩子在閱讀的樂趣中,掌握必要的自護本領。
近年來,少兒圖書市場繁榮一片,但在少兒圖書市場細分中,主要還是以少兒文學為主,各類卡通、漫畫、兒童繪本其次。繪本書籍中以經典故事類和百科類繪本更受歡迎,如《這就是二十四節氣》、《地下水手》等,而安全知識繪本鮮少被人關注。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由于國內家長在為孩子選擇圖書時,更加喜愛讓兒童閱讀兒童文學類的書籍,大部分家長比較注重培養兒童的學習能力,認為買書就是要讓孩子增長知識;另一方面,目前國內的兒童安全教育方式還比較傳統,如在生活中遇到意外安全事故后,家長和教師才會對孩子進行一定的安全教育,缺乏進行系統性安全教育的意識。
將安全教育融入兒童繪本中,不僅方便家長和教師有針對性的對孩子進行系統的安全教育,同時安全繪本對兒童安全教育的作用也是十分積極的。皮亞杰對兒童的認知發展這樣描述:“兒童對許多任務所做的反應,反映著一種概念的而非語言的操作能力的明顯缺乏”。即我們在教育兒童學習安全知識的時候,應更多的用非語言的形式表達,而安全繪本結合了文字與圖像,用生動的視覺符號向孩子直接展示,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目前已有非常多的優秀安全繪本,例如韓國兒童安全培訓機構指導用書《媽媽,請不要為我擔心》。在這本書中,作者通過講述童話故事的方式,模擬重現了孩子在生活中可能會遇到的危險事故,在危險發生時采用“父母問孩子答”的形式,有效的增加了孩子與父母的溝通,豐富了閱讀體驗。同時繪本的圖畫設計,從構圖到配色上都很符合兒童畫的特點,充滿了童真童趣,更容易引起孩子繼續觀看的興趣。比如出現‘不要依靠電梯門’這種文字提示時,配上生動的簡筆畫,有利于加深孩子對文字的理解。除了閱讀,活動和游戲也是孩子最佳的學習方法,在這本書中,還引入了“和爸爸媽媽一起練習”的環節,可以幫助父母與孩子通過游戲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模擬教育,提高孩子的安全自護意識。國內《幼兒安全百科繪本故事叢書》將安全知識進行了更為實用的細分,分為游戲安全、戶外安全等,通過簡單可愛的卡通形象,模擬在不同場景下可能發生的危險情況,并且在每個故事后面穿插一個安全小提示,用簡短的文字說明告訴小讀者們遇到危險時該怎么做及不該怎么做。
在我國,安全繪本還處于發展階段,市場上雖然已有許多優秀的作品但也存在一些內容單一、缺少趣味性等問題。兒童獨特的認知特點,決定了兒童在選擇圖書時大多基于有趣。所以創作者要從兒童視角發現安全問題,以故事或游戲的方式編排內容,用形象化的手法演繹內容,增強畫面的趣味性。如何創作內容精彩的繪本故事,將安全知識滲透其中,用充滿趣味性的方法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是提高安全繪本質量的關鍵。對創作者來說,首先要做兒童愛看的繪本,講兒童愛聽的故事,讓孩子接受并喜愛閱讀,創作出更多優秀的作品,如《我不會跟你走》、《學會愛自己》,也是每一位創作者的職責所在。
守護兒童的生命安全,完善兒童的安全教育,需要家長、教師和社會共同努力。特別是與孩子朝夕相處的家長,要注意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也要加強自身的安全意識,這樣才能減少意外傷害。
(作者單位:浙江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