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鞍山日偽時期遺留建筑現狀的分析,結合優秀老建筑的保護再利用的成功案例,對鞍山日偽時期遺留建筑保護再利用提出可實施的意見。
1.鞍山日偽時期遺留建筑現狀
(1)歷史背景
鞍山作為中國重要的工業城市,有著中國最早建成的鋼鐵生產基地——鞍鋼,具有豐富的鐵礦資源,日本早早就進行了大量的非法探測活動。1909年,日本帝國主義正式侵略鞍山;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在長達36年的侵略中,日本侵略者修建了一些建筑。建國后,隨著鞍山的不斷發展,許多日偽時期的遺留建筑已經不復存在。據統計,鞍山市現存30余處日偽時期建筑遺址,這些建筑是歷史的見證,同時也對鞍山城市文化的建立,城市品牌的塑造和市場營銷等等起到了重要作用。
(2)鞍山日偽時期遺留建筑保護幾點建議
①加強公民保護意識。雖說鞍山日偽時期遺留建筑有著極高的歷史價值及意義,大多數公民也有著保護的熱情,但是對其歷史了解不深而不能做到長久的保護。②加強經營者管理。鞍山日偽遺留建筑目前有兩種管理方式,政府代管和自營管理。政府已采取一些措施去保護這些遺留建筑,但有些方面仍需加強。而在自營管理中,會因為自營者的使用要求而改變功能或外在形式,從而破壞原有的風貌,使其失去歷史意義。
2.鞍山日偽時期遺留建筑保護再利用
(1)老建筑保護再利用成功案例——以遼寧賓館保護再利用為例
遼寧賓館,原名“大和旅館”,位于遼寧省沈陽市和平區中山廣場西南側,是日本侵略沈陽時建造[1]。賓館仿歐洲城堡風格,樓體共四層,中心對稱布局。入口門廳采用大型的羅馬式連拱,門廊很長,使人在視覺上有極大的沖擊力,恢宏壯觀。自一層到四層,窗口大小逐層遞減,并采用退臺形式,有極強的節奏與韻律感。賓館采用就當時來講十分先進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具有前瞻性和藝術價值。迄今為止,遼寧賓館只更換了門窗和將墻體進行重新粉刷,其余部分保留其原有風貌。遼寧賓館作為日偽時期遺留建筑的保護再利用成功之處有以下幾點值得借鑒:
①保留其原本風貌。作為日本侵華的重要見證,具有相當強烈的歷史意義。因此,不改變其原有風貌是對于歷史的一種尊重。為了能夠長久的保留,進行更新是必要的,但是這種更新不意味著改變原有功能,而是去完善,去適應現代的生活節奏,從而實現自身的價值與意義。②經營的成功。一般歷史性建筑往往只會作為展覽性建筑供人們參觀游覽,來實現他的歷史文化價值。而遼寧賓館并沒有走這條老路,而是去延續賓館的主要作用,進行更新。因為其具有獨特的歷史意義,往往人們會有更大的吸引力,這樣就可以轉化為品牌效應,既增強人們對于老建筑的保護意識,又可以有所收益,一舉兩得。③相關部門合理監管。對于老建筑的保護來講,相關部門要加強監管,使老建筑可以長久存留。
(2)鞍山日偽時期遺留建筑改造再利用設想
①鞍鋼舊工業廠房改造再利用。1948年,鞍山解放,次年成立鞍山鋼鐵廠。現如今,鞍鋼不僅僅是一個鋼鐵廠的名字,更是一段歷史的代名詞[2]。鞍鋼舊工業廠房改造再利用設想:發揚工業旅游,讓更多人認識了解并熟知鞍鋼。鞍鋼作為形中國工業歷史的代表,具有無法估計的歷史價值,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遺產。它不僅記錄了普通人的生活,還有很強的代入感以及歸屬感,使人們不再遠遠地在彼岸觀察,而是進入真實場景中,讓人們從視覺體驗轉變為空間感受,可以從分的體味歷史,讓思維無限發揮,想象著曾經在這里發生過的一切。
②臺町地區建筑改造再利用。臺町作為日本高級人員的住宅,是當時鞍山地區最豪華的建筑群。其建筑布局為扇形,依山勢而建,建筑面積廣,建筑數量多,仿照了當時歐洲的道路布局?,F如今,臺町的大多建筑依然保存較好,改造再利用問題僅僅是讓臺町地區受到更多人關注,去增強其歷史文化意義。改造再利用設想:1)功能的轉換。臺町地區大多為私人住宅,若將功能轉變,使其成為旅館、客棧等與居住功能相近的建筑類型或者展覽館等展覽建筑類型,勢必會引發復古風潮,讓更多的人了解這段歷史,去銘記這段歷史。2)老建筑的維修與重塑。若功能不進行轉換,也可以讓內部空間變得豐富,外部空間更有韻味。將墻體進行重新劃分或者對建筑進行垂直方向上的改建都可以使內部空間豐富多彩。對于外部空間來說,保持原有風貌,使其具有歷史感和沉淀感是至關重要的。
結語
鞍山日偽時期遺留建筑建筑雖然具有歷史價值,但由于部分保護不利,或規模較小,不是所有的都具有較好的參觀游覽價值,作為遺址難以吸引到游客。若在現有基礎上加以保護和維護,或結合遺產旅游,發揮其本身作用,或作為特色賓館,將其融入鞍山特色工業旅游產業鏈,就可以增加其對歷史愛好者消費的吸引力,提升建筑影響力,對建筑的保護有重要意義。
(作者單位:遼寧科技大學建筑與藝術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