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設高速發展的今天,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城市公共空間的環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廣場作為一個重要的載體,在城市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承載著城市的歷史文化,是能夠體現現代都市文明的公共空間。宿遷城市作為展現楚漢文化風采的一個窗口,它的城市廣場的設計就要立足于楚漢文化,從文化根源中去尋找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再將其融入廣場的設計之中,創造出能夠反映出宿遷城市文化內涵的藝術作品,從而滿足現代人的精神追求。
在高速發展的經濟、文化的社會背景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城市公共空間的環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廣場承載著人們需要的各種功能,滿足著人們的要求,同時也是一座城市對外的社會、經濟、文化和環境的最直觀的表現。然而,現在很多城市廣場依舊注重形式化,忽略了地域性和本土文化,盲目跟風導致了“千場一面”的情況。
宿遷,古楚之地,是一座擁有悠久歷史的“年輕”城市,并且擁有“第一江山春好處”這樣的稱號。宿遷文化歷史悠久,古稱下相、宿豫、鐘吾,是著名西楚霸王項羽的故鄉。宿遷自古便有“北望齊魯、南接江淮,居兩水(即黃河、長江)中道、扼二京(即北京、南京)咽喉”之稱。
楚漢文化的特點
楚漢文化是在秦漢之際,在傳承炎黃文化優良傳統之上,融合了兩河文明中孕育起來的,是兩漢文化的先聲,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源遠流長,內容博大精深,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研究價值。楚漢文化既具有楚文化瑰麗奇異、浪漫富于想象的特點,又有漢文化典雅莊重之風和開張揚厲之美。經歷了上下數千年的時間洗禮楚漢文化,其主流的文化偏重的氣勢恢宏的英雄文化。
1. 崇文尚武
以楚漢文化為主流的一帶,有“帝王之鄉”的說法。這里出過三個開國皇帝,之后的則有過35個帝王是徐州人。而之所以稱為帝王之鄉,當然不缺少“拔山蓋世”的英雄志氣,在文武相佐的同時才能成就霸業,在這樣的風氣影響下的文化有著尚武崇文的特征。 徐宿淮鹽連傳承楚漢雄風,繼文化傳統,期間既多慷慨雄壯之士,亦多錦心繡口之才。叱咤風云、縱橫疆場,成就驚天動地偉業這,代不乏人;窮研精搜,創制鴻文巨著而領風騷者,綿延不絕。
2.勇于開拓
古往今來縱觀宿遷的歷史,在這一片熱土上曾出現過的英雄豪杰、仁人志士,他們不但為當時的時代做出了巨大貢獻,刻畫了歷史的故事,留給我們的是他們的文化,給我們帶來豐富的資源,貢獻給了這個地區繁富的人文景觀和寶貴的精神財富。楚霸王項羽將他的“拔山蓋世”的英雄氣概淋漓盡致的表現在反抗暴秦的戰爭中,而霸王的垓下歌千古絕唱,超越時空,播化遠久,宣揚了楚漢文化豪放壯美的調子。這樣的英雄人物所留下的英雄事件與文化,必將代代相傳,并激勵和哺育著這一方人民。
3.博采眾長
遠古時代這片屬于東夷部族,而由于這片地區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歷史條件,不但經歷了春秋戰國時代,又經歷了兩次大的民族的融合,由于地理位置,自然而然的成為南北戰爭與民族爭奪之地,相爭的同時也促進了文化的融合。通過對古遺跡的探索研究,不難發現這里受到過中原文化、齊魯文化、楚文化、吳越文化的影響。而隋唐以后,因為大運河的修鑿與擴展更加溝通了南北經濟文化。所以說這片地區的文化,既保持著楚漢雄風,崇尚著“英雄文化”,又博采眾長,善于吸收百家之所長,創新屬于自己的文化,走自己獨特的路線。
城市廣場設計中文化的意義
文化作為一種包含思想、理念、行為、風俗等的廣義活動,伴隨著人類有史以來發展的一切,能夠反映時代發展的歷程與趨勢。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在這歷史長河中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思想理論產生,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可見一斑。無論是哪一個時期總結傳承的思想文化,通過漫漫時間的洗禮,流傳下來的都將是我們偉大民族的瑰寶。而城市廣場作為人們學習和交流的場所也伴隨著人類的歷史經歷了上千年的時光流轉。
1. 社會意義
“現代城市廣場既是當地自然和人們背景下的創作作品,又是創作新文化、新觀念的手段和場所,是一個以文化造廣場、又以廣場造文化的雙向互動過程”。 廣場是展現文化的平臺,當然這是相輔相成的,廣場景觀能夠展現文化、發揚民族特色的重要載體之一。文化的重要性和競爭力在現代社會變得非常重要,使得廣場景觀設計中所包含的文化內涵有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它展現出的不僅是城市特有的文化,而且也是城市品質和價值的充分體現。
中華上下五千年,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具有豐富的文化遺產,毫無疑問這是我們的巨大的資源。在文化的現代,我們也不能迷失方向,需得好好的利用民族的獨特文化,將其包裝好放進廣場景觀中,繼而可以體現出城市的文化形象與價值的定位,為城市的生機注入新的活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喚起人們對于本土歷史文化的認同感,凝聚起人們對于社會生活的責任感與自豪感。
2. 審美價值
在物質得到的滿足的時代,人們當然不局限于“人”的本身,而是從精神層面去感受當下的生活。在城市廣場滿足了日常的基本功能的同時,帶給人們的則是一種視覺體驗,這就要求了廣場的設計必須考慮到審美的要求。能夠反映當代社會公共藝術形式的載體的廣場景觀,是繼承與弘揚文化的最直觀的體現。“美”的感受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想要得到大部分人的認同,在設計廣場景觀時要表達出一定的意境與象征。
城市的歷史文化特色是在廣場景觀設計中創造美的重要元素元素。但不是僅僅局限與形式美,廣場的設計并不是將其他成功廣場的應用全部照搬,而是真正深刻認識到本土文化,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在轉化為廣場景觀。在精心設計下的環境,能帶給人們愉快的感受,視覺的愉悅就是一種美?,F代廣場設計中的“美”的價值在于傳達的文化意義,這對于城市的美學價值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宿遷城市廣場設計中文化的融入作為城市品牌,對外的形象或是旅游的宣傳,有著“城市客廳”之稱城市廣場都是首當其沖的。通過整合優化城市的歷史傳統、地區文化、民風市俗、生態環境以及和城市特點、形象標志等諸多要素集中反映到城市廣場中去,經過長期塑造、逐步形成的能夠識別城市。而楚漢文化作為宿遷城市的主流文化,其文化精神既有遵循儒家思想,又有對外來各方文化的廣泛吸納的開放和包容,還有因英雄文化氣場所帶來的自信和博大,所以奠定了楚漢文化以豪放壯美的調子為藝術特征。
體現廣場的特色性
芒福德說:“城市都具有各自突出的個性,這個個性是如此強烈,如此充滿個性特征。”城市的歷史特色是多個時代的文化的碰撞與洗禮形成的,而積累的文化歷史則反映了在過去的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一種內在的關系。在現今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成為了主要的競爭力,這就要求城市廣場在設計上要體現本土的地域文化性的訴求顯得越發強烈和具體,彰顯廣場的獨有的特色和功能,能夠有效增加城市特色和可識別性。
廣場的最重要的一個功能就是提供聚會休閑的場所給城市居民。由于是一個開放性場所,廣場的環境應與它所處的地理位置經周邊的環境相互協調,營造舒適的氛圍。設計時要考慮到宿遷市的歷史,文化特色與價值。
彰顯城市文化內涵
廣場是體現居住者文化素養和的地方,在一個城市的廣場中,文化是特色的靈魂,一個沒有特色的廣場是沒有靈魂的廣場。以楚漢文化為主流文化的宿遷,想要將自身推廣到外界,必須以點及面的進行滲透,通過分析研究項羽文化,在深度挖掘該文化繼承了的楚文化與漢文化,將其提煉出精華賦予到城市廣場的設計中去,這個文化內涵需要考慮宿遷獨特的文化環境、不同時代的文化背景,實現和城市地域文化、鄉土風情、民俗歷史的有機融合。
圖一 霸王舉鼎廣場
圖二 霸王舉鼎雕像
作為宿遷的標志性建筑,霸王舉鼎廣場(圖一)可謂在市民心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西楚文化的重要象征,也是宿遷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號。該廣場中心區域是綠島,半徑約60米,面積1.13萬平方米,在大面積的綠化草坪上配置花灌木,而這些灌木的組成圖形有著很吉祥的象征,是玉如意的模紋(圖一可見)。最核心的設計便是西楚霸王項羽舉鼎的雕像(圖二),高約6.7米,不但氣勢雄偉,而且形象生動的表現了霸王的“拔山蓋世”的氣概。雕像的底座的雕刻講述了霸王的英雄事跡,有史上著名的巨鹿之戰、鴻門宴,雕像精煉的體現西楚文化。
總結
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楚漢文化有著獨特的特性,將楚漢文化繼承并延續下去,使之與宿遷廣場設計的方法與原則相結合,設計創造出更具特色的城市廣場,這種傳統與現代結合的設計方法必將在當地人們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得到當地人們的認同。宿遷城市廣場的設計在制造空間的同時更加注重于環境的塑造和場所的設計,亦注重于環境與文化內涵的整體創造設計。有價值的城市廣場設計不僅注重設計的多樣性,還更加注重地域性的環境文化。因此研究楚漢文化并研究認識城市的歷史、文化和社會價值對宿遷城市的設計有著重要的意義。
(作者單位:齊齊哈爾大學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
作者簡介:張瑩瑩,江蘇宿遷人,齊齊哈爾大學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13級碩士研究生,環境藝術設計方向;
馬本和,黑龍江齊齊哈爾人,齊齊哈爾大學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區域建筑文化及室內外空間環境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