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藝設計是一門新興的設計專業,能夠對現有的空間進行規劃、設計,使空間環境能夠更加符合當前人們的需求。將空間相關的概念引入到環境藝術設計中,使環藝設計能夠更好的為城市建設服務。
引言
我國的環藝設計發展歷程較短,但是設計的發展過程對我國的城市建設意義重大,尤其是在科技發展以及社會文明不斷提升的前提下,人們對空間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加強環藝設計顯得非常重要。
環藝設計的范圍以及目的
1.環境藝術設計的范圍
環境藝術設計在環境建筑中應用得非常廣泛,其在各個專業的結構上是由多個空間結構領域交叉形成的復合體。在空間建設中能夠將環境藝術設計顯得非常多元化,通過對各大領域的研究,將多個領域環境藝術的設計方法集中在同一個空間設計中,不僅能夠將各個領域的環境設計擴大,還能夠在原有的領域上發展新的環境藝術設計。對此,環境藝術設計時候應充分意識到設計內容的重點,結合當前資源,抓住環境設計的中心領域,圍繞原始領域開展研究,避免在設計過程中產生沖突,影響環境的整體美觀。同時要注重環藝設計的建設研究,通過設計者自身對環境藝術設計的理解,保持自身的設計風格,形成專業發展合力,并對與環境藝術有關的專業和領域進行深入的研究,使之具有一定的連貫性。實際設計時,設計者可以在原有設計方法的基礎上,將其所掌握設計方案相互融合,取長補短,通過將不同的設計方案合理的配置才能夠形成有機的環境主題。
2.環境藝術設計的目的
環境藝術設計的目的是對人們當前生活的空間環境進行有機組合,使得自然環境生態化,社會環境藝術化,人文環境和諧化。因此,可以說環境藝術設計主要目的是將人們生活的環境進行改造。同時隨著社會的進步以及科技的發展,使得人們的活動范圍越來越廣,對建筑的概念也由原本的房屋發展到當前環境藝術的設計,正是因為這樣,環境藝術的設計也成為人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重視對空間功能性的認識
空間“功能性”的認識主要來源于人們生活的空間,如何在當前的空間建設合適的環境成為當前主要研究的問題。空間的“功能性”不能夠僅僅滿足于當前人們實際需求,在進行空間設計時候還要進行綜合性考慮,注重空間居住者所處的環境以及對空間的感受,從人們的聯想中創建空間之間的聯系。因此,環藝設計需要設計者能夠通過對空間的認識,對當前空間產生的聯想,找出滿足于當前空間環境所缺少的東西,將自身的意識動態與空間形態有機的結合,使空間成為具有物質形態的環境藝術。
加強空間設計的表現意識以及表現能力
1.表現意識
空間藝術設計與環境藝術的設計基本相似,都建立在對環境感性的認識基礎上,根據設計者自身掌握的知識,將環藝設計與空間設計有機的融合。環藝設計者在大致上能夠將生成的設計方案進行描述,從而更好地與空間設計有效結合。同時,作為環境藝術設計的表現意識,在空間設計訓練的時候,設計者往往只重視空間設計而忽略了設計內容,導致設計內容空洞,從空間整體上看,存在很大的漏洞,這樣的方法很容易形成空間設計與接下來的設計脫節。因此,在空間設計時要注重設計的表現意識,培養正確完整的設計意識,同時也是對空間設計復雜性的表現,將已經經過構想,完成空間思想形態的空間環境經過設計師規劃,調整,使環藝設計方案實現在空間環境中,將原本的空間,經過平面設計、空間構造、剖面計劃等步驟,使空間的整體設計得以完整。這樣,在設計的過程中能夠顯著突出設計的秩序感,從角色表現意識角度把握設計的含義。
2.表現能力
環藝設計中很多的要素都存在一定的聯系,對環藝設計而言,設計的方法顯得非常重要。因此,在很多環藝設計中,對設計的構想是非常重要的問題。那么在設計的過程中,首先要提升設計者的設計能力,設計人員擁有足夠的空間設計經驗,然后對當前的空間進行設計個構想,最后將設計完成的方案進行深入研究對比,并將其實現在空間中。同時,不斷通過空間設計訓練能夠讓環藝設計者有足夠的空間感,針對不同的空間環境設計出不同的環藝方案,進而提升設計者的設計能力,使得空間環境藝術的表現能來得以體現,保證設計方案的可實施性。
加強空間同主題之間的關系
空間設計的主題主要表現在設計者對空間設計的定義,設計者能夠通過人的感覺將空間中設計物件之間的關系進行深入分析,并能夠掌控各個空間不同的組合方式以及物件之間的關系。空間性質以及空間設計的方案都存在一定的區別,設計復雜程度以及發展趨勢都有空間功能規定,將空間中存在的精神和功能等兩個方面以及生活中的元素充分的融入空間設計中。但是,這樣的情況只有經驗深厚的設計人員才能夠完成。因此,加強空間設計主題之間的關系,加深對空間主題的理解,擴展設計者的思維,能夠將不同的設計方案互相融合,從而達到主題相互關聯的目的。
結語
綜上所述,環藝設計的培養需要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在不斷的設計過程中加深自身對環境藝術和空間感的研究,并不斷借鑒前人的設計研究,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更好的進行空間設計。
(作者單位:遼寧師范大學海華學院藝術系)
作者簡介:張楊(1993-)女,漢族,籍貫:遼寧朝陽,遼寧師范大學海華學院藝術系,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