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園林具有豐富的精神內涵,是中國玄學、“禪宗”思想的物化,本文探討的是燈光照明如何與其相應的精神內涵的空間相結合,通過將造園的藝術手法與燈光照明相結合,加上燈光的渲染,更加深刻地體現出古典園林中的深厚韻味。文章希望能夠在古典園林的夜景上做一些探索,能使古典園林更好的呈現以及現代園林也能體現出的文化韻味。
當下古典園林燈光照明的背景與現狀
中國古典園林是中國審美、習俗、哲學理念等相互交錯的結晶,有著不可復制性和無法再現性,是我國的藝術瑰寶,所以在保護文物的前提下許多古典園林在夜晚時是不向外開放的。但出于人們渴望感受古典園林的一個完整性,使得夜晚去感受其中的意境和特別的風味,經過研究與探索,使得一部分園林得以開放,但在燈光照射的初期,不乏有許多不足與問題,這也使得這篇文章的探索具有實際意義性。
就目前的古典園林夜景照明來看,中間存在一些照明手法的特點。因為古建筑的審美特殊性,其屋頂造型的特殊性和屋檐的建筑構架是中國古建筑最具特色的符號。人們用現代技術中的直視照明法、輪廓溝邊法等照明手段雖然將其照亮,使得屋頂及建筑的造型在夜空中得以體現。但是從追求自然意境這一思想出發,尚有不足。歸根到底,我們追求的是整個空間帶來的“場”力,而不單單只是呈現其造型之美。這應該是中國古典園林照明上很值得探究的,也是很有爭議的,如何在保證可視照度的情況下又能體現出古典園林的內斂與含蓄的思想。
當下古典園林燈光照明的研究目的與意義
在科技飛速進步的時代,我們具備了充分的科學技術,但在技術與古典園林相結合上卻有著很大的漏洞與不足。我們是否深刻理解古典園林的深厚文化,是否具備應有的藝術涵養,都與古典園林燈光照明有著緊密的聯系,我們怎樣做好這一步,是本文竭力探究的。藝術造園手法是將園林精神轉化為物化的主要手段,是最重要的中介。所以文章以藝術造園手法為主要切入點,將造園手法運用到燈光照明手法當中去,將園林美學借用到燈光美學中,希望通過研究,能使得古典園林文化與燈光照明的找到相互契合的著手點,使得燈光照明能與古典園林相互襯托,相得益彰。同時,能夠延續其照明手法,運用到現代的空間當中,同樣能營造出具有古典韻味的夜景。
1.中國古典園林與燈光照明
“自然山水之所以處于審美的高位得力于玄學的氛圍,將山水玄學化和將玄學山水化最好的手段就是造園。”——《中國藝術史》玄學的態度就自然少不了日月星辰,光是一切視覺。以一定高度審美來對待自然山水的態度,追求一種“雖由人造,宛自天開”的藝術效果。師園的庭中,景物借助建筑的燈光,木蘭花的斑影映射在墻面,畫面生動、自然。景中的奇石之瘦美,也被映在墻面上,濃厚的古韻無形中烘托出來。如圖一。
2.古典園林藝術造園手法與照明設計研究
中國古典藝術造園手法和園林的精神內涵是相輔相成的,園林的最終呈現是通過很多種造園手法建造出來的。所以通過借用造園手法結合到燈光設計當中,就能更明確的表達出如何通過燈光照明來表達中國古典園林的精神內涵。同樣能使用其手法的燈光,在現代園林中也能營造出有韻味的空間效果。例如“借景”是將園外景象引入并與園內景象相疊合的造園手法。《園治》一書中將借景大致分五種方法,即“遠借、鄰借、仰借、俯借、應時而借。”在燈光的運用當中也是同樣的道理。景可借,光亦然。“漏景”是通過一些虛隔物看到景象,中間透漏出虛幻,含蓄的意味。又同“漏景”到“漏光”。
“障景”是運用先抑后揚的手法表達出空間。將主要的風光藏在背后,引得人想要向藏在后面的景色探索,體現一種含蓄之美。將直接光源隱藏起來,在光線在無形之中表現出來。燈光優柔地從景物背后發散出來,更加襯托出景物神秘之感等等。中國古典園林的造園手法還有很多已存和未被總結出來的,文章只做方法的介紹,用于開拓思維,更多的照明方式需要我們的不斷進行探索。
總結
中國古典園林是中國幾千年的文化結晶,里面濃縮著我們中國的對世態度和審美意識,其照明工程的實現,達到游覽的一個完整性勢必將會呈現。同時又必須特別謹慎,好的燈光照明可以營造出詩意般的體驗,如同進入夢境中欣賞中國山水畫的長卷。但盲目的設計帶來燈光的表達與原建筑意境不符,或是一片亮化、眩光、環境破壞等,所以做好燈光的探索是十分重要。無論是在古典空間還是現代空間運用中,都能夠靈活運用其方法來營造出具有中國古典園林韻味及相同審美的空間。
(作者單位:深圳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