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摸下的兒童益智玩具設計不僅是對兒童全身心的教育有很大的幫助,也是現代社會新科學和新技術迅速發展的需要。尤其在現今二胎政策面臨開放的大條件下,設計出協調身心發展、啟發兒童智力發展的互動模式益智玩具迫在眉睫。
本文互動的設計理論不僅與益智玩具設計相結合,還與環境結合,更能體現出益智玩具在兒童生理和心理成長和發育時期所能發揮的作用。本文主要對互動模式的場景進行分析,歸納出教學互動、親子互動和同齡互動這三種互動場景模式類型,通過分析這三種互動模式類型對兒童身心影響和啟發智力的作用,對益智玩具進行設計。
兒童益智玩具概述
玩具通常來說,是指使人們產生愉悅感的莫種事物。人們通過使用這種玩具給自己帶來愉悅感。而所謂的兒童益智玩具,實質上是從玩具的功能上進行的一種分類,是指具有開發兒童智力功能的玩具,即在玩的過程中開發智力增長智慧的玩具。實驗表明,人與人的后天差別,即智商和情商的差距是可以通過后天努力培養得來的。而玩具在兒童成長時期的作用就是通過它的益智性等特性,培養兒童形成一致的思維模式,從而達到提高智力的目的。人的智能特長的開發是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據英國皇家科學院研究發現,那些經常玩益智玩具的人,會比不玩的人平均智商高出11分左右。可見益智玩具在兒童智力提高的過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互動模式的分類和特征
根據兒童成長時期的主要社交人群,主要把互動模式的種類分為三種,親子互動、教學互動和同齡互動,以下著重從這三各方面闡述互動模式的特征。
1.親子互動
親子互動,是指父母和子女間的相互交往活動,它具有血緣性、親情性、長期性等特點。作為日常生活中最基本、最普遍的現象,良好的親子互動關系在兒童生理和心理成長初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也為兒童順利進入社會奠定了基礎。而不當的親子互動則會導致一系列在兒童成長過程中問題的產生,比如兒童沉迷電子游戲,暴力游戲等。
親子互動有以下幾大特征:(l)互動角色地位同等。在父母與子女互動的過程中,父母與子女地位處于平等的狀態。(2)互動內容廣泛。在親子互動中,父母在重視子女的智力發展,也會注重兒童非智力發展的因素。(3)互動頻率頻繁。父母是兒童在一天接觸時間最長的人群,通過照顧子女的衣食住行,父母能跟孩子長時間的接觸。
2.教學互動
所謂“互動式”教學模式,實際就是把教育活動看成是情感與智力的和諧發展與溝通,把教學過程看作是一個動態發展著的教學交互環境。通過這個教學活動形成的大環境,運用教學互動的模式,使師生建立良好的情感關系,引導學生從情感轉化到智力的提升。這也是為什么和老師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學生的成績提高。
教學互動具有嚴謹性、多維度的特征。教學互動產生的情感促進兒童產生嚴謹的學習態度,和多維度認識事件的角度,促進兒童多元化和個性化的認知和發展。
3.同齡互動
兒童與同齡小伙伴互動是指和同齡小伙伴一同學習、玩耍的互動行為活動。通過這種互動的行為方式,逐漸形成對新事物的認知。同齡互動具有等同性、不穩定性。同齡互動營造出的互動模式場景是不穩定的,兒童心理成長的不穩定性造成兒童之間情感的薄弱性。正是因為這些不穩定因素,兒童在游戲中,玩具情感體驗在游戲中占了相當大的成分。
互動模式下的兒童益智玩具設計方法
1.設計要素
基于互動模式理論的益智玩具設計要素包括五個方面:互動性、安全性、趣味性、益智性和情感化。
(1)互動性
互動性體現在互動模式上,益智玩具的使用是在一定的互動情況下使用,互動一方面體現在兒童與產品的互動,另一方面體現在兒童與益智玩具創建的游戲環境中其他角色的互動。而兒童的與其他角色的互動是兒童益智玩具的互動模式具體體現,通過對益智玩具的探索、使用達到動手的能力,也在使用益智玩具的過程中與游戲的參與者建立了合作的關系,同時可以達到思維能力、語言能力和感知能力的提升。
(2)安全性
安全性是指確保兒童在接觸或者對玩具進行使用的過程中,不受到傷害。兒童具有辨識度低、沒有生活經驗,對事物的判斷性缺乏認知等生理和心理特點。針對兒童設計的產品,要充分看考慮兒童產品的材質、功能和造型。材質要選用無毒無危害的材料。在確保功能正常進行的狀態下,不會產生威脅兒童安全的因素。造型上避免出現尖角、鋒利等元素,如圖3.1所示。
圖3.1
(3)娛樂性
玩具,從字面意義上來講,它存在的首要意義是給兒童帶來歡樂。對于兒童來說,益智玩具的設計定位是使兒童在玩兒中得到學習,所以娛樂性也是它首要任務,如果玩具讓兒童感到無趣,單純變為輔助學習的工具,兒童很快就會舍棄它。創造的愉悅的互動模式環境,讓兒童對互動模式的其他人物角色產生協作關系,把游戲的重點從玩具轉移到玩具的參與者身上。讓兒童沉浸在快樂之中,在潛移默化中鍛煉各方面的能力,達到益智的作用。
(4)益智性
益智玩具與普通玩具的區別主要在于可以讓兒童在玩的過程中,多動腦筋、鍛煉和提高兒童的思維能力,提供給兒童良好的視、聽、觸覺體驗。互動模式下的益智玩具的益智性主要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符合兒童認識方面的要求,包括對語言、文字、音樂、數學、圖形等;有利于兒童身體健康發展,根據不同的年齡階段符合生長發育特點;促進兒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兒童思維的獨立性、邏輯性和創造性,例如兒童數字拼圖玩具,如圖3.2所示,兒童在玩耍的過程中,加深了對數字的記憶,在玩耍的同時也達到兒童益智的效果。
圖3.2
(5)情感化
互動模式的兒童益智玩具設計是讓兒童在同一環境下,可以體驗不同的情感關懷。摒棄單純的兒童于產品之間互動,更加注重兒童在游戲參與過程中與其他角色的情感互動。通過這種情感的交流和互動,可以提高兒童的語言能力、情感交流能力。
2.設計創新
基于互動模式理論的兒童益智玩具設計創新是對設計師提出了更明確的要求,互動模式需要運用定性的研究方法設計兒童益智玩具,主要需具幾個方面素質包括:
(1)創造益智環境
兒童益智玩具互動模式的宗旨就是要創造出一個針對兒童的互動環境,明確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歸納出他們對玩具的要求,再對玩具賦予益智等特性,如手腦并用、鍛煉兒童的語言思維能力等。營造兒童愉悅的游戲環境,在兒童情感交流下進行的同時,得到智力的提升。
(2)提高用戶體驗層次
傳統兒童的交互設計只是停留在兒童與產品的體驗層次,局限了兒童與外界環境的發展和交流。互動模式的兒童益智玩具設計,是把兒童的體驗層層次從兒童于產品,提升到兒童與產品營造出的環境。從另一個角度-情感化交流的角度達到兒童益智的效果。
(3)為游戲過程創造互動情景
在設計階段要依據益智玩具的主題和兒童的特點為他們的互動行為進行情景的創建,以提高互動的多樣性,創造有新意的體驗情景是互動式益智玩具的設計核心。可借鑒互動模式中以活動為中心的設計方式。
(4)益智玩具的材料選擇
益智玩具的材料選擇首先要滿足安全性要求,要嚴格遵守國家相關安全標準選擇安全無毒材料。近年來,由于兒童玩具材料的安全因素,兒童受到傷害的事故頻發。從兒童的心理和生理作用出發考慮,兒童玩具的材料選擇必須符合以下條件。首先,材料的質地必須是無毒無害、舒適的材料,避免選用有壓抑感、陌生感等不舒服的材料,前一段時間,有關中學生有毒跑道的事件得到了大家的廣泛關注,這就是沒有考慮兒童產品材質帶來的后果。其次,從環保的因素出發盡量選擇可回收、可降解、耐用的材料,同時要考慮到配合玩具主題,考慮材料的活動性、變化性、組合型等,讓孩子的使用時可以充分發揮想象空間,常用的材料包括:絨布、塑料、木質、金屬、合金等。最后,對于不可回收利用的材質,要選用降解耗時少的材質,不易對環境造成污染。
(5)功能、造型的確定
在對用戶的需求進行確認之后根據以上設計要素完善益智玩具的功能、形態、互動方式等具體實施細節,最紅要在功能上體現出兒童玩具的益智性和互動性。產品的功能主要是用于產生良好的游戲氛圍,使兒童有愉悅的環境,使兒童在良好的心態下積極的接受玩具帶來的智力提高。在外觀形態上要注意圓滑無尖銳形狀,避免給兒童造成傷害,這里可參考前文提到的安全設計對策,還需注意物理結構安全設計,保證兒童安全的使用。基于互動模式理論的益智玩具設計要從多方面總體把握,以目標用戶行為特征、心理需求為導向確立益智玩具主題,并在此基礎上構想互動情節、創建互動場景,為益智玩具增加互動性,最終表現功能和形態上。互動式益智玩具的設計將最終獲得兒童良好的用戶體驗。
結論
在注重用戶體驗和互動的流行趨勢下,互動模式下的兒童益智玩具設計突破傳統的玩具設計方式。而是著重對兒童與玩具營造的游戲環境上進行探索,提高了兒童的體驗層次,促進了兒童與外界的交流,對兒童身心發展和順利步入社會有重要的意義。
(作者單位:齊齊哈爾大學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
作者簡介:宋秋秋(1987-),齊齊哈爾大學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碩士研究生在讀,工業設計工程專業,研究方向:產品設計;
宗明明(1957-),齊齊哈爾大學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產品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