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沉淀,我們祖先創造了許多豐富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在這些眾多的文化當中,傳統的裝飾紋樣以其獨特的歷史背景和民族特色成為了我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原始勞動人民在陶器上繪制的花、鳥、魚、人物等裝飾紋樣開始,傳統裝飾紋樣便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開始產生與發展,最終與中國的民族藝術結下了不解之緣。筆者之所以研究中國傳統裝飾在元青花中的運用,是因為元青花瓷作為我國陶瓷藝術的瑰寶,有著獨特的形制和貌美充實的裝飾。本文主要通過對中國傳統裝飾紋樣在元青花中的運用特點和審美特征的研究,探究其裝飾紋樣,闡述中國傳統裝飾紋樣運用于元青花的時代特征及藝術特征,延續我國的傳統文化,用青花藝術來堅持自己鮮明的個性,展現青花獨特的藝術魅力,使得陶瓷裝飾藝術更具有本土文化感和東方情調。
在我國古代文化藝術寶庫當中,傳統的裝飾紋樣絢麗多姿,它既代表著我們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獨特的藝術魅力,還體現出我們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化與深厚的人文藝術價值。傳統的裝飾紋樣作為我國歷史文化傳統中的一種文藝表現形式,與人們的生活習慣、習俗以及文化背景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某些原始社會的部落圖騰以及當時一些器皿上的裝飾性圖案,逐步完善并構成具有某種寓意的標志或象征,并產生相應固定的表現形式,這便出現了一些具有象征意義的傳統裝飾紋樣。
傳統裝飾紋樣從一個方面反映了裝飾至善至美的本質。這些多姿多彩的裝飾紋樣是我們祖先在長期的勞作生息中創造,并與中國的禮制和儒家、道家、宗教以及風土人情等融合,經過漫長的歲月,逐漸發展為現在具有我國民族特色的裝飾紋樣體系。 至今,這些傳統的裝飾紋樣仍有著積極的藝術價值。直接運用這些傳統的裝飾紋樣作為裝飾元素,能夠加強作品的藝術魅力。
中國傳統裝飾紋樣的種類
1.傳統的宗教裝飾紋樣
在我國的歷史上,出現了佛教、基督教、道教等宗教,形成了豐富的宗教文化,而在我國,佛教文化占據了我國宗教文化的主流,所以,在眾多民俗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關于佛教文化的紋飾,比如常見的八吉祥紋飾(法輪、法螺、寶傘、白蓋等)。
2.傳統圖騰裝飾紋樣
在古代,人們由于自身改造自然的程度有限,為了排遣對自然界的恐懼與敬畏,常把某些動物視作為神靈,這就是圖騰。《禮記.禮運》將麟、鳳、龜、龍合稱為四靈,凌駕于普通畜類之上。在上古時期的民間信仰中,蛇的地位也相當高,伏羲、女媧兩位都是上古時期的古神靈,而這兩位的圖案就是蛇身人首。
3.吉祥裝飾紋樣和傳統的動植物紋樣
中國吉祥文化或匠心獨運,構思巧妙;或形象生動,精美絕倫;或膾炙人口,家喻戶曉。諸如吉祥動物中的龍、鳳、龜等;吉祥植物中的梅、蘭、竹、菊、蓮花等;吉祥人物中的門神、壽星、菩薩等;吉祥符號中的方勝、古錢等,不難看出來這些傳統的吉祥裝飾紋樣是我們祖先在理想主義指導下通過借喻、雙關、諧音、象征等手法來表現拙中取巧,樸中顯美,以它特有的裝飾風格和民族語言,給人類美好與希望的憧憬,對吉祥與幸福的渴求。
中國傳統裝飾紋樣的在元青花中的運用
傳統裝飾紋樣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它是歷朝歷代藝術創造者從自然界和生活中提煉出來的,其造型及色彩是經過幾千年流傳下來的精華,它們具有頑強的生命力、表現力和極高的藝術價值。而筆者所探討的是這些傳統的裝飾紋樣在陶瓷藝術上的運用,但是不是一般的瓷器,而是具有很強的中國國畫韻味的元青花瓷器。元青花開辟了由素瓷向彩瓷過渡的新時代,其富麗堂皇、繪畫層次繁多,被譽為中國的“國瓷”。
“青花瓷”又稱“白地青花瓷”,常簡稱“青花”,屬于釉下彩繪瓷,它是在做好成器的素坯上,用一種含鈷的氧化金屬物質為著色劑調水而成畫料,再在素坯上用筆描繪裝飾,然后施上一層透明釉入窯經高溫(1300攝氏度左右)還原焰一次燒成。燒成后鈷料呈現青藍色,這是它最顯著的外觀特點,是裝飾在瓷器制品上的青色釉下紋飾。對于青花瓷器的研究來說,元代是一個重要的時期,雖然,原始青花瓷在唐朝就已經有了一些端倪,但是直到元代中晚期,青花瓷才真正達到了燒制的成熟階段。
據史料記載元代青花瓷的裝飾主要是在波斯用鈷的影響下產生,借鑒中國固有的建筑、織錦等圖案,以及中東、伊斯蘭地區的圖案裝飾上而產生,為我國的陶瓷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典型的元青花瓷的圖案紋’飾,基本上是中國的傳統裝飾紋樣,以圖案花紋進行裝飾,大部分層次較多,在造型上以主題紋飾和輔助紋飾結合構成整體。
元青花瓷的紋樣布局有主題紋樣、輔助紋樣,還有開光、多層裝飾帶等表現手法。元青花上常見的主題紋飾有動物、人物、植物等,動物常見的有龍、鳳、麒麟、鴛鴦,比較有特色的紋飾的龍紋,為小頭細身,三爪或四爪,背部出脊,龍身有魚狀和網格狀兩種。而常見的植物則有牡丹、蓮花、梅、蘭、菊等。人物多以元曲中的故事人物作為主角繪制于罐、梅瓶玉壺春瓶上。我們常見的元青花典型的輔助紋主要有卷草紋、蓮瓣紋、海水紋、纏枝花卉紋等。
這些傳統裝飾紋樣都通過平衡、節奏與韻律、動靜結合的構圖方法以及象征、諧音、暗喻等手法構成美妙的章法創造了令人嘆服的工藝品,內容豐富,寓意吉祥,深受大眾喜歡。因為它是以某種物象為基礎,然后夸張變形,或者將更多的物象人為地進行拼接組合,從而構成一種不存在于顯示甚至怪誕的藝術形象。再比如漢代代表圖案瓦當圖案,大多數以動物、植物、文字符號和幾何紋為主,其中包括有大眾所熟知的朱雀、玄武、青龍、白虎等,取材多與吉祥、避邪有關。造型簡潔有力,極具韻律美。
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十分豐富,涉及的范圍也相當廣闊,傳統裝飾紋樣也只是它浩瀚江海中的一支涓涓細流。而正是這支永不枯竭的細流至今依然澆灌和滲透在許多的現代藝術領域之中。在這眾多的藝術領域當中,元青花就是其中之一。在我國古代文化藝術寶庫當中,傳統的裝飾紋樣豐富多彩,它既代表著我們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還具有理想的人文主義與浪漫主義情懷,體現出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化與深厚的人文藝術價值。將其與青花結合,不僅能夠傳承我們中華民族的悠久文化歷史,還能將我國的陶瓷藝術發揚光大,讓我們的“國瓷”變得更加出色,以展現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
(作者單位:景德鎮陶瓷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