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吾爾族建筑藝術造型獨特,風格迥異。作為建筑裝飾的重要做成部分門飾,也是飾紋樣美觀,結構精巧,變化無窮,雕刻技法華麗精致。作者從門飾木雕的材料工具和制作步驟,雕刻手法,以及紋飾的造型特點幾個方面去解讀維吾爾族民居門飾木雕的特點與價值。
新疆維吾爾族民族藝術豐富多彩,個性鮮明。維吾爾族匠人們心靈手巧,創作出許多獨具匠心的藝術作品,其中木雕作為新疆維吾爾族最具特色的手工藝術之一,充分體現出藝人們巧奪天工,雕梁畫棟的技藝,木雕與維吾爾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是維吾爾族民居的重要裝飾手段,它的構圖、部位、刀法都有鮮明的民族特點。是發掘出維吾爾民族的裝飾特點以及審美喜好的一個重要方向,對于研究傳統維吾爾族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義。門窗,梁,梁拖,柱,檁,是維吾爾族木雕的主要雕刻載體,門窗木雕是作者本篇論文主要解讀的方向。
維吾爾族民居門飾木雕的材料工具以及制作步驟
維吾爾族住宅的門以木質材料為主,楊樹,柳樹,沙棗和核桃樹為主要木材,一般因楊樹樹木挺拔,堅韌,造價便宜,故采用較多。維吾爾族木雕的工具按不同的用途分為多種類型的刀。卡西帕撲刀不僅僅在木雕中使用,也是維吾爾族普通的生活用刀。陽皮巧克刀主要用來雕刻傳統的植物花卉,這種刀雕刻細致,用起來比較靈活。除了以上工具外,還有鑿刀,刮刀等等。門飾木雕的制作流程也比較講究,為了使得木雕容易開榫、雕琢,和增加堅固度,必須先對木雕進行干燥,對木材進行火烤去水分后,放置通風處,使得水分完全蒸發。木雕干燥后,進行勾線繪畫,進行初步的造型創作。然后用卡西帕撲刀進行雕刻粗模。雕刻出大致的形態與樣式。大致的粗模雕刻好后,用陽皮巧克刀進行去除刀痕鑿垢,和細節的處理,使作品更加細致準確。等整個模型雕刻好后,進行砂紙打磨和上色。使得木雕作品更加的完整。
門飾木刻的雕刻手法
維吾爾族木雕的主要雕刻手法為以下幾種,首先是圓雕即立體雕,圓雕是對木雕進行三維空間的刻畫。使得木雕具有立體造型感。透雕是將木板上圖案以外的部分去掉,使得圖案鏤空透出。貼雕是對木料進行透雕后,貼到木板上,或者雕成不同形狀的花紋和幾何形體進行自由組合。貼雕裝飾比較靈活,可以彌補建筑木材的缺陷。陰線刻,淺浮雕的造型立體,裝飾生動,構圖飽滿,每一種雕刻手法都各有特點,他們之間相互配合使用,結合維吾爾族不同建筑形制。形成了維吾爾族形式獨特、風格迥異的建筑風格。
門飾裝飾紋樣的造型特點
維吾爾族民居木雕紋樣按構成要素分類的有幾何學要素及植物要素。幾何學要素花紋主要包括網紋、菱形紋、星形紋,圓形紋,三角形紋,還包括一些直線,齒狀線,波狀線等線性紋。植物要素花紋主要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植物形象為主,巴旦木,葡萄,石榴,等等。還有受外來文化的影響,蓮花,等植物花紋也能在在木雕中看到。文字和一些生活器物也少量出現在紋樣中。體現出本民族在物質生產、精神生活需要和民族審美情趣上多層次、多元化的民居裝飾藝術特征。
門門飾的木雕裝飾一般使用連續性的帶狀裝飾,多以植物紋和幾何紋結合為主。二方、四方連續為多,以中斷、交錯等手法來取得構圖上的韻律變化。門飾的花紋構圖主要為向心式和左右對稱式。門檔紋飾布局疏密相間,變化豐富,民族特色鮮明,維吾爾族民居建筑的古韻精神在此被充分得以展示。
裝飾圖案元素與建筑的形制、功能、結構密切相關。維吾爾族傳統民居門飾木雕藝術是集功用性和藝術裝飾性于一體的美學藝術 ,它既能夠保護建筑結構又能夠美化建筑形體,木雕的功能性與審美性相輔相成。集實用性與設計性與一身。
維吾爾族木門飾木雕有主次和聚散,節奏感強。統一中有變化,有很強的韻律感和形式美感在里面,裝飾紋樣美觀,結構精巧,變化無窮。雕刻技法華麗精致,但是材質古樸。充分的體現了維吾爾族人民的審美傾向。以及內心樸實,注重美感的名族性格。
維吾爾族民居門飾是多地域、多民族文化藝術之間相互撞擊,相互包容吸收的結果,是當地勞動人民長期勞動生活和文化交流的產物,。是維吾爾族人民的精神財富和智慧結晶。它手法多樣,造型獨特,對于研究我國少數民族的建筑裝飾歷史、建筑技藝具有重要文化歷史價值和使用價值。
(作者單位:新疆師范大學美術學院)
作者簡介:賈亞杰(1989-),男,山東臨沂,新疆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