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農村建設大力推進的今天,很多古建筑難逃被拆除的命運。然而,傳統村落不僅是歷史留給當代的遺產,也應該是當代留給未來的遺產,需要我們好好保護。被列為傳統村落保護名錄的東陽市蔡宅村以古建筑群著名,本文旨在探討蔡宅村古建筑的現狀并對其的保護進行研究。一邊是時代在發展,居住環境需要改善,一邊是古建筑這筆珍貴的文化遺產需要保護,如何調和這一矛盾,本文就蔡宅村進行了探討。
蔡宅村簡介
蔡宅村位于浙江省東陽市東北部,距城區33.5公里。歷為東陽、諸暨、嵊縣邊界重要集鎮。舊屬永寧鄉十六都;1929年屬第三區,1932年設蔡宅鎮,1935年屬十六都鄉,1944年屬虎鹿鄉;1950年屬蔡宅鄉,1956年3月屬虎鹿鄉。現屬虎鹿鎮。村莊形似臥龜,俗有大龜孵子之說。歷來為東陽北部邊界地區的經濟重鎮和軍事要地。蔡宅村始建于元朝,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蔡宅現保留著明清時期古建筑200余幢,其中名人故居5幢,宗祠廳堂18幢,規模較大的古民居30余幢,是東陽最大的古建筑群之一。舊區居宅布局緊密,大戶人家多為13間頭、24間頭或走馬樓、穿堂式居室。2013年11月,我省公布了第一批40個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重點村名單,蔡宅從全省971個歷史文化村落中脫穎而出,成功入榜。
蔡宅村名人故居現狀
蔡宅廳堂雕飾豪華,古民居頗有特色,多“十三間頭”、“廿四間頭”。雖歷經白巾起義、太平天國、抗日戰爭等多次兵事,仍保留著200多幢古建筑,為東陽市境內少見。具有較高歷史和文物保存價值。
1.蔡汝霖故居
懷德堂,蔡汝霖出生地。坐西朝東,建于清道光年間。為十三間頭走馬樓式四合院、正、廂房屋均為重檐硬山屋頂,三級翹角馬頭。墻基階沿皆置條石,石柱礎。牛腿、雀替、木魚梁等構件均施雕。格子門窗(部分已改玻璃窗)亦施雕,氣窗厚板用銅絲鋸鋸空雕花。現右廂已改建磚混結構二層樓,左廂保存完好,與正屋相向的平方亦已改建。
2.蔡忠笏故居
民國16~17年建。坐西朝東。原為“廿四間頭”,前后二進,后進焚于火,修復不如前。現存“十三間頭”,為抗日名將、國民黨中將師長蔡忠笏故居。與蔡汝霖故居并稱為“雌雄獅子”。
正屋3間,寬12米,進深10米,磚木結構,重檐2層樓,中間堂屋后步設樓梯,與左右各5間廂房似走馬樓相通,前設木欄桿圍護。廊下左右各設邊門。正屋及廂房,均施格子門窗,現已有部分改建。正、廂房山墻,均設四級翹腳馬頭。青磚黛瓦,古色古香。左廂中部設一門,前即玉川路,跨路為下底塘。天井寬12米,長10米,階沿鋪條石,天井內用鵝軟石鋪十字形路,十字交叉處為圓形拼花圖案。建房同時植有黃楊木2棵。圍墻中設雙扇大門,圍墻設雨棚(以磚分層伸縮,土瓦覆蓋),大門上方有原永寧小學校長卜文題字,內為“世澤揚芬”,外為“雙峰聳翠”。圍墻內外施壁畫14副,有山水、人物、書法等。兩廂沿圍墻各邊設邊門,門上也有題字,右已被涂抹,左為“禮為教本”。圍墻外辟小花園一區,朝東北向設八字形翹腳馬頭臺門1座,上有卜文題寫“玉樹雙枝”4字。
3.蔡禹九故居
坐西朝東。北臨玉溪,架平板石橋同行,前瀕園里塘。民國初年建。共3間一字排開,重檐硬山頂,二層樓。牛腿、梁枋均施雕,廊下臨塘置木護欄,設石埠頭以利洗滌。土改時分給無房戶居住。
蔡宅村古建筑的保護研究
2006年,蔡宅被命名為東陽市文物保護示范村。
當前蔡宅村的保護與開發中主要存在三種類體:政府、開發商、村民。
1.相關部門及管理層面
政府在蔡宅的保護中發揮著重要的引導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政府制定相關蔡宅保護的發揮條例;對歷史文化村進行評定、宣傳和監測;通過相關規定禁止對納入保護范圍的蔡宅的盲目開發和破壞性建設;監測蔡宅的土地使用情況;在公共設施服務、旅游管理、交通等方面提供服務及發揮應有的指導作用;同時也可以為蔡宅的保護與發展提供一定的公共財政支持。
近年來,隨著媒體和大家的關注,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蔡宅古建筑的魅力,平時來參觀的自行車隊和散客絡繹不絕,但仍需要增強古建筑保護意識。
2.開發商層面
如何利用東白山的區位優勢,與東白山旅游形成一個整體,打出蔡宅自己的旅游牌。這是政府和開發商需要思考的問題。
開發商進行旅游開發對傳統村落來說有著重要作用。雖然旅游開發并非傳統村落發展的唯一選擇,但對于部分適宜旅游開發的傳統村落來說,對其旅游資源進行適度的開發利用可以促進傳統村落的保護與發展。
3.村民層面
村民是傳統村落的主人,但在傳統村落的開發與保護中又常常缺席。在以政府為主導的傳統村落保護利用模式中,如重點街區保護、居民博物館、分區保護等,其典型做法是將村民從原居住區整體外遷,政府對原居址實行嚴格保護。但村民是傳統村落文化的創造者和傳承者,理應成為傳統村落保護的核心主體。
總結與展望
一直以來,蔡宅村重視蔡宅古建筑的保護利用,虎鹿鎮黨委政府更是把蔡宅古街建設作為虎鹿鎮七項重點實事工程之一,把保護利用歷史文化村落作為建設美麗鄉村的重要內容來抓。其實,古建筑若能加以保護修繕,不僅不會影響村容村貌,甚至可以成為展示村莊魅力的亮麗風景。
(作者單位:浙江理工大學 藝術與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