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以分析校園平臺創業的優勢和劣勢為出發點,針對設計學專業在校創業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并提出基于校園平臺的設計學專業創業的不足和需要注意之處。
引言
近年來,在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環境下,部分高校主動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出臺了不同的政策來支持學生創業。大學生創業是創業大軍的主力和未來,針對大學生創業各地出臺了不同的創業優惠政策。例如,東北大學成立了第一個創新創業學院,打造了集“創意培養--創新實踐--創業教育與孵化”于一體的“三創融合”特色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
1.基于校園平臺的設計創業的優勢
“國家經濟轉型”、“就業難”、“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等社會現狀促使更多的大學生選擇創業,大學生將成為創業大軍的主力,校園平臺創業將成為創業的基礎教育和實踐。相對于社會創業而言,校園平臺的創業有以下三個優勢:1.內在優勢。大學生群體既沒有生活的壓力,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正如王灝在《高校大學生微型企業創業模式的探討》中說:“大學生是一個知識、智力和活力都密集的群體,具有扎實的知識基礎,具有較強的專業能力,可以將理論轉化到創業實踐中。”大學生是年輕有活力的代表,朝氣蓬勃、勇于挑戰,這些都是創業者不可或缺的基本要求。2.外在優勢。大學生除了具有內在優勢,也具有外在優勢,外在優勢對其成功也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如國家不斷出臺大學生創業的優惠政策,學校提供就創業培訓和項目孵化等。各種措施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了更好的政策支持、平臺支持、技術支持,點燃了大學生迸發出創業的激情。3.時代優勢。現在是一個劇變的時代,改革伴隨著我們的成長,傳統的社會關系、道德倫理、思想觀念、價值體系開始瓦解,代之而來的是一個更加多元化的世界。在改革、劇變的時代才擁有更多的機會創造新的東西,創造的東西將起到更大的作用。
以東北大學對設計創業的支持為例:首先,東北大學坐落于遼寧省沈陽市,沈陽市地處東北亞經濟圈和環渤海經濟圈的中心,是關東地區的綜合樞紐城市。東北大學東門是三好街,東北地區電子產品的集散地,具有巨大的銷售市場。東北大學是一所“985”、“211”高校,具有豐富的知識和較強的實踐能力。其次,東北大學具有悠久的歷史,其本身所具有的歷史沉淀、文化底蘊和辦學傳統,已經成為學校精神層面上的寶貴財富,在社會上已構成了相當的影響力。最后,是實質的支持。這包括資金的支持:工作室有五萬元的天使實踐經費作為創業之初的啟動資金,這些錢對于一個剛剛成立的工作室是一筆很重要的資金,為工作室的起步奠定了基礎。設備支持:工作室在創立之初,東大創新創業學院就提供了辦公室、噴繪繪機、熱轉印機、黑白打印機、彩色打印機等設備。教育支持:創新創業學院每隔一段時間都會請全國知名的創業培訓教師、知名企業經理或創業前輩來進行培訓和經驗分享,例如“未來企業家”系列活動、知名校友創業經驗分享會等活動。平臺支持:創新創業學院不僅為各工作室和團隊提供資金、設備和教育支持,還組織所有的團隊一起參加騎行活動等娛樂,讓不同團隊相互交流、了解、合作,促進了資源的充分利用,促進了不同領域人才的相互交流。
2.基于校園平臺的設計創業的不足和創業需要注意之處
校園平臺校園文化產品創業發展目前的不足主要有三點:首先,文化資源向文化商品轉化不足。正如四川大學學者董云翔所言:“文化資源是一種特殊的資源,是動態的、非獨占的、不可再生的資源,是一種歷史資源、民俗資源、知識資源、信息資源,它蘊藏在歷史文化傳統之中,存在于社會文化狀態之中,彌漫在整個物質生產、精神生產的創造過程之中。”校園文化產品創意設計工作室的成員是藝術學院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具有較強的設計能力和審美。東北大學具有深厚的文化歷史底蘊,深度挖掘東大的歷史文化,將歷史文化轉化為文化商品是設計過程中需要繼續努力的。
其次,是商業模式存在缺陷。創業的關鍵是商業模式的創新,設計產業可以是服務業,設計工作室可以以為客戶提供設計技術、設計創新與美學、傳播等設計智力服務為盈利點;也可以是一種結合業態型,將設計與各類產業企業結合,設計可以為企業經營帶來增值,形成創新創造財富的重要商業經濟作用。東大是一個萬人高校,具有巨大的市場,設計如何轉化成效益是工作室在運行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最后,文化創意產品的質量問題。中央財經大學學者魏鵬舉認為:“文化創意產品是以物質產品為載體的精神消費產品,所以文化創意產品具有雙重的質量標準,即物化的表達形式質量與內容質量。”在創業初期,工作室的創意文化產品的質量問題既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工作室初期缺少市場經驗,做出的產品很難較為完美適合大眾口味,產品加工業缺少經驗,物品質量也難于保證,但是初期的用戶體驗對于品牌的打造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所以創業初期的產品質量問題是一個需要完善的地方。
小結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支持下,大學生創業有了更好的創業平臺和創業機會,基于校園平臺的創業教育和實踐成了更大的趨勢,設計經營文化創意產品創業的商業模式在這種大環境下既有優勢也有相對的不足,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才能在歷史進程中進步一小步。
(作者單位:東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