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起源于西方,油畫的發展和進化也是源于西方。西方的繪畫注重寫實,主要是對自然的臨摹,但是中國傳統的繪畫強調的是想象和寫意,因此相較于西方油畫而言,中國油畫就要注重將寫實和寫意結合起來,形成中國油畫。
1.西方油畫的色彩語言
用亞麻油進行繪畫起源于15世紀,尼德蘭畫家凡·艾克兄弟通過對亞麻油的了解和運用,充分發揮油畫材料的特性,結合自己的優秀繪畫技能,創造出了非常優秀的油畫作品,最終在繪畫界擁有一席之地。凡·艾克兄弟還創作了一種新的繪畫方法——透明畫法,這種畫法是將明暗造型和色彩的潤色罩染工作分開進行,色彩的涂抹方式是按照客觀物體的明暗面規律進行的。古典主義的繪畫大豆比較單純,與當時的社會政治、文化發展有緊密練習,意大利畫家達·芬奇是古典主義繪畫的代表,他的繪畫特點是將固有色和物體的明暗結合,進行多層次的罩染形成單一素描的油畫作品。
油畫發展到19世紀時涌現了一批擁有創新思想的哲學家,如德國叔本華、尼采等,他們的悲觀主義哲學理論讓一些畫家的思想發生轉變,從理論上對畫家進行由美學向丑學思想的轉變,最終讓藝術創作的內涵得以豐富和發展,使得油畫在19世紀時從經典主義的單一色彩向彩色油畫轉變。一些對物象再現不滿足的畫家逐漸傾向于進行油畫色彩的研究,其中以外光色彩風景進行繪畫的英國畫家康斯泰布爾是其中的一位,他從寫生的活動中感知到了色彩帶來的不一樣的感受,就利用極細的筆對畫面上的局部進行驚喜處理,然后混合成具有鮮明色彩的色塊,由此產生的繪畫作品色調亮于古典色。悲觀主義哲學理論對畫家德拉克羅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他在自己的繪畫創作中充分運用了色彩間的補色關系,在自己的繪畫作品中呈現出有鮮明色彩對比的畫面,并以此讓觀眾產生華麗感,成為畫壇的翹楚。彩色油畫發展到19世紀末時,以梵高為代表的后印象主義畫家在繪畫作品中融入了主觀色彩,運用主觀的情感、主觀色彩來展現和改變客觀事物,形成“主觀化的客觀”繪畫作品。
2.中國油畫的色彩語言
中國的油畫起源于1579年,第一副油畫作品由意大利傳教士羅明堅帶入中國,隨后的幾百年,中國的畫家們就一直在尋找民族形象的過程中,直到現在中國的畫家們依然用自己獨有的表現形式和語言進行中國特色油畫的摸索和研究工作,并且在油畫創作方面取得巨大成就。
人類所處的環境是彩色的,色彩在人類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由于中西方在審美觀點上存在差異,因此對于色彩的表達也就存在一定不同,中國的油畫對于色彩的主觀性較為重視,但是中西方的審美觀點在油畫色彩方面的理解是會隨著環境、時間的變化而發生相應變化的。在中國,所有的油畫色彩都是以社會環境為背景的,社會環境和文化的不同對應的油畫色彩產生的視覺和情感也是不一樣的。由于色彩或多或少的會受到文化、人文、經濟等其他因素的影響,所以油畫色彩隨著社會環境的發展而變化。由于中國的當代藝術存在有強大的包容和創造能力,所以中國的油畫在色彩上呈現出多種多樣形式共存的局面,包括傳統與現代并存、經典與流行并存、具象與抽象并存等。當代中國的油畫結合了西方油畫和中國畫的優點,成為獨特的、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油畫,并且在社會藝術空間中占有一席之地。中國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體現,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獨有的藝術,與油畫相結合一方面給中國畫增添了新型藝術表現形式,另一方面又在新型藝術形式上添加了中國的傳統特色和民族色彩,讓油畫成長為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油畫。
3.中、西方色彩語言的區別
中西方在人文環境、地理環境、經濟發展、歷史背景等方面都不甚相同,因此在油畫色彩方面也存在這一定的區別。下文就色彩語言的區別進行詳細描述。
(1)紅色。紅色在中國被賦予了特殊的含義,通常情況下紅色出現在中國傳統的節日中,因為紅色代表著精神和物質上的追求,象征著蒸蒸日上、喜氣洋洋的氣氛和環境,所以在中國紅色的應用非常普遍。但是在西方,紅色則代表著血液,象征著血腥、暴力等不祥的事物。這是中西方文化差異所表現出來的對紅色的不同理解。(2)綠色。中西方對綠色的理解較為相似,都將綠色認為是和平、希望的象征。(3)白色。白色在中國是純潔、清白的象征,同時白色也象征著喪事,也就是蘊含著不吉利的意思。但是西方則恰恰相反,在他們看來白色是純潔、高雅的象征,是一種不能被侵犯的美麗,在他們的生活中白色是最為高貴的顏色,這就是為什么婚紗、禮服等以白色為主基調。(4)黑色。黑色在中國象征著恐懼、邪惡等,通常情況下人們懼怕這一顏色;在西方黑色則象征著痛苦、死亡,西方葬禮上的衣服都是黑色。(5)黃色。黃色在中國是權力的象征,當今社會黃色也是色情的象征;然而在西方黃色則是憂郁、膽小的象征,通常的寓意不太受歡迎。(6)藍色。藍色在中國是憂郁、安靜的象征,而在西方則是高貴、典雅的象征。
盡管色彩語言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寓意有很大差異,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西方的油畫藝術語言給中國油畫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因為油畫并不起源于中國,油畫由西方起源引入中國,最先接觸到的是西方在油畫藝術上的大膽、直接的表現,是對西方社會環境的體現,因此中國油畫的發展是結合了西方油畫色彩和中國國畫色彩的特點,最終形成以傳統中國文化為基礎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油畫藝術。當代中國油畫的特點是成熟且內斂,但是中國油畫還需要繼續發展,形成能夠表現出民族精神和個人情感的個性色彩語言,掌握色彩語言的特點和規律,將這一語言完美體現在油畫中,讓色彩所寓意能夠完美體現在油畫作品,這是當代油畫作家繼續解決的問題。
(作者單位: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服裝與藝術系)
作者簡介:汪?。?982-),女,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服裝與藝術系老師,研究方向:油畫、民辦高職美術基礎課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