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高校的擴張和合并引發了校園建設高潮,帶動了周圍環境的發展,促使商業街正在成為大學建設的重要一部分。以遼寧科技大學安豐街為例進行探討,分析如何將商業街文化融于高校的人文環境中,形成一體化的校園特色,找出適合本學校的商業街改造方案。
安豐街是連接遼寧科技大學校內教學區與校外學生公寓的主要道路,周圍有住宅小區與辦公區,沿街為商鋪。它是學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空間活動場所,是物質與精神需求的來源之地,也是周圍居民日常中所需的空間。
商業街美學文化
商業街的規劃設計,除滿足交易模式以外,更應使人群感受到時代美學,和此街道地域的文化氣氛。商業街是將商鋪按街的形式,以一定的結構和美學比例、規律排列的商業街道,具有繁華氣氛和人文氣息。它逐漸擺脫傳統單一模式,變得多元化,成為行走、休息、交流、娛樂、購物的開放空間。商業街以景觀意境為線索,建筑實體為基礎,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規劃設計。設計中可運用軸對稱布局,點、線、面成景的方式進行切割、組合空間,營造出尺度適宜、多功能、舒適的空間環境。
遼寧科技大學安豐街
安豐街是遼寧科技大學的學生街,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大學、辦公區、居住區、商鋪共同形成一個小型的社會,而安豐街是此社會重要的聯系網,擁有兩個主要功能:(1)滿足師生及周邊居民交通的需要,每天學生必須通過這條街來回于教學區與宿舍,上、下學易形成擁擠。(2)滿足師生及周邊居民生活需求,于學生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空間。
1.遼寧科技大學人文環境
高校人文環境是指高等學校學生所在的精神文化氛圍及生活環境,遼寧科技大學是新中國最早的冶金高校之一。校園建設建有工業園區,保留冶金器材作為景觀小品,使校園充滿工業文化氣息,吸引人群聚集。人群的聚集帶動了安豐街的發展,2012年附近小區入住戶還不是很多,沿街商店也是寥寥無幾,如今小區燈火通明、商鋪已無空缺。
2.安豐街分析
在這條不長的街道,融合了各種的商業形態,雅格布斯說,這樣的融合為多樣性的城市創造了極佳的物質條件。各種餐飲店、藥店等服務業聚集于此,因處于學校附近消費水平不高,適合大眾消費,又因該校區離市區較遠,安豐街就成為了方圓幾里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為學生和周邊居民與職工帶來了豐富的、價格適中的生活物質。
安豐街的繁榮也帶來了負面的影響:首先,在必要性活動、自發性活動和社會性活動同時發生,街道成為豐富多趣的空間同時也形成了擁擠。其次,街道人車分流欠缺合理,街道空間狹窄。最后,商鋪入口進出不太方便。
3.改造方案
(1)學生公寓西門入口進行改善,入口處停滿車輛學生出入困難。規劃停車場地,嚴禁車輛在入口處停車。
(2)商店入口改造,將坡道改為樓梯,節約街道空間且利于冬天行走,兩側留有坡道利于商家貨運輸。
(3)人行道整修,增設景觀護欄調整街道尺度。
(4)設置休閑景觀,增設景觀小品和休閑座椅。
(5)增加標志性景觀設施,形成校園商業文化氛圍。
(6)商鋪與學校合作,統一規劃建筑立面裝飾色彩,統一監督管理。
高校人文環境與商業街美學的融合
傳統的校園模式已不能滿足當今高等學校的需求,高校周邊逐漸形成的新型商業街是校園建設的一個新理念。從安豐街的例子可知,想要商業街融于高校人文環境中,發展新型校園模式,營造有校園人文特色的商業街,需要解決它所帶來的問題。
1.商業街與高校進行合作
高校附近的商業街利于學校師生,但一直與高校各為一體,這是不利于管理的,也阻礙著高校的建設發展。應將商業街與高校融為一體,建立監督制度,進行統一管理,建設與高校融為一體的商業街。
2.建筑、街道空間規劃
根據周圍環境,應進行建筑裝飾統一規劃,對材料、肌理、色彩、照明進行思考融入高校建筑空間環境,與高校人文內涵呼應,形成整體空間的“視覺感受”。街道分區要規劃明確,空間尺度要適宜,注重人車分流等。
3.街道美學(景觀)與文化統一
選擇適合該地區、該高校文化特色的景觀文化,讓該高校商業街在“拉動內需”的同時也吸引外來人員,成為高校一特色空間環境。景觀元素有建筑、植物、雕塑小品等,增加街道公共設施,如休閑桌椅。
為什么如今高校周圍地塊變得熾熱?眾所周知,一個有故事的地方更能吸引游客,則一個空間中發生的活動比這個空間更吸引人,這個空間的氣息和環境氛圍更讓人在意。這個空間擁有了高校人文環境,居民可以體會這個環境帶來的便利,如可以運動的田徑場,可以游玩的校園環境,還有高校周邊商業空間帶來的方便。如此可見,作為師生所需的物質環境和高校的附屬空間,商業街逐漸成為了高校人文環境的組成部分,合理規劃高校商業街的空間有利于高校的發展。
(作者單位:遼寧科技大學建筑與藝術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