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的容量也不可能無限制擴張,新三板市場快速擴容,各種問題也頻繁暴露。
《中國經濟信息》綜合報道
截至10月24日,新三板掛牌公司總量達到9256家,較2014年年底增加了488%,而且還在以每天20家左右的速度增加。對此,人們不解地問:這個市場到底能容納多少家公司?
將達到納斯達克四倍
不論專家還是民間,都承認中國的新三板市場是照著美國納斯達克設立的。兩個市場最大共同點是“注冊制”。其次,做市商制度也是從納斯達克學來的。但現在“學生”的掛牌數量已經大大超過“老師。目前,納斯達克上市公司數量是2698家,其中包括名聞遐邇的蘋果、微軟、英特爾、FACEBOOK、思科等公司。

而我們的新三板已經有9287家,預計到2016年底新三板掛牌公司的數量預計會突破1萬家。新三板2016年1月初有5153家掛牌,從5000家到6000家用了2個月,從6000家到7000家用2個月,從7000家到8000家是1個月,從8000家到9000家是1個月。
目前,待掛牌企業172家,進入申報流程的1526家。照現在每天20家左右的增速,如果不出意外,年底新三板掛牌公司一年翻倍,達到納斯達克上市公司的4倍。
這將是個巨大的成就,但也帶來許多的隱憂。
由于500萬元的門檻,限制了中小投資者進場,市場里的資金基本是個“常數”。掛牌公司越多,每個公司分到的份額越少。無限制地掛牌,會不會做死新三板?
當下新三板成交低迷,反彈乏力,都從一定側面反映了掛牌企業快速膨脹帶來的不利。
當年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蘋果、微軟、英特爾、FACEBOOK、思科、星巴克、高通、美國航空、卡夫全球零食等優質企業,目前都一直在納斯達克交易,并沒有聽說他們要“轉板”紐約交易所。
納斯達克已經成為一個成熟的資本市場。成立之初的目標定位在中小企業,但只是因為企業的規模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越來越大。
到了今天,納斯達克反而將自己分成了一塊“主板市場”和一塊“中小企業市場”。納斯達克的蘋果,放到全球也屬于超級大型企業,其市值也把紐交所的大盤股壓下一頭。
反觀新三板,每天交易額不到10億元,每天有交易的股票只有八九百家,不到總數的十分之一。大約有一半的掛牌企業既沒有實現融資目的,也沒法實際發生交易。沒有一家公司可以稱得上全國明星企業,而且幾乎看不到有這種苗頭。
起源于2001年、成型于2006年、推廣全國于2012年的新三板,據有關統計,退市的企業只有65家,而大部分是因為轉板上市或被并購吸收而主動摘牌。被動退市的非常稀少。
退市制度難落地
根據美國納斯達克官網公布的數字統計,從1995年到2005年十年,這個市場總計退市6257家公司。在規則退市中,“1美元退市標準”所導致的被迫退市約占一半的比例。
“1美元退市標準”是真正市場化的退市標準,它將退市決定權交由投資者“用腳投票”,并由投資者直接決定是否將其趕出股市。
所幸,中國有識之士已經意識到上述問題。
10月21日,全國股轉系統發布《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股票終止掛牌實施細則(征求意見稿)》,標志著新三板“退市制度”即將落地。
該文件明確了兩種終止掛牌情形——主動終止掛牌和強制終止掛牌,而在市場更加關注的強制終止掛牌方面,又明確了會導致這一結果的十一種情形,新三板公司一旦踩了這些紅線,就將面臨強制摘牌。
“這可能是近期以來新三板市場最重要的政策,沒有之一。” 在業內人士看來,常態化、市場化的新三板退市機制就此拉開帷幕。
據悉,在征求意見稿發布的第一個交易日,船牌日化和申昊科技兩家公司就主動申請了終止掛牌。在分析人士看來,沒有融資、沒有交易是兩家公司共同的特征,他們在新三板的日子顯然也不太好過,選擇離開并不意外。
除了主動摘牌的公司外,還有幾十家公司將面臨被動摘牌。按照最新規定,每年未能在6月30日之前披露年度報告、或者未能在10月30日之前披露中期報告的掛牌公司,會被股轉系統強制摘牌。這是目前為止新三板公司被強制終止掛牌最常見的原因,根據統計,目前已經有8家公司因為這一原因被摘牌。
而截止到2016年中報披露的最后日期10月30日,新三板還有17家公司仍未發布中期報告。
“目前新三板一些上市公司經營業績良莠不齊,確實需要進一步優勝劣汰,予以規范。”聯訊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認為,市場需要不斷提升品質,好的企業應該被留下,而不好的企業需要被洗出局。
“未來超過一萬家公司的基礎證券市場略顯擁擠。另外,今年開始新三板企業陸續爆發各式各樣的風險,包括實際控制人失聯或跑路,掛牌公司股東大額占用企業資金等。” 海通證券場外市場部分析人士認為,在這樣的背景下,除了提高市場準入標準外,市場也期待監管層能夠疏通企業退出的通道。”不過,由于市場對改革政策需求迫切,頂層設計者需要平衡創新和監管之間尺度,每一條政策的推出,都不可避免地引來各方的爭議和分歧。
很多中國人說,“新三板就是中國的納斯達克。”但兩個市場在制度、文化的差距還有多遠?
新三板即將膨脹到1萬家,成為全球股票數量最多、但缺乏活力的股市。唯一的出路是誠心學習納斯達克的先進經驗,立即開始做減法,讓大量沒有成交的僵尸股票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