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不管是主板、中小板、創業板,還是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財務安全性均出現下滑態勢。】
對投資者來說,財務報表是其了解上市公司的指南針。透過財報了解上市公司的盈利狀況、償債能力、成長能力、資本結構和現金流等情況,是投資者選擇投資標的、做出投資決策的重要環節。然而,近日,商務部研究院信用評級與認證中心發布的《中國非金融類上市公司財務安全評估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預測,2016年,中國非金融類上市公司財務安全總指數(FSI)將10年來首次跌破5000點,且下降速度達到近5年最大。
上市公司財務安全10年最差
報告顯示,有807家上市公司出現財務風險或重大財務風險,有964家上市公司存在不同程度的財務報表粉飾嫌疑,有414家上市公司同時存在財務風險和財務報表粉飾嫌疑,財務安全達到優秀的上市公司比例不足5%。
該《報告》還指出:從2007年到2016年FSI總指數呈現先升后降態勢,2011年達到最高值;2012年開始,連續5年持續下降;2016年預計為4970.82點,較上年度下降335個基點,降幅為6.31%。值得注意的是,自2012年以來,該指數年同比漲跌幅分別為-3.49%、0.67%、-3.19%和-6.31%。
“我們認為,今年企業財務狀況是2007年以來最差的一年,降幅也達到近五年來最大。”商務部研究院人士介紹。
分市場看,三大市場FSI指數均出現集體下滑。根據預測,2016年,FSI主板指數為4857.97,較去年下降4.43%;中小板指數為5301.36,較去年下降6.96%;創業板指數為4778.17,較去年下降10.77%。
創業板投資趨勢“負”
同時,《報告》強調,盡管FSI中小板指數在三個板塊中表現最好,但自2012年至2016年,其已經累計下降13.78%,今年6.96%的下滑速度更是較大,“持續快速的下降說明中小板企業財務安全狀況仍在惡化”。
在對創業板FSI指數的分析中,《報告》認為,2012年至2014年,創業板上市公司的總體財務安全狀況波動趨勢在三個板塊中最為明顯。近兩年,創業板上市公司的財務安全狀況不斷迅速惡化,2016年降幅明顯大于主板和中小板。無論從指數絕對值,還是降幅,均劣于主板和中小板,且與中小板存在較大差距。
鑒于此,在投資價值上,《報告》給出的建議為:2016年市場總體投融資風險偏大,主板相對穩定,中小板投資價值正在降低、融資風險上升,創業板整體財務安全狀況大幅下滑,投融資趨勢為負面。
根據《報告》,2016年,在25個一類行業中,僅有通信、國防軍工、食品飲料3個行業總體財務安全狀況上升,其余行業均出現不同程度下降,下降行業占比88%。這一下降比例為近5年最高。
從統計結果看,采掘業財務安全狀況下降最快,降幅達到25%。房地產行業整體安全性在25個行業中表現最差,行業FSI指數值為1885.5,同比下降271點,降幅為12.60%。這一得分也是該行業近五年最低分。
對此,《報告》解釋,2016年,各類寬松政策利好的密集推行營造出房地產市場良好的發展環境,但行業分化格局在繼續加深,行業整體仍面臨盈利能力下滑的挑戰。房地產行業上市公司是所有行業中財務安全兩極分化最嚴重的行業,少數優秀房地產公司財務安全狀況平穩有升,但大多數中小房地產公司財務安全逐年下降,財務風險極大。
Wind數據顯示,2013年、2014年、2015年房地產行業的主營業務利潤率分別為26%、25%和23%。房地產行業的主營業務利潤率在所有一類行業處于中等水平,
但在風險預測上,《報告》仍較為悲觀:2016年,房地產行業投融資趨勢為負面。在分支行業中,園區開發行業和房地產開發行業的投融資趨勢為負面。
優秀公司不足5%
在對上市公司進行評估后,上述《報告》還劃分出中國上市公司財務安全等級,并根據等級評分列出中國上市公司財務安全排行榜。
其中,最優秀上市公司(AAA級)有7家,占比0.27%,包括沃華醫藥、恩華藥業、克明面業、中天科技、桃李面包、愛爾眼科、鼎龍股份;較優秀上市公司(AA級以上)114家,占比4.45%。
在財務安全100強公司中,化工行業占據數量最多,達到17家,但僅有鼎龍股份一家財務安全得分在90分以上(91分);醫藥生物行業在100強榜單中占據16席,100強公司擁有量排名第二。且2016年財務安全評級得分最高的前兩家企業沃華醫藥、恩華藥業均屬于此;有色金屬有6家公司進入財務安全百強名單,位列第三。其他上榜數量較多的行業還包括:輕工制造和食品飲料行業,均有6家公司。
另外,家用電器、國防軍工、采掘、建筑裝飾和房地產五個行業沒有企業擠進百強榜單。
在該排行榜中,已出現財務風險或重大財務風險的上市公司(CCC級以下)比例為31.53%,總數為807家,比2015年增加179家。在財務安全最差100家上市公司中,萬方發展、東華實業、南國置業等房地產行業企業數量最多,達到36家;雪人股份、藍英裝備、太原重工等機械設備行業有10家公司,永安林業、天山生物、福建金森等農林牧漁業有7家公司。同時,還有88家公司財務安全得分在0分及以下,存在較為重大的財務安全隱患。這之中,*ST川化、凱瑞德、*ST舜船分別得分-32、-32、-33,位列倒數三位。
需要強調的是,該《報告》特別指出,有964家上市公司存在不同程度的財務報表粉飾嫌疑,占全部樣本上市公司的37.66%。從行業情況看,在131家房地產上市公司中,有78家存在不同程度的財務報表粉飾嫌疑,行業占比59.54%;在43家綜合行業上市公司中,有24家存在不同程度的財務報表粉飾嫌疑,行業占比55.81%;在86家商業貿易行業上市公司中,有45家存在不同程度的財務報表粉飾嫌疑,占比52.33%。除此之外,存在財務報表粉飾嫌疑、同時又存在財務風險的上市公司數量達到414家,占所有存在財務風險上市公司總數的42.95%。
對上市公司財務安全等級大幅變化,《報告》亦做了分析預警。2016年,非金融上市公司中財務安全等級大幅上升的共計208家,占比近8%。其中,機械設備行業有21家上市公司,占比19%,排名第一;化工行業有18家上市公司,占比16%,排名第二;房地產行業有17家上市公司,占比16%排名第三。非金融上市公司中財務安全等級大幅下降的共計374家,占比近15%。機械設備行業上市公司財務安全狀況大幅下降達到48家,行業占比24%,排名第一;醫藥生物行業財務安全狀況大幅下降公司為38家,行業占比21%,排名第二;化工行業財務安全狀況大幅下降公司為35家,行業占比20%。
“當上市公司財務安全等級、得分大幅變化時,說明該公司在一個經營周期出現了財務和經營的巨大變動,并揭示了該公司未來一個經營年度的經營趨勢。”業內人士分析。
《中國經濟信息》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