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商化、互聯網化、智能化一定是汽車產業的趨勢所在,而未來誰能率先突破限制發展的痛點,便會真正步入“互聯網+汽車”的春天。】
“互聯網+汽車”,一個龐大的產業鏈正在蠢蠢欲動,當前涉足汽車交易的玩家,有汽車之家、易車、阿里、樂視等,它們在互聯網圈都大名鼎鼎,不過似乎對汽車行業尚未產生實質性影響。
雖說看著熱鬧,但想造車的互聯網企業大多尋找一個傳統車企作為合作伙伴,實際上沒有真正產生具有互聯網精神和獨立的汽車品牌。汽車電商的環境也不樂觀,第三方電商平臺仍然要從4S店提車,并沒有真正從根本上改變銷售模式。
究竟是什么在阻擋“互聯網+汽車”的發展?
線上還是線下?
房屋和汽車無論怎么互聯網,都很難脫離線下基于實體店鋪的面對面服務和運營。而這一點恰恰對“互聯網+汽車”的發展帶來巨大挑戰。
以汽車電商為例,雖然被稱為電商,但目前還基本上停留在“商家通過互聯網平臺發布汽車車型、價格信息,消費者看到信息后填寫詢價資料或直接電話詢價”這一階段,最終消費者還是要在經銷商環節實現付款和提車,線上下單全款支付的方式還是非主流。
電商還是傳統4S店?
另外一個大攔路虎——整車廠商及其盤根錯節的利益鏈。整車廠商依賴4S店體系多年,這個利益鏈條的打破需要時間和魄力。
盡管這幾年車廠通過與電商的合作已經嗅到通過互聯網售車將成為一條重要的分銷渠道,但廠家絕不愿意輕易放棄4S店這條最重要的財源。除了4S的加盟費,各地經銷商更是廠家批發、庫存的重要渠道。
所以目前,汽車電商要么就與經銷商合作,成為集客工具,要么就只能與主機廠合作“冷門車”或“定制車”——而前者難有利潤,后者難有市場。
不能缺少的汽車金融?
從汽車市場本質而言,汽車流通最終是依靠資本資金的完整鏈條搭建。所以在這時一定要在金融方面有所布局,才能在這個產業當中有所建樹。
目前傳統的汽車金融服務痛點主要是信貸資金不足,專業背景的汽車公司只能平衡經銷商的庫存周轉信貸,而消費貸主要依靠4S店與銀行合作。
但是現在的市場完全不一樣了,汽車消費已經成為大眾消費,尤其80后、90后逐漸成為汽車消費的主力軍,眾所周知,無論是在購買能力,還是消費習慣,這個群體都給汽車金融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所以金融服務創新是大勢所趨。
盡管不少“互聯網+汽車”行業內的公司已經開始布局汽車金融,同時也面臨著來自其他平臺的競爭,這些平臺在布局汽車金融的過程中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用戶基礎并建立起了自身的競爭壁壘,要打破這個壁壘難度不小。
燒錢難持久?
汽車電商線上獲客成本太高,缺少自然流量,動輒花高價推廣。
在爭奪這個未來萬億市場的過程中,電商平臺紛紛燒錢,用盡廣告來刷存在感。各平臺急于用線上或者線下的高覆蓋性廣告來快速吸引流量站穩腳跟,爭分奪秒擴大規模,在市場秩序建立之前形成品牌壁壘。
另外,為了推動在線用車、購車習慣的成熟,很多企業也在不斷地補貼用戶,所以,這個行業實際上還處于燒錢培育市場的階段。
缺乏數據管理?
關于汽車的大數據可以說是一直存在的。只要汽車行業企業平時善于積累和運用自動化工具收集、挖掘、統計和分析這些數據,為我所用,都會有效地幫助提高市場競爭力和收益能力。
但當下很多“互聯網+汽車”企業并無數據化管理,互聯網和大數據應用不夠,還沒有智能商業的概念引入,無法產生集約化聚合能力,和互聯網的結合名不符實。
真正的勝出者
真正的勝出者絕對不是O2O的偽概念所能達到,不僅需要在模式上創新,更需要在以下幾方面重點提升其系統服務能力:如線下實體店與線上無縫互動,迅速培育供應鏈的頂端構建優勢的能力;把握需求變化趨勢、提升汽車金融創新的能力;以及提升服務真正抓住C端用戶和提升客戶體驗度的能力。
不少業內先鋒也意識到了這點,開始建立自己的“互聯網+汽車”網絡。
線上平臺+實體店模式
汽車電商要得到發展,就必須要有線上線下的融合推動。
該怎么去做?自建線下實體店是一定要有的,因為線下的購車體驗是不可缺少的環節。通過線上與線下多渠道的引流,去吸引更多車主進入線下實體門店享受優質服務與產品,也是不少汽車電商未來一段時間需要重點突破的領域。
打造自己的供應鏈
既然無法替代經銷商,那么汽車電商的出路在哪呢?兩條路:要么自己成為經銷商,要么干脆自己造車自己賣。通過布局上游產業,將整個汽車行業的上下游產業鏈融合打通,這樣整體運行成本更低廉,單個客戶的價值能夠被充分挖掘,釋放出更大的利潤空間,是多方受益,多方共贏的新格局。
汽車金融業務閉環
汽車電商需要依靠汽車金融為電商突破口,汽車金融則需要依靠汽車的實體購買作為支撐以實現流量導入。因此汽車電商在金融方面同樣要把B端和C端雙管齊下。
B端的需求,自然是集中在經銷商的融資、資金周轉方面。需要考驗的不再是車,而是對整個汽車市場的把握與洞察,配合價格優勢以及靈活多樣化的融資產品即可搶占市場占有率。
而C端則分為兩部分,上游C端和終端的C端。由于不少電商平臺介入了交易環節,如此便可以對消費者更加了解,對整個交易過程更容易把控,再配合多種類的產品以及完善的風控信審流程及系統,加快放款效率,以及設計靈活的貸款產品、便利的抵押服務,讓汽車金融深入整個產業鏈的交易環節,讓用戶更順暢的完成整個交易。
營銷VS大數據
在一些汽車電商的汽車交易鏈條中,已經建立了一個開放性的汽車數據平臺,這些數據一旦經過分析處理,不僅僅可以用于汽車的營銷上,甚至可以在汽車金融等等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
而消費者畫像、行為軌跡、偏好等有跡可循,更是大數據帶給汽車品牌的一個重要突破。將資源和流量等結合在汽車、金融垂直領域進行強大的整合營銷,可以為汽車電商降低營銷成本,這對基于“互聯網汽車”的生態圈發展極具潛力。
總而言之,汽車產業是如此龐大而紛繁復雜的一個行業,電商化、互聯網化、智能化一定會是最終的趨勢所在,未來汽車行業誰說了算,眼下誰也無法斷定誰勝誰負。誰能先突破限制發展的痛點,到那時“互聯網+汽車”的春天也一定會真正到來。
《中國經濟信息》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