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英語教學中,灌輸式教育是誤區,個性化、趣味化、高效化以及實踐化的教學模式才真正符合現代化教育的要求。為了進一步提升小學英語教學模式的有效性,本文從趣味教學角度出發展開分析,希望與廣大教師同分享、共探討。
關鍵詞:趣味教學;小學英語;應用策略
1.設置趣味情境
情境教學法旨在通過教師在課堂上設置一定主題的情境,設計開展各種常規教學活動,以貼合學生學習生活、學習興趣以及性格特征的情境氛圍,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使用情境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主動型學習習慣,從而促進其獨立學習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Unit1 School”教學過程中,可組織“學校見面問好”活動;首先,教師應于課前向學生介紹在學校見面打招呼的基本句式,如“Good morning, Lily.”“Hi, Lily.”“Good afternoon, Lily.”等,并引導學生對基本句式中每個單詞進行朗讀,保證學生能在標準的口語表達方式下參與課堂情境活動;其次,教師可將課堂情境活動分為幾個部分,如“早上上學見面問好”情境“中午放學道別”情境等,并通過情境設定指導學生進行情境再現;最后, 在課堂情境活動開展期間,教師應保證所有學生均能參與到活動中,并給予其肯定評價,避免學生因害怕出丑而沒有機會進行口語表達鍛煉的情況。通過情境活動可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從而有助于提升其學習成效。
2.舉行趣味競賽
教師可通過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各方面內容的趣味設計,從而達到高效課堂的效果。教師可充分利用多媒體優化教學內容,并通過文字、圖片、影像以及聲音等元素組織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例如,教師可利用PPT軟件制作集文字、圖片、聲音、影像等為一體的多媒體課件。在課件設計過程中,教師應避免將教材內容直接照搬至幻燈片上。另外,教師在進行“課堂情境問答”“課堂競賽活動”等活動的過程中,同樣可借助多媒體技術進行情景教學的優化,如 “我讀你指”的英語課堂競賽等,教師即可使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單詞與讀音的整合,使學生在活動中同時建立單詞讀音、釋義以及拼寫的聯系,從而進一步提高其相應的認知水平。
3.設計趣味對話
英語對話是小學生英語學習的實踐環節,為了從趣味性出發提高英語課堂的有效性,教師應對小學英語會話的語料進行趣味化設計。其中,教師可圍繞教材核心內容,并在此基礎上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點、學生的學習與生活背景、社會各方面熱點等信息進行語料的創新設計。例如,在 “Myself”單元中,教師應對教材中較常出現的“Hello/Hi,my name is/I’m...I’m in Class...My phone number is...My favourite toy is...I’m from...”會話內容進行豐富與創新。在設計過程中,教師可采用“課程超市”理念豐富學生的會話練習內容。在關于“Myself”的介紹與討論中,教師應以現實交流情況為基礎進行內容設計,使學生的會話內容與邏輯符合真實交流情境,避免出現會話信息雜亂無章的尷尬局面。筆者認為,要提高英語對話的趣味性,教師應在課程超市基礎上提高語境真實性,可根據談論內容的類型將“Myself”的會話內容分為基本信息介紹、外貌與穿著喜好、性格特點描述、社會身份信息介紹、家庭背景介紹以及興趣愛好介紹,等等;根據會話場景,將會話內容分為認識新朋友、規范咨詢、朋友聊天等。相應的會話內容包括“My name is/I’m...I like...”“I’m an outgoing girl/shy boy,with long straight hair/black short hair,in always a white shirt/red skirt”“My first name is /family name is...my number is...I have a little sister/a brother,my father/mother’s name is...”“hey!How is it going?/I am going to/I would like to...,my favorite game is...”,等等。總而言之,教師模擬真實場景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其盡可能在真實語境中練習體驗,有助于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進而實現趣味教學的本質目的。
綜上所述,小學英語教學在教學內容、學生特征以及教學方式等方面上具有其特殊性,教師必須以小學各階段的英語教學內容為核心,充分考慮學生的發展特征、興趣愛好等方面,在此基礎上靈活采用教學方式。趣味教學模式可有效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并且可在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基礎上提高其學習成效。因此,教師可根據具體教學環境適當采用趣味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連龍枝. 小學英語教學采用多元智能化教育激發童趣[J].校園英語, 2016(4).
[2]王 惠.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自信心的策略和方法[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版), 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