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效促進了網球運動的快速發展,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網球教育的發展。網球運動教學作為高職院校體育教育中的重要內容,有助于使學生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豐富學生的業余文化生活,強化學生的體能素質,提高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水平,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當前,如何創新和優化網球運動教學方法已經成為各大高職院校需要重點研究的問題。本文就對高職院校網球運動教學方法的優化策略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高職院校;網球運動;教學方法;優化策略
一、高職院校網球運動教學現狀分析
高職院校網球運動教學現狀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單一的教學形式。當前高職院校在網球運動教學過程中,仍然采用傳統且單一的教學組織形式,多是通過課堂講解的形式讓學生了解基本的網球技能,無法開展多樣化和多途徑的網球教學。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視學生的個體差異與性別差異,一味講解基本技術,導致教學活動枯燥乏味。二是課程設置不合理。高職院校的網球運動教學多是以技能傳授為主,較少涉及競賽組織編排、裁判法、網球文化等知識。由于網球運動對技術的要求較高,需要重復練習才能領會網球基本技術,但是部分高職院校的體育課程僅僅只開設一年,網球課時少,無法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習與掌握較多的網球知識,降低網球教學的有效性。三是器材和場地不足。網球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前提就是網球場地等設施,但是由于網球屬于新興的體育項目,部分高職院校沒有合理規劃網球場,將籃球場或排球場改造為網球場,致使其質量和環境差,影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此外,部分高職院校多是以選修課的形式來進行網球運動教學,要求學生自備網球和網球拍,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網球運動的順利開展。
二、高職院校網球運動教學方法創新的特征分析
1.開放性
在創新和優化網球運動教學方法時,需要以現代教育理念為基礎,與時代發展要求相一致,尋找網球教學與其他學科的融合點及交叉點,促進網球教學方法的多層次與全方位發展。高職院校要想保證網球運動教學方法的開放性,需要對優秀的傳統教學方法加以保留與繼承,不斷優化和改革網球教學方法,使其能夠符合社會的發展要求,在系統化和科學化的教學過程中培養綜合型人才。在網球運動訓練體系和理論知識的發展過程中,將其作為統一的有機整體,加強其與其他學科教學方法的融合,從中尋找最佳的教學方式,提高網球教學的有效性。
2.現代化
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化教育的發展需要,難以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高職院校要想實現自身體育教學事業的長遠發展,需要保留傳統教學方法的優勢,積極引入先進的教學方法和現代化教學手段,創新教學模式,促進網球教學效果和質量的提高。例如,在網球課堂教學中引入視覺化的現代技術,如動畫影像放映和多媒體教學設備等,這樣有助于規范性講解與演繹復雜的網球技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強教學效果。
3.個性化
素質教育的實施對我國綜合型人才的發展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在傳統的網球教學方法中,忽視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導致學生只能被動學習知識與技能,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降低網球教學質量和效果。因此,高職院校在網球教學活動中,需要積極優化創新教學方法的個性化特征,從學生的個性發展出發,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克服傳統教學方法的弊端,提高網球教學的有效性。
三、高職院校網球運動教學方法的優化策略
高職院校網球運動教學方法的優化,能夠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實現網球運動教學目標。
第一,快易網球教學法。該方法對教學的環境、器材和場地等方面具有較高要求,需要院校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選用該方法進行網球教學,適用于成年初學者或青少年。快易網球教學法主要是采用三色網球教學,借助運動器材和場地,利用不同訓練階段的球拍與求來組織教學,具有較強的實用性與趣味性,能夠增強初學者的自信,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教學質量。
第二,程序教學法。其主要是以教學內容和順序的系統性、網球運動的發展規律與技能特征等為依據,采用具有邏輯順序的程序性教材,教師按照教材順序進行教學。教師在使用該方法時,可以結合學生的個性和身心發展特點,合理選擇程序教學法,從而降低學生的學習負擔,使學生自主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減小學生之間的差距,提高教學的質量,實現網球教學目標。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方法而言,該方法更為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來安排不同的教學進度,能結合學生的成績來適當調整教學進度,保證教學效果。
第三,小群體教學法。其主要是在教師的指導作用下,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加強小組成員之間的互動交流,使組員之間、組與組之間相互學習和進步,營造出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在網球運動教學活動中采用該方法時,需要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情況、技能掌握情況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這樣便于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助,強化學生的競爭與合作意識,培養學生的網球意識,促進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因此,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全面了解學生的情況,讓學生自主結群,并結合分組情況來進行調整,保證分組的平衡性與合理性。
第四,比賽教學法。對于比賽教學法而言,其要求教師能夠引導學生明確網球運動的正規比賽規則,對網球比賽加以體驗,獲得相關的網球運動知識與技能。學生在實際比賽過程中,能夠切身體驗娛樂、游戲、競爭與對抗等氛圍,掌握相關的競賽知識和運動技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當然該方法對學生網球技能的掌握程度具有嚴格要求,只有了解和掌握網球技能,才能適應比賽法的相關規則,促進網球教學質量的提高。
第五,表象教學法。此方法主要指教師指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動作表象,并引導其進行反復的思考與聯系,從而使學生形成正確的網球基本動作和技能,便于網球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要想有效提高網球教學效果,需要將傳統的教學方法與表象教學法進行結合,從學生掌握的基本知識和運動技術等方面出發,提升學生的網球技能水平,讓學生形成正確與自主的自我鍛煉方法。
綜上所述,網球運動教學作為高職院校體育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沒有統一固定的教學手段與教學方法,因此,在實際教學活動中,需要結合網球教學的具體情況,從學生個性特征和院校辦學特征等方面出發,不斷創新和改革網球教學方法。為了有效提高網球運動教學的質量,可合理選擇快易網球教學法、程序教學法、小群體教學法、比賽教學法和表象教學法等,以此增強學生的網球意識和綜合能力,促進網球運動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
參考文獻:
[1]陳海麗.高職院校網球運動教學方法創新與優化[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5(8):93-94.
[2]劉佳麗.沈陽高職院校網球選修課程教學現狀分析[J].遼寧高職學報,2011(11):48-50.
[3]曹 智.網球運動對高職學生體質健康影響的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3(10):21-22.
[4]劉瑞娟.高職院校網球教學現狀與優化對策[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3(6):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