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作為農業大國,農業始終在我國經濟結構中占據主導地位,然而若想有效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的高效穩定發展,必須將保證灌溉渠道的安全運行作為首要任務。灌溉渠道的日常養護,不僅會對渠道的安全正常行水產生直接性影響,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農業的灌溉效益以及灌區周邊的生態環境。本文結合寧夏唐徠渠灌區的管理現狀,針對唐徠渠灌區灌溉渠道在運行中存在的安全隱患,提出有效的渠道養護對策,為確保今后工程設施的安全運行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工程設施;安全運行;渠道養護;措施
一、引言
唐徠渠灌溉工程中,灌溉渠道在整個灌溉設施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唐徠渠管理處如果對灌溉渠道管理和養護工作做得到位,就能夠促進農業灌溉效益的提高;反之,則會降低農業的灌溉效益,甚至威脅到沿渠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本文根據筆者的工作實踐,針對唐徠渠灌區工程設施運行中存在的問題,針對性地提出灌溉渠道養護措施。
二、唐徠渠灌區的基本情況
唐徠渠又稱唐渠,最早興建于唐代,后經各代整修和擴建達到現有規模,是寧夏引黃灌區最大的一條干流。唐徠渠全長316.4km,灌溉面積為46.67萬hm2,擔負著周邊農田的灌溉任務以及引黃灌區東南水系、西北水系、愛伊河、沙湖、星海湖等湖泊生態濕地的補水任務。灌區轄青銅峽、銀川、石嘴山三市的3個縣(區),有23個鄉(鎮),175個行政村以及6個國有農場。
唐徠渠管理處作為灌區的專管機構,近年來,不斷加強和完善對灌區的管理和建設,將唐徠渠的水利理念逐步由最初的“重建設,輕管理”向“建管并重”的現代化水利理念轉變。此外,在信息技術的大力推動下,唐徠渠管理處借助“數字唐徠渠”信息化平臺完成了對渠道的開閘和水位測量工作。唐徠渠管理處全體人員的共同努力,為灌區農業經濟效益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三、寧夏唐徠渠灌區的管理狀況
1.水量調度為灌區工程的安全運行提供保障
在水利工程灌溉管理過程中,水量調度工作占據重要地位。自1998年相關部門對黃河水資源實行統一調度和管理以來,唐徠渠灌區引水量一直伴隨寧夏水指標的變化而變化。在此期間,唐徠渠管理處通過結合水情,聯系灌溉實際,不斷總結水量調度工作經驗和完善灌溉管理制度,制訂出相應的抗旱應急預案,并不斷規劃水量調度工作方案,堅持“先難后易,先急后緩,先下游后上游,先揚水后自流”等灌溉原則,對水資源進行優化合理的配置,使得灌區的作物在引水指標降低的情況下產量得以有效保持和控制,有力地促進了灌區人水和諧局面的形成,為灌區工程設施的安全運行提供了保障。
2.灌區管理體制趨于科學合理
在灌區渠道管理過程中,管理體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灌區工程設施的安全運行。從1970 年至今,唐徠渠管理處對灌區的管理逐漸由最初的“統一管理、條塊結合、分級負責”向“一票到戶”制度轉變,使得唐徠渠灌區的管理體制趨向科學合理化。與此同時,這一管理體制的改革還促使灌區附近廣大農民的節水意識進一步提升,通過對農民用水者協會實行“一費開票到戶、一票收費到戶”制度,使廣大農民的自主經營和管理意識以及對用水的控制和監督意識得以提高,使得這一灌溉管理方式的作用得以有效發揮。
3.灌區引水量逐年減少,節水成效日益顯現
近年來,水資源短缺一直是困擾寧夏唐徠渠灌區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為有效緩解這一問題,唐徠渠管理處開展了一系列以節水為中心的工作。1983年以來,唐徠渠管理處通過不斷調整水價,并制定相應的制度,使灌區用水戶的用水觀念得以轉變,節水意識有所提高。從1998年開始,唐徠渠管理處堅持通過自籌資金的方式對啟閉機閘門加以改進和更新,并積極爭取引黃灌區的骨干工程及國土整治項目,加強對灌區節水功能的改造和水權轉換項目的執行,有效減少了渠道水量的損失。此外,在唐徠渠灌區,通過大力推行水稻控灌新技術,有效降低了農田的耗水量。這些舉措使得唐徠渠灌區引水量逐年減少,節水成效顯著。
四、唐徠渠灌區灌溉渠道存在的問題
1.沿渠人民節水意識淡薄,水資源配置不合理
在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水利工程渠道的發展在整個農業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唐徠渠灌區作為寧夏農業經濟活動中一項艱巨的任務,具有工程規模大、施工難度大、工種分配相對分散等特點,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唐徠渠管理處對施工安全管理的負擔。此外,受傳統用水觀念和灌溉方式的影響,唐徠渠附近的大多數農民普遍存在“黃河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思想,缺乏良好的節水意識和渠道養護意識,加之唐徠渠管理處對機井的管理體制還不夠完善,機井配套設施損壞嚴重,極易導致灌區水資源得不到合理有效的配置。
2.渠道行水期間的安全隱患
唐徠渠灌區在實施渠道養護工作之前,渠道的行水安全與否主要由管理處人員通過對渠道進行一日兩巡的方式來判定,這種方式雖然能夠為渠道的行水安全提供一定的保障,但仍舊存在一些不足。由于管理處人員并不是時刻在巡查,因而很難適時準確地了解和掌握渠道在行水期間出現的問題,并進行有效修復,極易導致灌區工程設施不能安全運行,從而影響農業的灌溉效益。
3.資金短缺,灌區老化的骨干工程得不到及時有效的修繕和維護
唐徠渠灌區灌溉渠道大多修建于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均已運行了六七十年。由于灌溉渠道使用時間有限,渠道工程設施在運行一段時間后,經常會出現安全隱患問題,如渠道上的病險涵洞、高填方渠道、斗口建筑物、防洪設施等,嚴重影響著灌區工程設施的安全運行。但由于寧夏現行的水價偏低,使得唐徠渠管理處在對老化骨干工程的維修和改造方面缺乏足夠的管理經費,導致在渠道維護時,僅僅只能對損壞嚴重的灌區建筑物以及重要的節制閘等進行修復或更換,而那些一般的、損壞不嚴重的灌區建筑物則得不到及時有效的修繕和維護,這種狀況在很大程度上會引發一些不安全的行水事故,給唐徠渠附近村民的安全用水帶來隱患,嚴重的甚至會威脅沿渠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五、唐徠渠灌區工程運行中的渠道養護措施
1.提高沿渠人民的節水、護水意識,合理配置水資源
首先,唐徠渠管理處人員應在渠道上設立政策宣傳牌,并組織專人就灌區水資源的合理配置及渠道養護工作向當地村民進行政策宣傳,以便使當地村民能夠意識到節約用水以及渠道養護對自身發展的重要性,促進其節水意識的提高;其次,為使渠道周圍的保護牌發揮應有的作用和價值,唐徠渠管理處可重新界定渠道保護范圍中的界樁和保護牌,對渠堤和道路進行重修和整改;再次,對村民侵占的渠道保護范圍內的區域進行回收,更好地確保渠道養護工作的正常開展;最后,針對渠道過村段離村莊近,村民日常生活垃圾入渠,渠道常年流水影響村民正常出行等狀況,可適當地對渠道過村段進行覆蓋,以便為渠道的安全運行提供有力保障。
2.加強日常養護,保證渠道安全輸水
在正式實施渠道養護之后,唐徠渠管理處可加強管理人員對渠道的養護工作,由以往的一日兩巡上升為每千米安排1人進行對渠道的日常巡查工作,并充分利用信息化平臺,根據全渠道行水情況以及田間管理監測數據,適時地了解和掌握渠道在行水期間的問題,并予以有效修復。與此同時,唐徠渠維修養護部門可對渠道的整個標段進行每月一次的考核,并在以往渠道養護工作的基礎上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日常管理考核辦法,以便使渠道養護工作能夠真正做到責任到人、考核到人,更好地保證水利工程設施的安全運行。
3.落實養護經費,做好對灌區建筑物的及時修繕和維護工作
在進行渠道養護工作過程中,首先,唐徠渠養護部門應認真落實每個標段劃撥的養護經費,并充分合理地進行使用,以便為渠道養護工作的正常運行提供保證;其次,在實施渠道管理工作之初,應有效改善渠道管理粗放的現狀,在實施灌溉之前,對渠道的防洪設施、渠系建筑物及設備等進行全面的檢查,并對受到損壞的建筑物和設備等給予及時有效的修繕,以便為工農業、城市等的正常供水提供有效保障,更好地保證干渠的安全輸水。
4.貫徹執行渠道養護專人承包制度
在灌溉渠道實施管理工作中,擁有強大的管理隊伍和專業的渠道管理人才是非常必要的,這就要求唐徠渠管理處在日常工作中,首先應善于發現人才,廣納賢才;其次應加強對管理人員養護工作知識和技能的培訓,不斷完善崗位培訓制度,建立獎懲機制,以充分發揮管理人員在渠道養護工作中的工作積極性,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培養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最后應嚴格貫徹執行渠道養護專人承包制度,在渠道養護工作中,以渠道為根據,采用公開招聘方式,通過公開競爭確定每個標段的責任承包人,并簽訂相應的標段承包任務書,認真落實合同中規定的管理人員的責任和權利,以便使渠道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得以有效解決。
六、結語
綜上所述,唐徠渠灌區主要擔負著農田的灌溉任務以及湖泊生態濕地的補水任務,對保障灌區的生態環境以及農業生產具有基礎性作用,全面了解和掌握唐徠渠灌區的管理現狀以及渠道安全運行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并及時做好渠道養護工作,對促進渠道工程的安全運行,提高農業灌溉效益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楊 志.寧夏北部引黃灌區高效節水灌溉發展思路與建議[J].中國水利,2012(19).
[2]劉 陽.唐徠渠灌區節水灌溉思路與對策[J].寧夏農林科技,2014(7).
[3]姚麗芝.作物調整對寧夏唐徠渠水量調度的影響及對策[J].寧夏農林科技,2013(10).
[4]何 娟.論渠道養護對工程設施安全運行的作用[J].四川水泥,2015(3).
[5]吳忠禮,王曉華,吳曉紅.寧夏引黃灌區經久不衰的歷史原因探析[J].寧夏社會科學,2013(6).
[6]王艷芳,張紅玲,石建勛.唐徠渠灌區用水管理系統可視化研究[J].農業科學研究,2007(4).
[7]蘇笑曦,張 鋒.寧夏唐徠渠灌區可持續發展的探討[J].水利經濟,2011(6).
[8]薛里圖.信息化技術在唐徠渠灌域節水灌溉中的應用[J].寧夏農林科技,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