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會發展邁上一個新臺階,意味著各項制度隨著時代而改變。高校人事管理制度作為高校基礎性工作,是完成整個學校高效運作的重要利器,為其他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保障。本文通過分析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存在的問題和產生此問題的原因,提出適應高校管理制度改革的建議。
關鍵詞:高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發展
1.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存在問題
(1)考核體系不健全,激勵機制不完善。健全的績效考核體系是激勵人才的重要機制,在留住人才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由于高校注重教學和科研質量,而忽視了績效考核制度的健全工作,人事管理缺乏科學性,不利于人才的培養和高校人才的引進。在對任職人員進行績效考核時,沒有一套成型的標準,過分注重感情分、印象分,打分時過于依賴職稱以及資質,而忽視當下人員對學校所作的貢獻,造成績效獎勵發放存在不公平現象,容易引起高校人才的流失,不利于整個學校的運作及發展。
(2)部門間結構繁雜,人事冗余現象多。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多年沿用政府部門管理方法,任人唯親的現象較普遍,造成部門間結構繁雜,非教學人員冗余。在長期計劃經濟體制下,許多教務人員家屬被安排到學校后勤崗位等非教學崗位上,其安排不僅給學校帶來較大負擔,還由于人員冗余造成工作安排不到位,其對工作出現懈怠的態度,造成閑雜人員較多,其無所事事,不利于高校各項管理制度的運行,減少高素質人才引進的機會,同時影響高校聲譽。
(3)管理缺乏創新,對職業規劃意識差。學校注重人員資質以及職稱人事管理制度對人才整體培養及其職業生涯的規劃造成不利影響。高校機構結構復雜,教職工數量之多,安排到每個人外出培訓的機會較少,再加上高校沿用以職稱為主要指標來衡量人員能力,則使許多未獲得職稱或者職稱較低人員失去培訓機會,降低其獲得提升的空間。
2.人事管理制度問題原因分析
(1)時代背景下的影響。由于高校受計劃經濟體制下大時代背景影響,其制度特別是人事制度方面受到計劃經濟體制的制約比較嚴重。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人事制度在調動方面受“任人唯親”的影響較大;任職方面遵循“鐵飯碗”的終身制度;不以能力以及績效劃分的平均分配制度;人事制度管理權限的影響也比較大。
(2)長期教育制度影響。高校內部所設置的部門在比例上存在失調現象,學校會根據一些專業或者學科比較熱門,能夠使學生在畢業后實現較高就業率,在人力物力上加大投入,隨意調動其他學科教研人員,造成學校在人事管理制度方面也偏重于這些專業,其他專業未能根據其實際需要而充分調配人員,造成人員比例失調。
3.高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對策
(1)建立健全考核體系和激勵機制。建立健全的考核體系和激勵機制是高校人事管理制度的關鍵,也是重要工作環節。只有把對教師隊伍等人員的考核與激勵手段有效結合,才能發揮教師隊伍等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與能力,為學校的發展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2)培養高素質人事管理人才。高素質人事管理隊伍對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開展具有重要意義,過去傳統的人事隊伍培養模式難以適應人事管理發展的需求,應該結合高校發展出現的問題,培養高素質人事管理人才隊伍。第一,人事管理人員必須要求專業化,不僅要求有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知識和法律理論功底,還要具備一定工作經驗。只有實行專業化,才能促進人事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第二,加強對人事管理人才的培訓,組織和鼓勵人事管理人員參加校間交流,學習優秀學校先進的管理模式,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3)創新高校人事管理工作。創新人事管理模式,改變高校傳統的人事管理理念,摒棄過去平均主義觀念、終身制觀念等,要引進現代化的管理理念。要完成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管理層需要提高認識,意識到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性與必要性。隨著計算機信息化的推進,把信息技術應用于高校人事管理工作勢在必行。
高校人事管理制度作為一項對其他事務的進展起重要作用的工作,對學校發展至關重要。分析人事管理制度存在問題,對其原因進行分析,并建立健全高校考核體系;培養高素質管理人才;創新管理工作,實現人事信息化管理;科學合理地設置崗位并招聘合適人才來對高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提出建議。
參考文獻:
[1]韓文秀.建設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的四個問題[J].中國高等教育,2014(20).
[2]范 翡.高校人事代理制度的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