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所謂學科分層走班教學,就是在對學生進行科學分析和學生自愿的基礎上,打破原“行政教學班”的界限,以不同的“層次學習班”為單位,在同一教學時間內組織實施相同教學內容但使用不同教學標準、不同教學方式、不同教學方法、不同教學策略的流動式教學。由于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程度、動機和能力差異,以及2017年新高考的要求,分層走班勢必是新的教學改革的必由之路。廣大教師要具備新理念、新策略、新要求來迎接這場改革。
關鍵詞:教學改革;分層走班;新要求
一、要將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推向更深和更廣
把同一本教科書的內容按照難易程度分為A、B、C三層,即把原來傳統的40分鐘一節課中針對優、中、差三層學生的備課內容展開在三個班級授課,每節課40分鐘,使每個學生都能學習到知識,從而達到課堂效率最優化。舉個例子,都是上英語課,A班只教學生不會的,節奏快,突出、強化并拓寬重點、難點,教學內容將比原來教學更有效。B班則會教得慢一點,明確細化知識點,注重鞏固強化基礎和重點,弱化難點,但必須鋪墊打開難點的知識要點,給B班滾動能上A班的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而C班注重掌握基礎知識,循序漸進,環環相扣,以舊代新,查找并彌補知識漏洞。給學生適合自己的平臺,因材施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每個學生都有成就感,都能學有所成。依照學生學科層次水平來實施教學內容和方式,給學生最合適的教學,正是分層走班的意義所在。
二、要進一步加強教師的責任心和管理能力
走班后,由于學生分布于不同的教室上課,行政班的班主任很難監控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任課教師在短暫的一節課里也很難熟悉學生,會出現“教師抓不住學生”的情況。所以分層走班教學對教師的管理能力和責任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備課、上課、作業布置與批改、課下輔導,都要更有針對性,更有耐心。因此,教師必須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認真負責地對待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在分層走班制教學模式的探索中闖出一條符合學生發展的新道路。
三、要一專多能,開辟新課堂, 為今后學生選班選師上課打下基礎
每一位教師不管教哪一個或幾個層次的學生,都要具有發展的眼光和頭腦,最終要拿下三個層次的階梯課堂,爭做學生和家長歡迎的人民教師。除了常規課以外,英語教師還要結合學生的興趣和需要開辟新課堂。比如,詞匯教學、語法精講精練、寫作、口語、聽力閱讀等專項課堂。學生可以在每周的選修課堂內根據自己的需要去強化自己的各項能力。這是對分層必修課堂的最有力的補充,也是另一種高效、高質量的學生喜愛并需要的課堂。上好選修課,終身學習,努力提升業務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學無止盡,教無止境。在未來,老師面臨的另一種課堂是學生慕名選課,教師的口碑來自學生。
四、要放下思想負擔,積極迎接新課堂和新學生
分層走班很容易給學生“我是尖子生”或“我是差生”的心理暗示,也會給任課教師類似的分層心理暗示;同樣的辛勤勞動,但教的C班學生不出好成績,教師經濟利益如何分配;A班的學生能力和水平越來越高,而C班遠遠達不到,兩極分化現象更加嚴重等,這些想法讓每個老師憂心忡忡。但筆者認為想方設法把每一層的學生教好,逐步提高才是重中之重。2017年新高考中英語一年考兩次,A班同學先考到自己滿意的分數;但我堅信C班學生努力逐步提高后,也一定會有自己理想的分數,并且這個分數很有可能是高于原來分班方式下得到的分數。學校也會通過測算轉化率、等量化方式來給辛勤付出的老師一個滿意、公平的答案。所以,每個教師不要糾結在自己是哪個層次的老師,而要在怎樣勝任每一層、怎樣發揮一個教師團隊的最大力量上下足功夫。放下傳統的教學理念,解放思想,樂觀積極地迎接新課堂和新學生。
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師關注每一個學生,更進一步強調和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而要達到新課程標準要求的以學生發展為本,就必須承認學生的差異,正視學生的差異,讓不同層次的學生享受到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王桂梅.高中英語分層教學實驗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8.
[2]吳 敏.高中英語分層教學實驗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