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些年來,我國環境污染問題不斷加劇,這不但極大程度地制約了經濟社會進一步發展,同時更對人們身體健康構成了嚴重的危害。在這樣的背景下,環境監測技術作為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手段而得到了飛速地發展,并且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有鑒于此,本文將基于筆者多年工作實踐經驗,首先對環境監測技術含義及其意義展開概述,隨后對其現階段應用現狀進行分析,最后在此基礎上探究其發展趨勢,以供廣大同行參考。
關鍵詞:環境監測技術;意義;應用分析;發展趨勢;探究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17.252
0 引言
經濟社會地高速增長極大程度地提升了我們物質文明,但不容否認的是這也導致了日益嚴峻的環境污染問題產生!在此情況下,加強環境保護不但逐漸成為了全社會的共識,同時更上升至國家戰略層次。環境監測技術作為環境保護工作開展的前提與基礎,其應用情況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此項工作成效。對此,下文將充分結合筆者工作實踐,重點圍繞于環境監測技術應用及其發展趨勢談一談自己的認識,以期為提升我國環境保護工作成效貢獻綿薄之力。
1 環境監測技術含義及其意義概述
環境監測技術主要指以監測區域大氣、土壤以及水資源等作為對象,對它們污染物濃度、組成成分開展調查所使用的一些列技術。通過運用它們不但可以使得人們能夠準確掌握監測區域各項環境污染數據,同時更重要的是能夠讓人們借助于對其進行分析并找出具體原因,從而制定出針對性解決和預防措施,如此一來為實現良好的環境保護工作成效奠定堅實基礎。
2 我國環境監測技術應用分析
通過對相關文獻研究以及結合筆者實踐來看,目前我國環境監測技術應用中主要有物理化學、3S以及生物等三方面技術:
2.1 環境監測中物理化學技術地應用
結合實踐來看,物理化學技術在環境監測中應用較為廣泛,其中差分光學吸收光譜技術與無二次污染的動態模壓法這二者應用最廣。差分光學吸收光譜技術(DOAS)通常被用在對大氣氣體濃度與成分等檢測上,其原理在于通過利用氣體對紫外/可見光的特性吸收光譜定性定量進而分析出其濃度與組分。該技術具有精度高、檢測氣體種類多、性價比高以及分辨率大等眾多優點;無二次污染的動態模壓法通常被用在水質微表層檢測上,其主要具有檢測效率高、靈敏度強、不用預處理水樣以及范圍廣等眾多優點。
2.2 環境監測中生物技術的應用
目前,我國環境監測技術中使用較為廣泛的技術為生物技術。生物技術是一項以多種學科為基礎、以DNA重組技術為標準、集環境工程、計算機以及現代化學等多門學科于一體的現代化生物技術,對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由于生物大分子具有預警性、特異性等特點,所以在環境監測過程中,可以對生態問題如分組適應性等內容進行闡述,來將生物以及環境制約機制揭示出來。在生物技術中,PCR技術作為一項與DNA天然復制類似,能夠獲取生物某種特異性的技術,能夠有效檢測水質以及土壤中的微生物、環境中的指示菌與致病菌,并通過對檢測結果的分析來實現監測某一區域環境質量的目的。
2.3 環境監測中3S技術地應用
3S技術主要指把目前環境監測中常用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遙感技術以及地理信息系統三者予以充分融合而形成的一項綜合性技術。根據筆者對3S技術研究可知,該技術目前被廣泛地應用在濕地與水資源監測上,其中在前者應用中主要是借助于所構建信息平臺對濕地開展動態實時監測,具有諸如信息獲取速度快、更新及時以及監測范圍大等眾多優點;3S技術在水資源監測中,主要應用在對水體質量、生態耗水、泥沙污染以及水域分布等實時監測。此外,隨著科學技術日益進步,3S技術逐漸被應用到草地與森林生態系統環境監測中去,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3 我國環境監測技術發展趨勢探究
3.1 構建系統的環境監測系統
近年來,我國環境污染事件呈現愈演愈烈的趨勢,對人們的正常生活、工作以及社會的發展均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因此,非常有必要建立起系統的環境監測系統,對環境中的有害物質的特性、類別進行準確、及時的監測,以將危害降到最低。系統的環境監測系統應當包含國家、省、市、縣四級監測管理網絡,地下水、地表水、環境空氣、生物、土壤、近岸海域、固體廢物、噪聲、生態、污染源等各類環境監測網絡,在線監控網絡、信息傳輸、數據報告等信息監測網絡系統,突發性污染事故應急監測系統,環境質量評價系統等方面的內容。
3.2 環境監測技術體制以及評價體系日漸完善
就現階段而言,我國環境監測技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并且環境監測、報告評估等體制也有了顯著的改善,環境質量評價體制以及技術評價體制也逐步系統化,環境監測技術體系正朝著全方位、多方位發展。這均給我國環境監測技術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人們也逐步將關注重點從研究監測技術的硬件設備逐步轉移到軟件方面的研發與投入上。
3.3 環境監測設備現代化發展
我國環境監測技術所使用設備受諸多因素所影響,總體而言仍舊較為落后,如此一來勢必會導致環境監測效果大打折扣,因而這就要求我們應當加強對環境監測設備現代化研究。為此,結合筆者實踐來看應重點加強對11類空氣與水質便攜式監測、在線連續自動監測儀器以及機動車排氣激光光譜連續自動分析等設備研究力度,從而在推動其實現現代化發展的情況下最大程度地保障環境監測效果。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環境監測是一項復雜、系統、長期的工程,是實現我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保障。在實際工程當中,應對環境監測工作進行改進與完善,一實現對多樣性環境的監測,從而讓其能夠更好的應對當前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更好的保障人民的健康生活。
參考文獻:
[1]余茵.我國環境監測技術發展趨勢的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16).
[2]阿加爾古麗·賽依提.環境監測技術應用現狀及發展趨勢探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06).
[3]樵地英. 我國環境監測技術的現狀與發展趨勢的探討[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3(02):39-40.
作者簡介:倪富寶(1987-),男,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環境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