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該項目以麥肯錫針斷為基礎,辨析出和作業(yè)計劃流程相關兩個降成本關鍵指標,提升中間包包齡和結晶器的平均壽命。通過問題樹的分析,辨識出影響的因素,實施過程中根據(jù)影響因素創(chuàng)新計劃編制以及排產思路,有效的提升中間包包齡和結晶器壽命,降低煉鋼運行成本。
關鍵詞:計劃;澆次;結晶器;中間包;包齡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17.186
1 背景
當前的經濟形勢低迷,實體經濟未見向好,國內鋼鐵行業(yè)市場依舊低迷,大部分的鋼廠處于虧損經營的境地。企業(yè)的運作已經從賺取更大的利潤時期轉為如何止虧減損的階段,“低成本、限負荷”成為新時期下鋼鐵運營的主旋律。
本文從優(yōu)化煉鋼計劃編制、組織方面入手,以點帶面探索計劃管理降低運行成本的途徑。
2 問題分析及KPI設定
2.1 問題分析
以120區(qū)域計劃編制為例,在工藝條件具備的條件下,因計劃組織影響到成本降低的因素,通過問題樹分析,主要集中于兩個方面:
2.1.1 中間包齡較短,耐材費用消耗較高。
(1)計劃排產受訂單限制,編制澆次計劃無法編制較長澆次計劃。 (2)生產事故影響,斷澆影響到正常澆次計劃執(zhí)行,包齡降低。
2.1.2 結晶器壽命較低,銅板消耗較高:
(1)計劃排產及執(zhí)行無法考慮結晶器銅板磨損規(guī)律,寬窄斷面混合生產,導致銅板磨損嚴重,被迫提前下線整備。(2)結晶器本身使用壽命限制,主要是銅板的質量影響。
2.2 KPI設定
根據(jù)問題分析,設定中間包齡以及ASP結晶器壽命為優(yōu)化指標。
2.2.1 中間包齡
2013年月度最低平均包齡11爐,最高14.8爐,取全年平均包齡13爐作為參考指標,平均提高2爐為目標值,即項目目標平均包齡15爐。
2.2.2 ASP鑄機結晶器平均壽命
2013年ASP雙機共更換結晶器41臺,總過鋼量1439309噸,平均過鋼量35105噸,平均使用壽命250爐,將平均壽命設為參考值,目標值平均壽命提高40爐以上,即目標值定為290爐。
3 項目實施及采取的措施
(1)通過管理手段,提高訂單儲備量,使制定長澆次計劃成為可能,為進一步提高平均中間包齡打下基礎。聯(lián)合銷售管理部、績效管理部實施對產線訂單儲備考核激勵,對訂單儲備不足兩天產線實行按天考核,將訂單保障是鋼軋系統(tǒng)優(yōu)化的前提這一觀點貫徹到產線每一名職工,為生產降成本提供支持。(2)實施柔性計劃編制策略,重點解決了小批量訂單、小澆次及多品種對澆次計劃的影響。重點在兩個方面開展了工作:一是實行窄成分控制,實施小批量訂單計劃編制策略,對于無法滿足組爐要求的訂單,根據(jù)同系列(低碳、中碳、低合金、高強等)的成分區(qū)間差異,尋求成分交集組織,采取多鋼種、小批量湊爐的計劃編制方式,實行窄成分控制,柔性制造,滿足合爐的要求,有效的解決小批量訂單的交付要求;二是優(yōu)化實施創(chuàng)新混澆規(guī)則,根據(jù)普碳鋼標準成分范圍較寬的要求,及2500、3500產線軋制小規(guī)格訂單的要求,拓寬混澆外延,使組澆更加順暢,采取多鋼種連澆的方式編制長澆次計劃。(3)計劃動態(tài)平衡控制,綜合考慮鐵水平衡,編制切實可行的鑄機澆次計劃。從生產部內部管理流程理順的角度出發(fā),計劃和調度有機結合,全力提高計劃兌現(xiàn)率。一是信息資源共享,重點是鐵水資源、檢修信息等,確保計劃按鐵水總量制定出可執(zhí)行的鑄機計劃。二是計劃總體控制各區(qū)域的資源總量分配,根據(jù)各產線生產特點,實施計劃管理與動態(tài)調整相結合,具體執(zhí)行過程中建立起“基于中間庫存周轉控制下的區(qū)域性資源互補調控計劃”管理模式。計劃管理重點宏觀把握產線間資源調配,以確保鐵鋼系統(tǒng)的運行穩(wěn)定為目標進行計劃組織。三是調度系統(tǒng)根據(jù)計劃合理調整鐵水資源流向,確保澆次計劃執(zhí)行力。對各區(qū)域的鑄機生產,提前確認鐵水存量及儲備,確保開澆后不因鐵水的供應出現(xiàn)斷澆。(4)煉鋼方面,對中間包砌筑質量按要求進行把關,同時嚴格按照烘烤曲線要求進行烘烤,提高中間包使用質量,減少因中包質量問題而出現(xiàn)斷澆的頻次。(5)形成每周交付例會制度,綜合平衡訂單的交付順序,根據(jù)訂單交付優(yōu)先級,綜合考慮現(xiàn)場設備的運行情況,編制澆次計劃,從保證煉鋼設備按規(guī)律運行的角度出發(fā),按照從寬到窄的順序組織ASP鑄機生產,提高結晶器的使用壽命。(6)煉鋼根據(jù)結晶器銅板使用情況,將結晶器銅板使用壽命后期的結晶器作為專用結晶器,用來專門生產小斷面的澆次。重點從兩個方面開展工作:一是煉鋼確定專用結晶器,并制定專用結晶器的應用規(guī)范進行固化,避免較大質量事故;二是加強訂單信息溝通,生產期間生產部和煉鋼提前溝通計劃安排情況,集中生產小斷面計劃時,提前通知煉鋼更換專用結晶器,延長結晶器使用壽命。
4 效果及效益分析
從實施效果來看,項目初期設定的KPI指標均有效完成并超過目標值,通過發(fā)揮作業(yè)計劃一體化管理的優(yōu)勢,有效的降低了煉鋼生產成本。
4.1 平均包齡提升
從月度平均包齡來看,4月份實施項目以來,平均包齡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其中最低平均包齡15.48爐,最高平均包齡達到16.78爐,平均月度包齡16.06爐,超過15爐目標設定值。中間包齡提高產生效益計算:(平均包齡13爐噸鋼費用-平均包齡16.08爐噸鋼費用)*月度產量=(8.25-6.67)元/噸鋼*月度產量。項目實施以來,4-11月份,因中包包齡提升,120區(qū)域累計降低成本269.7萬元。
4.2 ASP結晶器平均壽命提升
從月度結晶器平均壽命來看,4月份實施項目以來,ASP鑄機共更換結晶器18臺,其中最低壽命30爐,2、3#機分別有一臺結晶器,最高壽命396爐,月度結晶器平均壽命296爐,超過290爐目標設定值。如果不考慮因銅板原因,剔除兩臺30爐的結晶器統(tǒng)計,則平均壽命達到329爐。
本項目實施以來,累計降成本304萬元,累計噸鋼降成本1.36元。
5 項目拓展及提升
本文以點帶面,從小處入手,通過對120區(qū)域煉鋼計劃的優(yōu)化,結合產線工藝條件,對計劃所能影響到的降低成本的要素進行辨析,從計劃編制及生產組織方面入手,為煉鋼工序降低成本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