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無城市污水管網覆蓋和遠離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居住小區,如何實現生活污水處理穩定達到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一級排放標準、同時實現無人職守全自動程控運行呢?本文通過我公司的具體工程案例,為解決遠離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居住小區的生活污水處理模式提供了有意義的探索。
關鍵詞:無城市污水管網;居住小區;生活污水;穩定達到一級排放標準;實例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17.208
1 引言
隨著住宅小區的快速發展,城市市政管網的發展無法覆蓋所有的居住小區,同時有的小區遠離城市,污水長期不能排入城市污水處理廠,按現行環境保護政策規定,這類小區的生活污水必須處理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一級標準,方可以排入天然水體或者自然河流。如何在這類居住小區實現生活污水處理穩定達到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一級排放要求,同時實現無人職守全自動程控運行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呢?重慶市大秦環保治理工程有限公司在重慶市渝北區陽光雅居安置房小區日處理能力為2700m3/d的生活污水處理系統中得以實現。
2 小區生活污水的處理
2.1 生活污水的水質水量期處理程度
(1)水質水水量。本項目廢水為一般生活污水及商業門面中餐飲廢水,餐飲廢水經過隔油處理后與一般生活污水匯流后為綜合生活污水,其特點為:有機物含量低,可生化性強,屬于低濃度有機廢水。根據本項目已經批準的環境環評報告書,其廢水的水質水量指標如下:1)水量:生活污水量2620 m3/d;餐飲廢水80 m3/d(按商業有及幼兒園廢水量計,污染物按商業門面有部分餐飲功能核算)。合計水量2700 m3/d。2)水質。生活污水為COD:450 mg/l、BOD5:200 mg/l、SS:250 mg/l、NH3-N:35。餐飲廢水為COD:550 mg/l、BOD5:150 mg/l、SS:350 mg/l、動植物油:50。(2)污水排放標準及總量控制。由于本項目周圍無城市污水管網,不在城市污水處理廠服務范圍內,因此本項目污水尚不能排入城市污水處理廠,故廢水排放執行《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一級排放標準,其標準值及總量控制指標如下:COD≤100 mg/l、BOD5≤30 mg/l、SS≤70 mg/l、NH3-N≤15 mg/l、動植物油≤10 mg/l。
2.2 處理工藝的選定
本主工藝根據《生物接觸氧化法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2009-2011)中圖4工藝即:“調節+水解酸化+接觸氧化+沉淀” 處理工藝,經過適當改進并采用PLC微電腦控制達到無人職守全自動程控目的。
2.3 處理工藝流程及控制原理
(1)處理工藝流程。生活污水及隔油后的餐飲廢水→格柵沉砂池→調節池→一級厭氧酸化池→二級厭氧酸化池→接觸氧化→沉淀池→過濾池→出水采樣井(達標外排)。(2)無人職守全自動程控PLC微電腦控制系統原理圖(見圖1)。(3)系統工藝流程原理。生活污水與經隔油處理后的餐飲廢水匯流后自流進入格柵沉砂池,格柵沉砂池去除較大漂浮物及沉渣后流入調節池進行水量調節,隨后分別自流進入一、二級厭氧酸化將有機物大分子變成小分子后自流進入接觸氧化池,接觸氧化池內滿布著半軟性填料,其上附著的好氧菌在充氧條件下將污水中的有機物進行充分的氧化分解,使污水得以凈化,然后自流進入平流沉淀池進行泥水分離后自流進入過濾池,過濾去除未沉淀分離掉的小分子懸浮物后,流經過出水采樣井達標外排。 (4)自動控制系統原理。1)充氧:①當接觸氧化池里的溶解氧濃度≤1.5mg/L時,通過接觸氧化池內的DO傳感儀傳遞信號至PLC控制屏,PLC控制屏通過動力控制屏開啟羅茨風機,向接觸氧化池充氧;當溶解氧濃度≥2mg/L時關閉羅茨風機停止充氧。②取樣井中COD濃度≥90mg/L時,取樣井內的COD傳感儀傳遞信號至PLC控制屏,PLC控制屏通過動力控制屏開啟羅茨風機,向接觸氧化池充氧;當COD濃度≤80mg/L時關閉羅茨風機停止充氧。2)污泥回流:當接觸氧化池里的污泥濃度≤2000mg/L時,通過接觸氧化池內的污泥濃度傳感儀1傳遞信號至PLC控制屏,PLC控制屏通過動力控制屏開啟沉淀池潛污泵1,向接觸氧化池回流污泥;當污泥濃度≥3000mg/L停泵。3)剩余污泥:當沉淀池底部污泥濃度≥10000mg/L時,通過接沉淀池內的污泥濃度傳感儀2傳遞信號至PLC控制屏,PLC控制屏通過動力控制屏開啟沉淀池潛污泵2,污泥外排至調節池存儲,調節池存儲污泥由環衛吸糞車定期外運至污泥填埋場;當沉淀池底部污泥濃度≤5000mg/L時,停泵。4)設備井集水坑排水:設備間集水坑排水由液位控制,當水位分別達到設計水位的啟停泵水位時,通過液位儀傳遞信號至PLC控制屏,通過PLC傳遞信號至動力控制屏,控制集水坑潛水泵的啟停。
3 本工程的特點
本工程在實施工程中,生活污水處理系統采用全地埋式,池頂為小區道路,并結合道路坡度池頂采用階梯式,污水處理全流程均為自流進入,具有占地面積少、投資省,節能環保、自動化程度高,管理成本低的特點,具有借鑒價值。
4 結論
本文為解決遠離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居住小區的生活污水處理模式提供了有意義的探索,具有典型意義和借鑒價值。
參考文獻:
[1]張自杰等.排水工程.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0.
[2]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2006).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14.
[3]生物接觸氧化法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2009-2011).北京:中國環保部,2011.
作者簡介:顏春蘭(1969-),女, 碩士研究生,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建筑給排水及污水治理的設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