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加工滾刀開刃磨床四軸聯動裝置,包括床身(1)、電機(2)、分度頭箱體(3)、水平線軌(4)、連接板(5)、豎直線軌(6)、升降立柱(7)、磨頭、旋轉板(8)、尾架底板(9)和尾架(10)。加工滾刀開刃磨床上下運動剎車裝置,包括升降支撐臺、電機、滑板、絲桿,所述升降支撐臺的側面設置有豎直方向的線軌和豎直方向的絲桿等。
關鍵詞:加工滾刀的四軸聯動裝置;剎車裝置;技術方案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17.223
0 引言
現有的滾刀加工裝置,加工精度和效率低下,需要一種新的滾刀加工裝置以解決上述問題。故提供一種加工滾刀的四軸聯動裝置開刃磨床四軸聯動及上下運動剎車裝置的設計。
1 開刃磨床四軸聯動裝置技術方案
四軸聯動裝置,包括床身、電機、分度頭箱體、水平線軌、連接板、豎直線軌、升降立柱、磨頭、旋轉板、尾架和尾架底板,所述電機連接所述分度頭箱體,所述電機、分度頭箱體、線軌和尾架底板均設置在所述床身的頂面上;所述連接板設置在所述水平線軌上且沿所述水平線軌運動,所述豎直線軌設置在所述連接板上;所述升降立柱設置在所述豎直線軌上且沿所述豎直線軌運動;所述旋轉板設置在所述升降立柱上,所述旋轉板上設置有弧形導軌;所述磨頭設置在所述旋轉板上且沿所述旋轉板的弧形導軌運動;所述尾架底板上設置有水平導軌,所述尾架設置在所述尾架底板上且沿所述尾架底板的水平直導軌運動;所述分度頭箱體上設置有第一頂尖,所述尾架上設置有第二頂尖,所述第一頂尖與所述第二頂尖二者的中心線始終一致;所述水平線軌、所述尾架底板、所述第一頂尖和所述第二頂尖相互平行,所述豎直線軌垂直于所述水平線軌。如圖1 所示。
本四軸聯動裝置,包括床身1、電機2、分度頭箱體3、水平線軌4、連接板5、豎直線軌6、升降立柱7、磨頭、旋轉板8、尾架底板9 和尾架10,電機2 連接所述分度頭箱體3。電機2 帶動分度頭箱體3 做旋轉運動。電機2、分度頭箱體3、水平線軌4 和尾架底板9 均設置在床身1 的頂面上。連接板5 設置在水平線軌4 上且沿水平線軌4 運動。水平線軌4 帶動連接板5 做水平運動。豎直線軌6 設置在連接板5 上,升降立柱7 設置在豎直線軌6 上且沿豎直線軌6 運動。豎直線軌6 帶動升降立柱7 做上下運動。旋轉板8 設置在升降立柱7 上,旋轉板8 上設置有弧形導軌,磨頭設置在旋轉板8 上且沿旋轉板8 的弧形導軌運動。磨頭沿弧形導軌相對水平線軌4 做前后運動。尾架底板9 上設置有水平直導軌,尾架10 設置在尾架底板9 上且沿尾架底板9 的水平直導軌運動。分度頭箱體3 上設置有第一頂尖31,尾架10 上設置有第二頂尖11,第一頂尖31 與第二頂尖11 二者的中心線始終一致。尾架10 的第二頂尖11 用于與分度頭箱體3 的第一頂尖31 配合,用于固定滾刀。尾架10 可以在尾架底板9 運動,調整第一頂尖31 和第二頂尖11 之間的距離,用于夾持不同型號的滾刀。水平線軌4、尾架底板9、第一頂尖31 和第二頂尖11 相互平行,豎直線軌6 垂直于水平線軌4。其中旋轉板為15 度旋轉板。
2 開刃磨床上下運動剎車裝置技術方案
開刃磨床上下運動剎車裝置,包括升降支撐臺、電機、滑板、絲桿,所述升降支撐臺的側面設置有豎直方向的線軌和豎直方向的絲桿,所述滑板設置在所述線軌和所述絲桿上且相對所述線軌和所述絲桿滑動,所述電機帶有剎車置,所述電機設置在所述升降支撐臺的頂部,所述電機連接所述絲桿。
開刃磨床上下運動剎車裝置,包括升降支撐臺1、電機2、滑板3、線軌4、絲桿5,升降支撐臺1 的側面設置有豎直方向的線軌4 和豎直方向的絲桿5,絲桿5 與線軌4 平行。滑板3 設置在線軌4 和絲桿5 上且相對線軌4 和絲桿5 滑動,通過絲杠4 控制滑板3 的上下運動。其中,所述電機2 帶有剎車裝置,所述電機2 設置在所述升降支撐臺1 的頂部,電機2 連接絲桿5 并通過控制絲杠5 的轉動控制滑板3 的上下運動。還包括磨頭支架6,磨頭支架6 設置在滑板3 上。還可以包括刻度盤7,刻度盤7 設置在磨頭支架6 和滑板3 之間。其中刻度盤7 可以為兩個,可以更好控制精度。升降支撐臺1 設置有底座11,更加穩定。
3 結束語
與其他設備相比開刃磨床四軸聯動裝置能夠實現四軸聯動,使滾刀加工實現自動化并能夠有效提高滾刀的加工精度和生產效率。上下運動剎車裝置采用帶剎車裝置的電機來控制承重滑板的上下運動,可以有效降低承重滑板向下滑動的慣性間隙,有效提高控制精度,而且噪聲小,無振動。
參考文獻:
[1]聞邦椿.機械設計手冊(第5版)第1卷[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01).
作者簡介:郭茂勇(1981-),男,江蘇高郵人,大專,機械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