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職高專院校的主要目的是培養技術型人才,因此必須明確社會需要的技術型人才應該具備怎樣的能力和素養。《數控加工工藝與編程》是數控加工工藝與編程人才必須掌握的課程,因此對于這門課程的教學改革始終是重點研究的對象。本文在分析數控加工工藝與編程人才所需能力和素質的基礎上,從教學方法、內容等方面深入探討改革的可行方向。
關鍵詞:高職高專;數控加工工藝與流程;教學改革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17.236
0 引言
科技信息時代,數控技術機械制造領域的運用的普遍性逐漸提升,這意味著社會需要大量數控專業人才,這也對高職高專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養適應時代發展需求的高級技術人才。《數控加工工藝與編程》作為一門技術課,是數控人才必須牢牢掌握的課程內容。因此,探究這門課程如何發揮其應有價值顯得尤為重要。
1 數控人才的競爭優勢
現代社會,就業壓力越來越大,本科生、研究生也面臨“畢業即失業”的處境,那么對于高職高專院校的學生而言,就業壓力明顯更大,但也能通過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明確市場人才需求,扭轉局面。這就需要高職高專的學生根據自身的專業培養方向,分析市場的需求,有針對性地提升能力和素養,努力做到畢業即可上手工作,增強自身的競爭優勢。
根據目前我國發展現狀以及前景,市場將傾向于需要大量高級技術人才,數控專業人才的就業市場相對來說比較樂觀,所以高職高專院校一定要結合市場需求確定學生培養方向。市場需要的數控專業人才首先一定要有良好的數學基礎,眾所周知,數控加工工藝與編程需要極高的精確度,所以數學是數控人才必備的基本能力;其次,數控專業人才需要掌握一定的產品制造基礎,并能夠操作、維護數控機床等設備,這一點是數控人才必備的剛性素養,也是高職高專在課程設計方面必須充分考慮的。最后,信息時代,軟件的使用對于各個行業都必不可少,數控行業當然也不例外,數控人才至少需要會使用一種三維 CAD/CAM 軟件進行三維造型和自動編程,這是數控人才所必須具備的硬性標準。高職高專數控方向的學生如果在校期間能夠將所需能力和素養全部鍛煉到位,便能逐漸形成自身的競爭優勢。
2 教學方法改革
2.1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數控加工工藝與編程》是一門理論與實踐同等重要,又相互聯系緊密的課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嘗試打破理論與實踐的界限,將理論與實踐課程融合起來。例如:在初步了解數控機床的基本知識時,就可以與操作、維修數控機床結合起來。教學場所也可以由課堂換到實驗機房里,讓同學們在抽象與具體的思維轉化間,不僅加深對所學理論知識的認識與理解,而且能夠充分鍛煉學生們的動手能力,讓同學們對于所學的每一點知識都能夠做到從表及里充分掌握。
2.2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學習最好的老師是興趣,尤其對于一門實踐性要求很高的課程而言,如果不能真正激發學生深入認識、了解這門課程的興趣,只是一味地“填鴨式”的將理論與實踐中所需主要的方方面面事無巨細的講授給學生,那么不僅會降低學生們的興趣,而且對于學生的理論聯系實際能力的鍛煉造成一定的阻礙,畢竟,這一過程需要學生自主、自愿思考、探索。因此,老師在教學的過程匯總,可以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在一些重要的工作任務中,可以嘗試以小組的形式讓其獨立完成。從項目調研、規劃到最終的實施、總結匯報,都采取以學生為主、老師為輔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實現自我的過程中培養專業興趣。
2.3 重視軟件的使用
對于數控方向的學生而言,會使用編程軟件是必須的剛性需求,各高職高專院校應該都會設立專門的軟件學習課程。但是對于《數控加工工藝與編程》這門課程,也需要重視軟件的使用,因為它有助于幫助同學們實現從軟件操作到軟件運用這一轉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于一些編程知識不應該僅僅停留在理論的講解上,而應該讓同學們上機操作,最好人手一臺電腦。教師可以將重要的編程知識點設置為一項項可操作的小任務,讓同學們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重新熟悉軟件的使用方法,同時能逐漸培養軟件運用能力。
2.4 建立開放學習實踐平臺
高職高專院校應該為這門課安排4課時的“走出校門、走進企業”的教學內容,讓同學們切身了解數控技術的發展,同時可以通過資深的數控操作人員的現場講解,讓同學們更進一步了解數控技術在企業中的運用。此外,可以通過與企業協商,讓每一位同學都有切實動手的機會。但一定要注意,為防止學生們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因不熟悉具體操作,容易損壞數控機床,學校可以購買VNUC 數控加工仿真軟件,在實驗室里學習數控機床操作流程,并進行考核。考核通過后,才能操作真正的數控機床。
2.5 加大考核力度
現在許多課程都存在學生為了通過考核,臨時突擊,死記硬背一些不知所以然的知識點,考試結束后,忘得一干二凈。為杜絕這種現象的出現,《數控加工工藝與編程》的考核內容要盡量避免將知識點原封不動的搬到試卷上面,而是應該將其與具體案例相結合,讓同學們只有在真正掌握的基礎上才能拿到分。同時,在考核方面,也可以采用多種方式配合考核,除了常規的試卷,也可以讓同學們自行設計一個工作項目,也可以結合同學們課堂上回答問題的數量和質量……總之,這門課程是數控人才所必須掌握的專業課程,一定要加大考核力度,確保同學們切實掌握了這門課程的內容。
2.6 充分利用互聯網
信息科技時代,教學方法也不再是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了,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提前將預習材料發到網上,讓同學們自行下載預習。也可以通過互聯網上傳課件、批改作業,答疑解惑,時刻與同學們保持互動。另外,可以通過互聯網成立學習小組,每天就課堂內容進行總結討論,不僅能夠增進同學們之間的友誼,而且可以幫助同學共同進步。最后,互聯網機聲音、畫、圖像等于一體,因此,教師可以上傳一些生動的背景資料作為補充,讓同學們更加充分地了解這門課程內容。
3 教學內容改革
《數控加工工藝與編程》教學內容的設定主要取決于應該培養數控人才哪些方面的素養和能力。不論是數學基礎,還是機械制造、操作、維修的基礎知識,又或是相關軟件的學習和使用,數控方向的培養方向上應該都會設置專門的課程,但是這些都是獨立的個體,缺乏普遍的聯系,而作為一名優秀的數控專業人才,必須具體綜合運用能力,因此切實需要這樣一門課程,能夠將各個獨立的個體串聯起來,使學生們的各個知識點融會貫通。當然,這也需要這門課程在確定教學內容的過程中,與其他課程密切配合,盡可能避免各課程之間出現太多不必要的重復內容,一定程度上浪費教學時間。同時,這門課程在教學內容上除了滿足融匯各個獨立的知識點,還要注意確立一條主線,通過這條主線將各個知識點串聯起來,而這條主線正是企業實際操作過程中所必須具備的邏輯思維。在此鍛煉的基礎上,同學們在今后走上工作崗位之后,便能快速投入工作中。
4 總結
《數控加工工藝與編程》這門課程對于數控專業人才來說,是一門必修課。它不僅將各個獨立的內容有機地串聯起來,而且還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同學們在認真學習之后,有絕對的能力考取各類數控機床的中、高級技能證書和技師證書,這是對自身實際工作能力的最直接的肯定。因為高職高專院校一定要重視這門課程,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要結合時代的變化,從教學方法和內容上不斷創新改革,提升教學水平,培養學生們的興趣,通過與同學們的互動,了解其在具體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時給予解答。同時,一定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逐漸學會獨立思考,在思考中獨立完成操作。
參考文獻:
[1]陳英.高職數控專業核心課程項目化教學改革探索[J].成都工業學院學報,2013(02):82-84,87.
[2]王偉偉.雙證融通課程《數控加工工藝與編程》教學改革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3(13):243.
[3]荊凱.基于高職類數控加工工藝與編程課程教學改革的淺析[J].今日湖北(下旬刊),2015(10):97-98.
作者簡介:謝艷艷(1982-),女,河北河間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機電一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