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地鐵的施工過程中,不論在設計和施工中都相當的復雜且多變,影響地鐵施工的各個因素之間相互緊密聯系,形成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局勢,再加上近年來我國地鐵施工安全事故頻頻出現,必須加強對地鐵施工的風險管理,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關鍵詞:地鐵施工;風險管理;措施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17.085
1 地鐵施工風險管理概述
地鐵施工的風險是指在施工和運營的過程中,如果某項活動的存在導致承擔風險的系統發生直接或者間接的安全事故,那么這項活動就存在風險,這項活動導致的后果就稱之為風險事故。地鐵施工的風險管理包括風險辨識、風險分析、風險應對和風險監控這四個方面,這四個組成部分緊密聯系,共同組成現代地鐵工程施工的風險管理體系。風險分析是決策分析的基礎和前提,風險應對是風險辨識和風險應對的行為結果,風險監控是后續的風險保障。地鐵工程施工的風險管理是為了促進現代城市軌道交通風險管理的系統化和規范化,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起到規避風險的效果,避免在施工和運營的過程中出現安全事故。地鐵工程施工風險管理的的內容相當復雜,在工程的施工過程中,風險并不會因為人們自身的意志而轉移,風險是無處不在的,并且是隨時就可能發生的,地鐵工程施工風險的復雜性和隨時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地鐵工程施工的困難,在施工過程中對于可能會出現的風險預兆,必須給予充分的重視,一旦發現有風險的征兆,必須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地鐵工程的風險分析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在地鐵施工的設計、施工以及運營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風險分析方法體系,所以說在地鐵工程的施工前期、施工中和施工后選擇合適的風險評估方法和防范措施,盡可能將地鐵工程施工的風險降到最低。
2 地鐵工程施工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
2.1 缺乏有效的風險管理體系
地鐵工程施工建設是一項風險非常高的建設工程,目前我國并沒有一整套統一的安全風險管理體系,缺乏強制執行的規范性措施。很多城市在地鐵的施工建設中實施城市自身的管理體系,一旦出現安全事故就相互推卸責任,在地鐵工程的建設和施工中不能做到盡職盡責。職責和義務的規范不明確給風險管理造成很大的漏洞。
2.2 市場惡性競爭激烈
在現代建筑行業,一些企業為了擠進市場,不惜使用各種手段,采用低價中標的方式取得合同,但是,在地鐵的施工過程中,為了縮短工程預期和成本不惜偷工減料,嚴重影響了地鐵工程的施工質量。造成現代人們所說的“豆腐渣”工程。更甚著一些承包商投機取巧,利用合同的一些不明條款為己謀私,降低地鐵工程施工的安全系數,市場中的這些惡性競爭造成地鐵施工的潛在風險加劇,極易出現安全事故。
2.3 設計施工不到位
地鐵工程的施工任務重、工程緊,施工設計和施工現場變化情況頗多,在施工的過程中如果出現沒有在設計中的問題,地鐵工程的設計勢必就要進行更改;如果在設計過程中對地鐵施工的周邊環境風險預估不到位的話,在后期的施工過程中再變更的困難就相當大;在現在的地鐵工程施工過程中,地鐵工程設計和地鐵施工時同時進行的,有的設計慢,但是地鐵施工快,一些工作人員為了完成設計施工就草率完成,對周邊環境和突發狀況沒有進行詳細的考慮,那么在地鐵的施工過程中就極易出現安全事故。在我國廣州和廣西等地區,喀斯特地貌遍布,地質條件相當復雜,在地鐵的設計中如果不考慮到這些地質因素和圍構設計的話,在施工中就會出現不可挽回的損失。
3 地鐵工程施工的風險管理控制
3.1 加強風險管理人員培訓
根據已經發生的風險事故原因顯示,地鐵工程的設計和施工人員的麻痹大意以及設計人員的失誤是導致地鐵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設計人員的設計失誤或者說是在施工過程中擅自改變設計方案,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馬虎大意,監理工作人員沒有嚴格按照標準進行建立,這些都可能會導致地鐵工程施工中的安全事故。因此,為了規避風險,必須加強對風險管理人員的培訓,提高他們應對風險的能力。可以通過開展培訓班,開展知識競賽或者知識講座的方式,聘用具有較高技能且有豐富經驗的技術人員對風險管理人員進行培訓,邀請相關專家講授最先進的理論研究成果,提高風險管理人員的思想素質,在地鐵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不斷提高風險管理人員的思想認識和技能素質,營造嚴謹的工作氛圍。爭取將地鐵施工的風險降到最低。
3.2 加強施工前的風險管理
為了規避風險并,在地鐵施工前必須對周邊環境以及地下管線等相關情況了解清楚,在施工前提前做好與地方相關產權單位、市政部門的聯系,在地鐵施工中,勢必會對地下管線造成影響。因此,地鐵工程在施工過程中要做好充分的調查,了解相關線路的埋深、走向、用途、性質等相關信息,對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意外管線意外,必須制定相關的應急措施,準備好搶修器械,在管線出現意外等意外情況時,立即通知相關部門,在沒有得出補救的措施之前,不要擅自施工,爭取將施工風險做到防患于未然。
3.3 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隨著我國地鐵施工建設的規模和復雜程度逐漸加大,地鐵施工中的設計人員、監理人員、施工人員的責任越來越重,地鐵出現安全事故容易造成責任和義務分擔的失衡。因此必須完善地鐵建設相關的法律法規,明確各個單位和個人的職責。明確地鐵建設施工過程中設計人員、監理人員和施工人員的責任和義務,針對不同的專業人員,確立不同的責任認定標準細則,進一步明確地鐵施工方和設計方等各方的風險責任。
4 結語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以及經濟結構的不斷優化,地鐵工程的施工風險的承擔方已經由國家承擔逐漸轉變為利用風險擔保等手段來規避風險,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中國地鐵建設事業跟上國際潮流的必然要求。加強地鐵工程施工過程中的風險管理,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對相關人員加強培訓,提高工作人員的技能和素質,加強施工前、中、后的風險品管理。實現我國地鐵建設的又快又好發展。
參考文獻 :
[1]陶龍光,巴肇論.城市地下工程[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6.
[2]毛儒.論工程項目的風險管理[J].都市快軌交通,2004,17(02):325.
[3]丁烈云,吳賢國,駱漢賓,付菲菲.地鐵工程施工安全評價標準研究[J].土木工程學報,2011(11):12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