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課堂,也許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學校里老師的“教”和同學們的“學”。可如果你仔細觀察自己的周圍,就會發現我們身處各種各樣的“課堂”之中。比如“家庭”“自然”“社會”“世界”。我們的成長實際上是這些“課堂”共同努力、合作培育的結果。所以,要想成為一個新時代的優秀少年,我覺得必須善于從不同的“課堂”中吸取營養。
我記得有一個故事:2004年12月26日上午,年僅10歲的英國小姑娘蒂莉與家人正在泰國普吉島享受美妙的陽光和沙灘。突然,她發覺海水有些不對勁,便馬上告訴他媽媽:“我發現海水變得有些古怪,冒著氣泡,海水突然退下。我知道正在發生些什么,并且有一種感覺,將會是海嘯。”隨即,蒂莉拼命地喊:“大浪要來啦!”幸虧她的直覺得到了家人和其他人的重視,這個海灘和臨近旅店的人,在海嘯來臨前都及時撤離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書本知識是和自然界息息相連的。試想:如果小蒂莉并沒有學過這個知識,就算發現了海水不對,也不會救下這么多人的性命了。反之,即使她從書本上學到了海嘯的有關知識,但她從沒想過要抓住機會通過大海這個課堂去了解知識的話同樣不可能有她機智救人的故事了。
所以說,任何知識,不管是來自學校和書本還是來自“另一個課堂”,我們都要努力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在需要的時候,讓這些知識發揮出最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