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化建設進程的加快,增加了電梯用量,拓展了使用范圍。電梯不僅能夠為日常出行帶來便利,而且還引發了較多的安全問題,其中轎廂地坎和井道壁之間縫隙過大問題最為突出,一旦出現該問題,將會使乘客直接墜入井道。顯而易見,這會帶來嚴重的人員傷亡。本文主要圍繞電梯檢驗間隙展開剖析,希望可為電梯的常規使用提供幫助。
關鍵詞:電梯;檢驗間隙過大;安全問題
目前,電梯成為了生產生活的基本工具,為保證電梯能夠穩步運行,所有投入運行的電梯一定是通過相關檢驗達標的電梯。我國面向電梯使用提出的具體規范,要求特種設備使用務必要有安全距離,采取安全防護舉措。和特種設備安全存在關聯影響的設施需滿足規范要求。因此,若超出安全距離,引發間隙過大問題,則會阻礙電梯的正常運行,我們應全面調控存在間隙標準的項目。
1 電梯檢驗間隙過大涌現的安全問題探究
1.1 門間隙過大的危險探究
國家針對電梯監督檢驗提出了具體的規范,要求門關閉后需滿足下述標準:各個門扇、門扇和立柱、每一個門楣與地坎的空間間隙,以載客電梯為例,應不超過6mm,以載貨電梯為例,應不超過8mm,在實際使用過程因磨損的作用,可以達到10mm。面向水平移動門與折疊門主動門扇對應的開啟方向,將150N人力施加到最不利點,上述間隙可以適當增加,然而,旁開門應不超過30mm,中分門不超過45mm。
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乘客優先和電梯層門接觸,因此,電梯層門應和建筑物保持一致,同時,具備美觀性。若如果門扇、門縫間隙過大,則會降低美觀性,還有可能引發夾手等一系列安全隱患。
1.2 轎廂和井道壁之間的距離、危險探究
GB7588-2003和TSG T7001-2009對轎廂與井道壁距離都有明確要求:轎廂與面對轎廂入口的井道壁的間距不大于0.15m,對于局部高度小于0.5m或者采用垂直滑動門的載貨電梯,該間距可以增加到0.20m。如果轎廂裝有機械鎖緊的門并且門只能在開鎖區域內打開時,那么上述間距不受限制。
現階段,以曳引驅動電梯為主,因其轎廂一般不存在機械鎖緊設備,所以對轎廂和井道壁之間的距離提出了的具體的規定。要求保證在0.15m以內,旨在借此來防范因故障原因使得電梯停留于層站區域外現象的出現,如若出現這一現象,則存在乘客跌落到井道的可能。因此,井道內表面和轎廂地坎之間的水平距離不允許超過0.15m,井道內表面和轎廂門框架內部最近門口邊緣之間的水平距離不允許超過0.15m,井道內表面和地坎滑動門內部最近門口邊緣之間的水平距離不允許超過0.15m,轎廂地坎和層門地坎之間的水平距離不允許超過35mm。
但是在日常檢驗過程中,還發現一種目前較為普遍轎廂與井道壁距離超標問題,那就是井道安全門與轎廂地坎距離超標問題,這是一個容易被忽略的問題,廣大檢驗員應該在平時檢驗過程中重點防范。
2 安全問題管控舉措
2.1 嚴格遵守井道設計標準
電梯生產成型作業面向井道尺寸與施工標準提出了具體規范。但在具體的安裝環節,一些建筑設計單位未依據相關要求開展針對性設計,致使相關使用單位與維修人員無法獲取精準的數據內容,引發間隙過大這一問題。一旦投入使用便無法在第一時間查找設備缺陷。基于該問題,要求相關單位一定要在設計環節落實電梯井道的具體設計尺寸與基本施工標準。
2.2 認真審查參檢資格
檢驗人員的素質關乎著電梯設備的實際使用情況,這要求電梯檢驗作業一定要指派持有證書的人員負責。在具體的檢驗工作中,應保證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資深人員在場方可進行現場檢驗。同時,在檢驗過程中,與電梯檢驗無關人員禁止進入現場,借此規避不良問題。
僅僅保證參檢資格還不夠,應全面增強突發事故應對和解決能力。從具體層面而言,檢驗人員應依照引發間隙過大的具體原因,面向突發事故采取有效的處理手段。這不僅要求檢驗人員具備優良的專業技術,而且應具備穩定、沉定的思維意識,有序處理方可規避問題帶來的不良影響。另外,針對間隙過大要求檢驗人員需進行預警處理,借此提升問題處理效率。在基本的檢驗訓練環節,可借助突發事故演練來增強處理能力。
2.3 具體化隱患防范辦法
電梯設備管理較為復雜,要求相關管理部門需利用隱患防范辦法具體化來增加使用安全性。從具體層面而言,應編制滿足行業基本情況的管理體系、檢驗作業要求,借此來防范安全問題。如果發現正在檢驗的電梯現下存在安全隱患需馬上停止作業,針對隱患引發的原因展開剖析,最終明確解決對策。另外,也應定期面向檢驗工作人員開展系統培訓,借此增強安全意識。
2.4 提升檢驗力度
對于門間隙過大的設備一般是因設備使用老化才引發的。因此,如果發現該問題不僅要在第一時間進行預警處理,而且應引導相關使用單位與維保單位明確電梯的基本情況,以此來科學部署,針對使用過程涌現的問題應及時改進。另外,待設備達到規定的年限要求后,應監督使用單位進行安全評估或進行設備更換。我相信只要重視日常檢驗,增加管理力度一定能全面消除各種隱患問題。
3 結語
設備間隙過大不可避免地會引發安全問題,影響電梯的正常使用。這要求相關人員需全面遵守電梯井道設計標準,明確安全隱患防范辦法,清楚問題的根源,全面審查參加人員的從業資格,使其具備突發事故應對能力,借此來提升電梯使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參考文獻
[1]GB7588-2003.電梯制造與安裝安全規范[M].中國標準出版社,2003.
[2]劉業軍.電梯檢驗間隙過大的安全問題分析[J].中國化工貿易,2015,7(33):205.
[3]姚文志.電梯檢驗間隙過大的安全問題分析[J].中國化工貿易,2015,(20):92.
[4]羅亮.電梯檢驗間隙過大的安全問題分析[J].化工管理,2016,(14):286.
(作者單位:福建省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龍巖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