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我國施工項目規模的不斷擴大,如何做好企業內部控制是提高施工企業經濟效益、實現施工企業長遠健康發展的關鍵。本文以施工企業實施內部控制的意義作為突破口,闡述施工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并且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此為國民經濟發展、產業結構轉型做出更大的貢獻。
關鍵詞:施工企業;內部控制;問題與對策
一、施工企業實施內部控制的意義
現代企業管理模式中內部控制屬于內在機制,其最終目的就是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實施內部控制對施工企業而言具有重要的意義:首先有助于保證施工企業真實客觀反映會計信息。會計信息是對企業經營活動的反映,通過會計信息可以為社會投資者提供投資依據、可以為企業管理者提供企業決策依據,通過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對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其次有助于防范企業經營風險。完善的內部控制是建立在清晰的職責權限上,通過內部控制可以將企業的經營行為置于規范的操作中,進而提高了企業經營決策的準確性與科學性,降低了企業經營風險;最后內部控制可以提高施工企業的經濟效益。經濟效益的提高必須要具有高效的工作流程,而內部控制的功能之一就是建立規范的工作流程,因此通過工作流程的規范化可以促進施工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
二、施工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施工企業對內部控制的重視程度有待提高。內部控制是施工企業經濟效益提升的有利保障,但是基于內部控制的約束性,使得施工企業內部對內部控制的重視程度不夠,其表現在:一是企業管理者對內部控制的認識存在偏差;二是企業內部缺乏對風險的防范意識。
(二)施工企業內部控制活動缺乏力度。一方面施工企業沒有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在具體的項目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項目處在外地,因此對于項目的控制主要是由具體的施工部門制定的,這樣一來就會導致施工企業內部控制缺乏嚴格的統一標準,最終導致施工項目的控制沒有達到預定的目標;另一方面施工企業在內部控制執行上存在問題。內部控制屬于系統工程,需要施工企業所有部門的共同參與,但是由于施工企業受到施工項目不統一的限制,導致在具體的實施中存在執行力度不夠的問題,結果導致內部控制流于形式。
(三)施工企業的內部監督機制不完善。一是施工企業的內部審計機構不健全。內部審計機構是內部審計工作開展的重要基礎,而目前施工企業的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性很難保證,尤其是施工審計人員的獨立性沒有明確,結果導致很多審計工作被賦予形式化;二是內部審計的監督模式落后。施工企業對內部控制仍然以事后審計為主,忽視了事前審計的重要性,結果導致施工項目的質量受到影響;三是施工企業內部審計主體單一。單獨依靠施工企業內部審計雖然能夠提高企業的會計質量,但是其存在自身的缺陷,需要與第三方審計機構開展合作。
三、提高施工企業內部控制的對策
(一)提高施工企業對內部控制的重視程度。內部控制在施工企業管理中占據重要的位置,因此要提高施工企業工作人員對內部控制的重視程度:一是施工企業工作人員要加強對內部控制理論知識的學習,認識到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尤其是要提高施工企業管理者對內部控制的重視程度,在企業內部形成濃厚的內部控制實施氛圍,通過舉辦各種教育培訓活動,提升工作人員對內部控制知識的認識;二是強化員工風險意識。面對日益競爭激烈的建筑市場,施工企業必須要強化內部控制,讓員工樹立風險防范意識,能夠及時發現施工中所存在的各種問題,進而采取相應的解決對策,消除施工企業所存在的各種風險。
(二)優化內部控制活動,強化職能管理。強化職能管理是優化內部控制活動的前提,一方面財務部門要加強預算管理工作,根據企業的經營目標,對企業的施工費用等進行合理設置,保證各項活動在有序的規范下操作。例如針對施工項目超預算現象,施工企業可以通過強化預算管理工作,對于超預算的審批要經過嚴格的審查,并且通過建立有效的績效考核等措施降低不合理費用的產生;另一方面內部管理部門要參與到施工企業業務管理中,提高內部控制的實效性。
(三)加強內部審計。內部審計是完善企業管理活動的重要方式,因此作為施工企業必須要重視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要性;一方面要加強內部審計機構的獨立性,另一方面也要加強對內部審計人員的監督與管理,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另外也要進一步完善內部審計與外部審計的結合。通過外部審計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
綜上所述,內部控制對施工企業的經營管理具有重要的促進意義,因此施工企業必須要從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入手,優化內部控制職能,提高內部控制管理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保證企業的各項活動都在完善的制度下實施,從而促進施工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
參考文獻:
[1] 任永宏.論建筑施工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當代經濟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