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上市公司的融資結構對自身的發展以及市場資源的高效配置具有深遠的影響。本文以現代融資結構理論為基礎,從負債融資方面進行了分析,發現眾多公司具有債券融資比例低,偏好股權融資的特征。并從優化資本結構,加大內源融資、發展債券市場等對我國上市公司融資結構中存在的不合理方面給出了一些改良方案。
關鍵詞:負債融資;財務效應;管理
為了企業發展,大部分企業都會進行負債融資。負債融資不僅給企業帶來了杠桿利益,也有效緩解了企業管理層與企業委托人之間的沖突。但是負債融資在給企業帶來巨大經濟效益的同時,也給企業帶來了一定的潛在風險。因此,現階段從財務角度出發,研究企業負債融資的財務效應構建是具有重大意義的。
一、負債融資的財務正效應
在負債融資中,有好多正效應。負債融資很好利用了財務杠桿以及負債利息抵稅的作用,為公司節約了成本,企業的運營也會更加積極。MM理論認為,股權融資不如負債融資,其財務杠桿效應是股權融資所不具備的。負債所支付的利息支出可以抵稅:利息抵稅效用=負債數額*利率*企業所得稅稅率,企業所承擔的負債越多,減免的稅費就越多,效果越明顯。良好的負債可以使企業的資本結構更加合理,因此在企業籌集資金的時候,采用負債融資可以使企業更好的發展,也是企業生存發展的良好辦法之一。
二、負債融資的財務負效應
因為企業進行了負債融資,就會存在一定的成本和財務風險。這樣企業往往會讓企業選擇凈現值更高的項目,而放棄了一些相對較低的,但是凈現值大于零的投資項目,這會引發投資不足,引起企業的增值效果減弱。債務融資導致一定的財務風險。負債融資會引起財務負擔,企業不得不支付財務利息費用,這會使企業的運營壓力加大,企業不得不留存部分資金用來清償負債以及利息費用。誘發代理沖突:企業股東偏向于高回報的項目,進而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這些措施可能對債權人有害。他們會采取各種措施阻止企業發行新的債券,這會無形中阻礙了企業的籌資和投資活動。
三、負債管理對企業的重大意義
盡管負債融資是一種成本較低的籌資方式,使企業市值的遞增有著積極的作用。但是也必須合理利用財務杠桿,充分利用它的積極作用,可以使股東和投資者獲得較高收益。
許多公司在發展的過程中,遇到了各種問題,例如:內源融資不足公司分配中留存不足,不注重自我積累。二是現行的稅制使企業不具有稅負優勢。三是折舊費用太低,不能滿足企業固定資產更新的需要。四是自有資金來源有限,資金不足以支持企業的快速發展。
資本結構不合理,且長期負債水平太低。長期負債水平太低,最高還未達到百分之五,大多數在百分之一左右,這是很低的。長期負債水平過低,也導致了種種弊端。
公司應該從以下入手作出必要調整:(1)加大內源融資。重視內源融資,企業要拓展內源融資,首先從觀念上高度重視。發展內源融資絕不是說企業不再利用外部資金,而是在融資決策中遵循一定的順序,合理搭配內外部資金的比例。為此,企業必須謹慎行事,建立嚴格的企業自我積累機制,培養良好的自我積累能力。企業可從以下的幾方面強化自我積累機制的建設:①健全企業內控制度,硬化企業的財務約束。②嚴格執行折舊提成制度,明確折舊基金的使用。③建立以留存盈利增補企業資本金的制度。(2)優化資本結構。股票期權計劃的履行要建立在嚴格的制度監督之下。再次,要減持國有股,積極改善上市公司復雜的股權結構,通過適當的方式減持國有股,減持國有股有以下方式:國有股協議轉讓、國有股回購、國有股配售、國有股折股上市。根據企業的經營狀況,確定自身的最佳資本結構,使得企業的資本成本最低,企業價值最大,并能有效地防范財務風險;對企業的最佳資本結構進行動態管理,及時根據市場環境變化,靈活利用各種融資工具不斷調整資本結構,使其處于最優化,從而有效實現股東價值最大化的經營目標。 (3)加大債券負債融資。大力發展企業債券市場提高企業債券融資比重能夠提高全社會的資金利用效率和資源配置效率也有助于改善資本市場融資結構改變金融風險過多地集中在銀行的狀為國民經濟健康、快速地發展提供新的動力。只有這樣,企業才能真正充分利用好負債融資,使債券融資發揮積極的作用。企業的關于債券融資的法律體系應該不斷完善,監管的力度也應該逐步加大,使企業的債務融資發揮重要的作用。
結束語:作為上市企業只有合理的融資,才能使企業健康發展,負債融資就是非常重要的途徑。負債融資是一把雙刃劍。企業要想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和風險未知的環境下成長發展,就一定要對負債融資的財務效應有一個把握,構建企業負債融資的財務效應讓企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 柴文蘭,企業負債融資的效應分析[J]. 經濟論壇,2004(11).
[2] 柴靜,負債融資的財務效應分析[J]. 金融市場,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