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企業會計實務操作中存在若干問題,別忘了著重從資產減值方面出發分析這些問題,并提出科學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資產減值;會計實務操作;問題;對策
當企業面臨負債危機時,需要認真考慮有無資產減值問題,資產減值已經成為目前會計準則的重要指標之一,通過資產減值評估能夠對企業的財務水平做出合理的評價、科學的評估,也能更加合理地計量企業的資產狀況,從而為企業制定正確的財務決策提供依據。
一、資產減值在會計實務操作中的問題
(一)違法違規操作。個別行業企業無視資產減值會計操作的相關制度、規范,試圖憑借計提資產減值來自行控制企業經濟收益,或者想方設法規避風險、逃避債務。資產減值無法同計提同步展開,這樣企業資產負債的現實情況就無法得到真實的反饋與反映。資產減值的檢測是一項復雜又專業的工作,要顧及多方因素、多種影響,例如:折現率問題,回收額等,這些都應該成為資產減值計量的參考標準,只有將這些因素納入考慮范圍才能使資產減值檢測更加科學、客觀、真實,然而,實際操作中企業相對隨意,從主觀角度出發,在忽視客觀經濟規律、市場形勢的情形下設法讓資產減值朝著利于企業獲取更大的經濟收益方向發展,使得資產減值的分析結果充滿變數,使得資產減值的準備計提幅度也變大,無法準確把握,故意模糊歪曲資產減值的計提時間,多數情況下,企業會更加肆無忌憚地操控利潤,違背了經濟規律、擾亂了市場秩序。
(二)會計實務操作不規范。從目前看,企業內部財務會計實務操作依然缺少健全、規范的操作,體制發展依然有待健全、完善,自身的管理系統也相對混亂,部門內部及部門之間人員分工不明,甚至權責混亂,會計實務操作流程規范性、合理性已得不到保證,個別會計人員也沒能高效、及時地提供企業的真實財務信息、業務業績等。從而影響了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
二、資產減值在會計實務操作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強化企業財務管理。企業必須做好內部財務管理工作,不斷建立健全管理機制。以月、年等為單位,開展財務結算工作,要求企業財務工作室,科學評估評價資產的賬面價值、市場價格等,對應提供科學的預案。當發現計提資產減值總額較大,超出了科學指標時,則需要特殊對待和處理,例如:向董事會上交書面報告,其中明確提取的方法、依據與實際金額等。
企業內部應該成立監事會,負責對企業整個的計提資產減值等加以監督、監管,確保監事會可以依法、依規執行各項規則制度,以此來規范企業的財務管理。在此基礎上健全并發展企業的法人治理結構,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創建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從而推動企業財務管理的健康發展。
(二)建立健全會計準則。建立健全資產減值會計準則,對資產會計準則進行集中規范、有效梳理,通過這種方式來控制利潤的可操作性,使得企業能夠按照正常的經濟規律、經營法則來經營運轉,防止出現資產高估現象,也要明確各個賬齡的種類、風險高低、收款及時性等,控制壞賬問題的出現。例如:規模較大、種類少的存貨應該事先進行類別規劃,根據余額來分析計提比例,相反,如果是數量小、種類少的存貨,則應該根據存貨成本和可變現凈值之間的比較差額對應提現,從而使會計核算更加簡單化、簡明化,推動會計實務操作的高效開展,提高會計工作效率,有效控制成本,獲得較大的經濟收益。
(三)強化獨立審計。企業實際的財會管理工作中必須做好獨立審計工作,逐步培養獨立審計能力,以此來控制企業經營成本、強化企業管理。現階段來看,很多企業通過資產減值來提升利潤空間,創造更多的經濟收益,對此也需要獨立審計的輔助與支持,企業只有做好獨立審計,積極審核自身的財務狀況、資金流轉水平等,從而對企業整體經濟實力做出判斷與把握。為了規范獨立審計秩序,提高審計質量和水平,企業就需要編制獨立審計規范、準則和秩序,其中重點明確各項減值工作程序,以此來推動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發揮資產減值會計的作用,確保企業會計信息的準確性、合理性。
(四)完善市場機制。資產減值在會計實務操作中存在問題,不僅與企業自身的財務管理系統密切相關,也要從客觀方面加以把握,應該不斷地健全、完善市場機制體系,國家政府應該形成一個市場分析意識,對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商品市場價格作出科學的分析,創建起一套市場價格系統,發揮對企業的指導作用,使企業能夠依照價格系統來科學調整自身的財政制度、財務管理方法,確保資產減值的計提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以此來確保價值評估的精準、合理、安全。通過這種方式往往能夠使企業更好地融入市場,控制其操作利潤的空間,不再毫無依據、毫無目的地進行資產減值,確保自身會計信息的科學性、精準性、合理性。
總結: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資產減值在會計實務操作中存在諸多問題,企業必須意識到資產減值會計實務中的問題,積極規范資產減值會計操作,遵循客觀經濟規律,從而支持企業的財務科學經營與管理。
參考文獻:
[1]袁莉. 資產減值會計實務中存在的問題分析[J].理論月刊,2014,(11):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