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基于哈爾濱現代裝備制造技術公共技能實訓基地項目的建設,系統地分析先進汽車技術服務實訓中心的建設問題,結合比較有特色的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汽車專業實訓基地的實踐建設的實際情況,探索建設先進汽車技術服務實訓中心的可行性與必要性。
關鍵詞:先進汽車技術服務實訓中心;混合所有制;智能供給實訓車間;協同創新技術應用中心;資源庫;師資隊伍;社會服務能力
為強化服務哈爾濱汽車產業鏈發展能力的建設,依托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汽車營銷與服務、汽車電子技術、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以培養區域汽車行業急需的汽車營銷、診斷、保養等服務類優秀技術技能型人才為目標,深化與企業的合作,多元投入建設先進汽車技術服務實訓中心,形成融教學、生產、實訓、培訓、鑒定、研發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省內具有引領作用、國內同類實訓基地中有較強影響力的汽車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基地,為黑龍江省汽車支柱產業鏈發展、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培養培訓高端技術技能人才。
一、探索建立混合所有制先進汽車技術服務實訓中心
(一)汽車維修技術應用實訓車間升級改造建設。汽車維修技術應用實訓車間由學校提供場地,校企雙方共同管理,主要提供學生進行崗位專項能力培養,按照國家、行業的有關標準,獲取汽車維修從業資格證書的培訓。現有基地除具備教學實訓功能以外,還具備進行車輛救援、各類汽車的維護維修及故障診斷、鈑噴作業等汽車服務技術應用的所有必要工作條件。下一步在校企共建重新調配設備使用方向的基礎上,升級改造建成的校企深度融合的汽車維修技術應用實訓車間將具有承辦大型汽車類技能競賽及組織實施汽車類綜合培訓的能力,并具有一定規模的汽車維修生產及技術服務的能力,可提供對外服務創造經濟效益。
(二)新建汽車技術服務智能供給實訓車間。校企合作新建汽車技術服務智能供給實訓車間,在現有貨位自動分揀系統基礎上,升級改造建成汽車維修配件、汽車養護產品、專用維修工具設備等汽車技術服務供給端的智能供給系統,實現從預約維修到派工、施工、竣工到資金結算等汽車技術服務供給全過程的智能化服務網絡應用。汽車技術服務智能供給實訓車間主要提供學生進行汽車技術服務智能供給系統使用與維護崗位專項能力培養,以及進行汽車維修配件、汽車養護產品、專用維修工具設備等應用人員培訓,同時還是汽車技術服務智能供給系統推廣應用樣板基地。
(三)新建汽車協同創新技術應用中心。校企合作新建汽車協同創新技術應用中心進行校企協同創新應用實踐。學校投資混合動力汽車創新設計開發平臺、電動汽車研發設計開發平臺及相關配套工具、設備和材料。
二、先進汽車技術服務實訓中心實訓資源庫建設
依托我院的校企深度融合,引進企業一線技術人員參與,共同建設先進汽車技術服務實訓中心實訓資源庫,進行汽車專業實訓項目開發、核心實訓課程開發、教學資源庫開發及實訓教材建設工作。開發教師和學生各自相關的實踐實習教學任務,確定教師和學生應會的實訓項目內容、數量和難易等級,按照項目清單進行企業實踐,當教師和學生完全掌握規定數量的項目操作時,教師方可申請一體化教學,學生方可申請畢業。以“互聯網+”的戰略為契機,開發網絡教學資源庫,完成教學視頻、多媒體課件、習題包、自測包、虛擬仿真汽車服務系統和開放式交互學習平臺等內容建設,并形成網絡教學資源,建成后將實現學生借助互聯網就能在任意時間地點同步進行學習。
三、師資隊伍建設
建設一支師德高尚、專業基礎扎實、操作技能高超的技能實訓師資隊伍。選派骨干教師到國內外職業院校學習先進的職業教育理念,提升教師的職業教育理論水平。選派教師到企業實踐鍛煉,提高教師的實踐動手能力和應用技術研發能力。引進企業高級技能型人才,制定高級技能型人才培養計劃及階段性目標,明確高級技能型人才發展方向及途徑,配備優良的教學資源和條件,發揮高級技能型人才的引領作用,通過企業課題的攻克與解決,帶動技能實訓師資隊伍在教育理念、知識結構、業務水平與專業技能水平等方面的整體提升。聘請行業企業專家、技術人員和能工巧匠,組成實訓教師庫,并定期安排兼職教師培訓,參與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及技術研發等工作。
四、提升社會服務能力
圍繞哈爾濱市、黑龍江省經濟社會發展及企業需求,發揮學院專業優勢,與行業企業在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的基礎上,共同組織科研技術攻關和技術開發。依托學院現有的幾十項專利和專業類科研課題項目尋找企業進行落地。借助相關扶持政策,緊密依托開發項目開展對學生自主研發和創業的指導工作,助力學生創業為社會培養新的經濟增長點。
先進汽車技術服務實訓中心建成后,真正做到廠內設校、校中有廠,實現車間就是課堂,生產任務就是實訓項目,維修技師就是實訓指導教師的中國“教學工場”教學模式,可充分滿足在哈高職、中職職業教育需要,實現教學資源優化配置及共享、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實用高端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