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嶺市聯合藝術學校創辦十年,已經蜚聲周邊地區,想進學校的家長“條子”滿天飛。創建之初,學校在溫嶺市實驗學校借居,從此溫嶺有了一所專門培養學生藝術特長的學校,這為有心培養孩子在藝術方面成才的家長提供了一個機會。
藝教引路,品質發展
在林正方看來,“藝教引路,品質發展”是適合學校發展的路線, 而要深化辦學理念的實踐,不讓它只掛在墻上,就必須構建一套自己的鮮明先進的辦學思想體系。由此,學校確定了辦學宗旨:以器樂、舞蹈、美術等藝術教育為特色,培養既有深厚文化基礎又有較高藝術特長的學生,為國內外藝術院校輸送人才,并在當地藝術教育及文化發展中發揮作用。
2007年,由溫嶺市教育局牽頭,學校與中國音樂學院附中聯合辦學,在著名聲樂教育家金鐵霖教授(當時的中國音樂學院院長)的支持下,中國音樂學院的數名教師來到溫嶺市聯合藝校,在課程設置、教學管理等方面進行了細致的指導。此后,學校又逐步同浙江藝術學校、上海戲劇學院附屬戲曲學校、天津音樂學院附中等學校合作,成立了教學實踐基地或招生基地,這無疑給學校帶來了新的生命和活力。
之后,學校積極探索區域內的“校團協作”的新思路,與各藝術團體、兄弟學校建立聯誼關系,經常邀請校外藝術團體的知名人士、各校名師來校任教指導,雙方通過教育方法的探討、交流,既提高了教師的專業水平,又實現了教育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
管理精致化,鋪就教育康莊大道
要使藝術教育有成效,并使其規范運行和發展,必須構建一套與之相適應的藝術管理組織與機制。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藝術教育領導小組,全面策劃與部署藝術教育工作,同時設立了藝教處,具體管理和探討藝術教育的實施。
幾年來,學校在實踐中探索,并借鑒兄弟學校的經驗,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管理策略。一是常規會議制度。學校經過研究,對藝術專業課教師采取單獨會議,每雙周周二下午第一節課為會議時間,部署有關工作。二是常規教學制度。學校要求教師在學期初制訂出科學合理的藝術專業課教學計劃,學校給老師們印發了《藝術專業課備課本》,要求課前認真備課,課后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回課。三是教學研究制度。學校在藝術類年輕教師中輪流開課活動,課后教師們交流探討教學方法。四是教學巡視制度。教導處安排人員對藝術課教學進行巡視,檢查教師到課情況和課堂教學情況,并及時反饋意見。五是教學評價制度。學校采取家長觀摩和教師評價等方式落實藝術教學評價,還準備聘請專家來校進行教學評價。
藝術教師是藝術教育的第一要素
藝術教師是實施藝術特色教育的第一要素,有好教師才有好學生,藝術學校需要擁有一支師德高尚、治學嚴謹、學術水平和教學水平雙高的師資隊伍。目前,溫嶺市聯合藝術學校有二十多位專業教師,可單獨組建成一支小樂團。每年,學校都會邀請社會上的專業人士加盟,舉辦迎新音樂會。
說到引進人才,目前許多學校都遇到組建專業教師隊伍難的問題,對此,林校長有一套有效的解決方案,他說:“一是通過教育局、人事局引進研究生,目前我們已引進了兩位鋼琴、二胡專業的研究生;二是通過教育局、人事局招收非師范類畢業生,這三年來我們每年都有兩三位專業教師進來,他們都來自著名的音樂院校;三是通過教育局向城外其他學校招聘藝術教師,且都是具有扎實基本功的在職教師;四是學校自聘優秀教師,其中有長期從事藝術教育具備扎實藝術底蘊的社會專業人士,也有剛畢業的優秀音樂院校畢業生。因此,我們的教師隊伍由正式教師和外聘教師兩部分組成,形成學校優質的藝術教師團隊,為學校藝術教育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外,為了讓師資水平更上一層樓,學校經常組織教師培訓。各種形式的自學、校本培訓、業務進修成了教師自我充電的主要途經,教師在學習、教研活動中,不但可以學習先進理論,還可以開拓視野、提升自我。”
溫嶺市聯合藝術學校把藝術教育納入學校的課程體系中,把南方常見民樂和樂隊常用民樂組合也納入教學內容和自選教學內容中,開設了古箏、揚琴、琵琶、中阮、二胡等民樂課和架子鼓、鋼琴、提琴等西洋樂器課,還開設了舞蹈、美術、視聽、聲樂等課程。
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學校根據實際發展不斷更新教學內容,把經典與現代、基礎與發展、民樂與西洋有機結合,突破了教學項目分類模式,將藝術課程進行系統的優化組合和歸類,基本形成了較為科學的課程內容以及靈活的教學設計、動態的教學計劃、完善的教學大綱和開放的考核系統等,逐步完善了具有藝術特色學校系統的課程體系。
因材施教是中國古人的寶典,而在藝術教育中,溫嶺市聯合藝術學校進行著個別化的教學和因材施教的偉大實踐,同時進行著“同堂異教”的復式教學。
藝術專業采取小課教學,除舞蹈一組為二十人左右外,其他各組一般為二至十人。在教學方法上,學校采取走班式小課學習新途徑,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藝術特長選擇適合自己的藝術課程,選擇適合自己的班級,開展流動性的藝術課程學習活動。走班式學習的優點在于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與主體性,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或喜好選擇適合自己的藝術課程,從而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并能充分張揚了學生的個性,而小課形式則根據藝術教學的特點,便于教師進行一對一的藝術指導。
在教學中,藝術教師的教學計劃細化到每個學生,每周分析教學情況和學生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提出要求,以調整下周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法。在課堂中,雖然學生少,但每個人的學習程度還是存在差異,因此,學校采取個別化的教學方法,即在全面了解學生個性特征的基礎上,針對單個學生或一群學生(兩三個水平相當的)進行因材施教,充分開發他們的潛能。這樣,藝術課堂就形成了“同堂異教”的教學風景,即一邊的學生在練習,一邊的學生接受教師的指導,并有計劃地交替進行。
適合的就是最好的,所學專業適合學生,所教方法適合學生,這種正視學生個體差異的教學方式,目前看來是最有效的。
“文化課學好,藝術課也學好”是當前家長對學生非常樸實的期待,其實這也是溫嶺市聯合藝術學校的基本策略與理想目標。林校長堅定地貫徹著這一思想,并把這一思想不斷踐行,發揚光大。目前,學校全體教師正努力以自己的智慧和汗水鑄造輝煌的業績,朝著品質化、特色化的品牌學校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