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建坤
摘 要:造船企業生產環境復雜,起吊、電焊、剪切、機械加工、帶電作業、易燃易爆等操作崗位安全隱患多。如果在生產中不能做好安全管理,及時消除安全隱患,那么對生產整體質量勢必會造成較大的影響,因此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以生產安全質量與控制實現對生產全過程和全方位的計劃、控制和協調,可以保證造船企業生產項目達到既定的質量標準、安全標準和進度標準等目標。
關鍵詞:造船;安全管理;質量
中圖分類號:U673.2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Shipbuilding enterprise production environment is complex and there are security risks in lifting, welding, cutting, machining, live working, flammable and explosive operating positions. If prod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is not good enough to eliminate security risks in a timely manner, the overall quality of production is bound to a greater impact, so safety management work is of significance to production. To achieve a full range of planning, control and coordination of production process relying on production safety quality and safety control of production process will ensure the shipbuilding enterprises production to achieve the established quality standards, safety standards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standard.
Key words: Shipbuilding; Safety management; Quality
1 造船安全管理存在的隱患
1.1 工人安全意識薄弱
船舶生產工人一般學歷較低,對于安全生產方面的知識不能有效地掌握,一旦生產中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嚴重的安全事故。由于造船企業生產環境要求較為苛刻,很多機械設備完成不了的工作都交給工人進行操作。部分造船企業為了達到節省成本的目的不對工人進行專門的生產安全培訓,也沒有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生產現場安全管理極為混亂,導致生產工人的安全無法得到有效保障。
1.2 缺乏對生產現場的安全管理
對于造船企業來說,由于生產規模、類型、船舶結構、生產條件等存在差異,安全質量管理也不盡相同,因此在進行目標安全管理時要考慮到其特殊性和復雜性,選擇最佳的控制手段進行安全性和耐久性控制。當前很多造船企業安全性和耐久性控制手段存在明顯的缺陷,安全性和耐久性控制層面化和膚淺化現象較為嚴重,缺乏可實施性。很多造船企業不注重基礎安全生產管理措施以及內外生產環境條件建設,未能夠采取科學系統的控制方法進行安全性和耐久性控制,往往都是沿襲過去單一的規章制度,導致生產安全性和耐久性控制責權不明確,具體操作步驟、操作方式方法等內容亦不明確。
2 提升造船安全管理質量的策略
2.1 建立科學的生產管理制度
為了保證造船企業生產管理有效進行,必須建立系統完善的安全管理機制,實現對生產全過程的科學有效管理與監控。張仕海[1]認為,如果生產管理中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那么在生產中就缺乏具有可執行性的標準,生產人員、管理人員就無法正常開展工作,嚴重影響生產進度與生產安全。因此,為了推動造船管理發展,需要制定一系列質量獎懲制度、監管制度等,對于生產表現積極的人員要予以獎勵,對于未能夠按照安全標準開展工作的人員和部門,就應該按相關條例予以處罰;必須加強生產圖紙與實際生產情況的聯系,獲得真實的第一手現場資料,有效甄別出生產操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并且有針對性地制定應對方案;船舶生產圖紙設計、生產組織設計、工程技術方案變更、生產現場管理等內容與安全生產息息相關,各方都應該樹立高度的安全責任意識,做好自己的安全工作,盡可能將安全隱患降到最低。
2.2 加強對造船安全質量控制技術的監督
造船整體要求較高,為了達到相關的生產標準應該加強對生產過程的記錄,對于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生產技術難點都應該進行詳細的記錄,并且上報給相關技術人員及管理人員,從而實現對生產進度、質量的有效控制。根據當前的生產進度與預期生產進度之間的差距,確定下一步的生產計劃,以保證生產進度能夠按期完成。同時在造船過程中,生產人員不能夠未經主管人員批準擅自修改設計方案,需要對方案進行修正時應該組織相關的技術人員以及管理人員共同進行討論,拿出最佳的設計方案。在生產過程中,生產人員要嚴格按照生產方案要求以及生產技術標準進行生產,而技術人員要定期到生產現場進行檢查,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問題、及時解決問題。在生產中如果遇到突發事件,如方案變更、生產暫停等與生產緊密相連的因素要進行跟進處理。
2.3 完善組織結構,明確組織分工
唐梓文[2]認為,對于造船安全質量管理來說,通過完善組織結構可以細分各負責人的工作職責,從而將整個項目進行細分,并且將安全責任落實到具體的負責人身上。通過這種方式就可以保證主管人員都有自己清楚的工作范圍,從而避免因為工作責任交叉帶來的扯皮、推卸責任等現象發生。同時根據不同子項目的特點以及類型,對于項目的安全重點難點、薄弱環節進行有力的監控,從而實現對工程安全的有效控制。此外,對于生產有影響的時間都要進行記錄,并且進行存檔、備案。在生產中應將技術資料、生產材料、生產方案等納入到統一的安全質量控制體系之中,落實責任人負責機制,從而實現對整體工程的有效監管。管理人員應該切實肩負起現場的安全管理工作,充分發揮自己的管理帶頭作用,對于破壞生產環境安全的行為及時予以排查,對生產人員未能按照相關安全標準進行生產應及時予以指出,嚴把生產安全關,發現生產安全問題要及時上報處理。
2.4 完善安全教育培訓機制,提高職工綜合素質
完善安全教育培訓機制是解決當前造船企業存在安全問題的重要方式,也是較為有效的方式。在安全教育中要注重對各層次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對于管理、技術人員應該以安全管理方法、技術、防范措施以及應對措施為主,結合造船實際建立完整的生產安全培訓方案,將生產現場作為安全培訓的課堂,創建安全培訓的新環境;對于生產人員要注重基礎安全知識培訓,使其在安全執行力和安全文化知識的理解方面有明顯的提高,形成了一種“我要安全、我會安全”的安全文化氛圍。狠抓生產人員安全教育工作,不斷創新和完善現有的生產安全管理支撐體系,從而有效地形成全員參與、齊抓共管的安全生產長效機制。
參考文獻
[1]張仕海, 朱建元. 論船舶安全質量管理策略[J]. 航海技術, 2004(5).
[2]唐梓文. 淺談內河小型造船廠生產管理[J]. 法制與經濟,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