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春梅
【案例】肖水秀的兒子今年5歲,孩子所上的幼兒園離家僅500米。三個月前的一天,她的兒子被小朋友推倒,身上沾滿了泥漿。老師認為孩子離家不遠,就讓她的兒子獨自回家換衣服。孩子在回家途中,被無證駕駛一輛報廢摩托車的劉某撞成重傷。由于劉某無力承擔巨額醫療費用,肖水秀多次要求幼兒園擔責。可幼兒園認為,交警部門已經認定劉某負事故的全部責任,所以幼兒園不應該承擔責任。那么,幼兒園的說法對嗎?
【分析】幼兒園的說法是錯誤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第二款規定:“第三人侵權致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學校、幼兒園等教育機構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補充賠償責任。”《侵權責任法》第四十條也指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以外的人員人身傷害的,由侵權責任人承擔侵權責任;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管理職責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也就是說,雖然她兒子的傷害是由劉某造成的,但是幼兒園也存在過錯,即“未盡到管理職責”。一方面,教師對可能產生的危害應當預見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即教師具有主觀上的過錯。另一方面,《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第三十一條規定:“小學、幼兒園應當建立低年級學生、幼兒上下學時接送的交接制度。”教師沒有讓人護送她兒子,也沒有通知相關監護人,更談不上與監護人“交接”。而《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四條規定:“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也就是說,幼兒園必須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