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世未央
一心要逃離
當年,我高考志愿上所有的學校,都離家很遠。我從小就有個愿望,早早離開家,越遠越好。
我之所以那么想逃離,是因為家里的氛圍。爸爸媽媽都是爭強好勝的脾氣,因為一點小事就能吵得雞飛狗跳。菜煮咸了,東西買貴了,吃飯前忘洗手了等等,媽媽嘮叨輕了,爸爸不理她;嘮叨急了,爸爸就開始反攻。他嘴上吵不過她,就開始伸手摔東西,我媽一看,立即小宇宙爆發:“你信不信我拿把菜刀劈了你?”
他們每次吵架時,我都躲在門后抹眼淚,心里非常害怕,這種情緒會持續好幾天,一直到他們和好,我才放下心。
后來,我漸漸麻木了,有時他們在飯桌上吵起來,我也能淡定地繼續吃我的飯。我趁媽媽心情平和的時候勸她:“既然你和爸爸在一起過得不幸福,就離婚吧,不用擔心我。”沒想到,她眼睛一瞪:“我們好好的,為什么要離婚?”
這樣說起來,他們還是有感情的。可是,他們下次吵架時,還是能到恨不得動槍動刀子的程度。
離開家很久以后,他們對我的心理影響都沒能消除。別人情緒焦慮時會夢到高考,而我,每次夢到的都是父母吵架的場景。
在廣州上大學的那幾年,我以為能徹底從他們的吵架聲中解脫,但是,僅僅是每周一次的例行電話也能讓人崩潰,聽到的永遠是他倆在吵吵嚷嚷。
畢業后,不顧爸媽的反對,我堅持留在了廣州。后來,我結婚了,我發誓絕對不要爸媽那樣的婚姻。尤其是女兒出生后,我和老公達成一致,有什么事絕不會吵架,尤其不要在孩子面前爭吵。
為了讓女兒遠離爭吵,我幾乎很少帶她回姥姥家,不管爸媽怎么罵我不孝,我都不為所動。我可以拿錢來孝敬他們,至于天倫之樂?還是免了。這幾個字在我的生活中根本就沒存在過。
在我的努力下,女兒被保護得很好,有時我的語氣稍有點不耐煩,她都會禮貌地提醒我:“媽媽,你再重新說一遍。”
我很欣慰,我的孩子終于不用像我小時候那樣孤獨無助了。
寧愿他們能這樣一直吵下去
一年前,家里發生了一件大事,他們終于不吵了。
爸爸被查出患了食道癌,我的媽媽,那個整天威脅要拿刀劈死我爸的媽媽,整個人都傻了。
做完手術后,爸爸遲遲沒有蘇醒過來,媽整夜陪在他身邊,仔細地記錄排出的血液有多少,尿液有多少。我聽到她偷偷罵他:“你個死老頭子,怎么還不醒啊,你不是最喜歡跟我吵架了嗎?”
有時,我讓媽回家睡覺,我來陪床,她卻死活不肯,說還要幫爸爸擦澡,按摩。這些事,她只有自己來做才放心。
爸爸醒過來后,常常會用眼神尋找媽媽,只要看到她,他就會很安靜。他們吵吵鬧鬧了幾十年,這會兒才表現出彼此之間的依賴,看得人心里酸酸的。
爸爸身體恢復些后,精神狀態也跟著回來了,兩人竟然又恢復了動不動就對著吵的狀態。可是,無論怎么吵,媽媽照樣幫他洗臉,梳頭發,剪指甲。老爸也會在吵得臉紅脖子粗之后,乖乖地聽她的話。
那天,難得聽到他們在低聲說悄悄話。
“我說當年是你上趕著嫁給我的吧,看你現在把我伺候得多周到。”
“少臭美了,我是怕沒人跟我吵架了。”
“你就是煮熟的鴨子,嘴硬了一輩子了。”
我一直痛恨他們是很不負責任的父母,只顧自己嘴上痛快,才讓我變得敏感又膽小。但那一刻,我頭一次感覺到,還能聽他們這樣吵吵架,也是一種幸福,我寧愿他們能這樣一直吵下去。
和她吵架的那個人去了
最終,老爸還是走了,他們幾十年吵吵鬧鬧的生活,終于安靜了下來。
那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我每次給家里打電話,總是沒人接,我估計媽是出去玩了。后來隔壁王阿姨給我打電話,說媽總是一個人憋在家里,情緒有些不對勁。
我思慮再三,只好把她接到了廣州。我提前給老公和女兒下達了命令,無論姥姥怎么無理取鬧,我們都不許跟她吵。
媽再也沒有了往日的飛揚跋扈,她每天坐在屋里發呆,不說話,也不出門,連飯都吃得很少。
我偷偷請了醫生朋友來家里,她看了母親的狀況后,說有老年抑郁癥的傾向,讓我們多抽時間陪她。
我跟她聊天,她只隨口應付兩句;要帶她出去走走,她也懶得動。為了給她解悶,老公特意在她的房間里安裝了電視,可是無論什么樣的節目都無法引起她的興趣。看著她的精神越來越萎靡,我的心里也開始著急。
那天回家,樓下有群大媽在跳廣場舞,很熱鬧。我趕緊找了領舞的劉阿姨,跟她說了我媽的情況,熱心的劉阿姨直接跟著我回到家里。
劉阿姨拉著我媽的手說個不停,那親熱勁像是見到了多年未見的老朋友,最后硬是拉著她一起出去跳舞了。
那幾天,劉阿姨每天都拉著我媽一起去跳舞,我漸漸松了口氣。我特意帶著女兒去看她跳舞,到了小花園,我傻了眼,節奏明快的旋律中,大媽們都扭得很歡暢,而我媽,卻站在她的位置上,一動不動。
我問她為什么不跟著跳,她低著頭不說話,那無助的神情,讓我想起女兒剛被送到幼兒園的時候。
我的眼圈一下子就紅了,把她帶回了家。
學著和她吵架
那天,媽房里突然傳來很大的爭吵聲,我嚇了一跳,連忙跑過去。電視里正演著一檔調解節目,為了爭房產,一家人正吵得雞飛狗跳。
媽媽正認真地盯著屏幕。
我忽然明白了,醞釀了半天,大聲沖她喊:“你還看,整天在家里憋著,沒病也憋出病來了。”
她轉過頭看了我一眼,沒吱聲。我分明看到她的眼神亮了一下,馬上擴大戰果。“你沒見別的老太太都在外面跳舞嗎?”
半晌,她辯解說:“我不會。”
我不依不饒:“不會就學,誰也不是天生就會跳的!”
媽媽的嗓門也慢慢大了起來:“我跟那些人說不上話,我的方言她們聽不懂!”
那天,我和媽媽一來一去說了十幾分鐘,才把吵架的氣勢和聲音都培養了起來。明知道是假吵,我這第一次學吵架的人,心還是噗通噗通跳得厲害。
開飯時,媽媽破天荒地吃了半碗飯。女兒怯生生地問我:“媽媽,你是跟姥姥吵架了嗎?”
我只顧著哄媽多說話,竟忘了女兒的感受,我趕緊安撫她:“乖,我那是在給姥姥治病呢!”
從那天起,我再和媽媽“吵架”時,會想方設法把聲音和殺傷力控制在“逗嘴”的層次。有時我倆吵著吵著,還能把女兒逗樂呢!為了控制吵架的時長和激烈程度,我還用低頭認錯、誠懇道歉等手段及時結束戰爭。后來,媽媽還表揚我:“你比你爸強多了,他到死都不承認自己有錯。”
我用這吵架的方式,“逼”媽媽學會了跳廣場舞。現在,她每天都去菜市場買菜,還學著用口音濃重的普通話跟人家砍價。
老公問我,“你是怎么想到用這么危險的方式跟媽相處的?”
爸媽長年累月都是通過吵架來發泄情緒,釋放壓力。如今爸不在了,她一下子失去了溝通途徑,自然就郁郁寡歡,時間久了還可能生病。
吵架,是我找到能跟她溝通的最有效的辦法,讓她的情緒找到爆發點,發泄之后她就會輕松,也就能慢慢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了。
老公跟我開玩笑:“你發現沒有,經過這些日子跟媽吵架,你自己都變開朗了。”
真的嗎?這個我倒沒注意。為了跟媽吵架,我說了很多“狠話”,把多年來藏在心底的委屈都傾倒了出來,那天自己說著說著就哭了,媽也陪我掉了眼淚,后悔自己沒想到吵架會給我造成這么大的傷害。那一刻,我心里的確輕松了很多。
“吵架還有這么神奇的功效,要不咱倆也吵一架?”老公調侃我。
我橫他一眼:“你以為隨便吵一架就有治療功效嗎,這得歸功于我超強的掌控能力。”
其實,我和媽吵架最大的收獲,是改善了我們之間的關系。這些年我為躲避父母的“戰火”,一直把自己對他們的愛控制在“敬而遠之”的范疇:禮貌,客氣,有距離。經過爭吵,我和媽反而有了真正的交流。有愛,有痛,有親昵,這才是正常的母女情感吧。
愛的方式有千萬種,有時,吵架也是一種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