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柏林(中國水泥協會)
2015年水泥行業經濟運行分析及2016年展望
陳柏林
(中國水泥協會)
2015年我國水泥行業出現經濟效益嚴重下滑局面,行業延續2014年下行走勢,水泥的需求總量較去年減少約1.3億噸,水泥產能過剩加劇導致市場惡性競爭,水泥產品價格持續下跌,各企業盈利水平嚴重下滑。區域市場競爭強度加劇,出現了大量的停產和半停產企業,企業經營陷入困境。行業在過去依靠需求高增長的發展所積累的矛盾和問題,在2015年充分暴露和放大。2016年水泥市場繼續處于艱難時期。
1.1水泥需求萎縮,產量增速大幅下降
2015年對水泥行業發展而言是非同尋常的一年,作為“十二五”收官之年,在我國經濟處于調整期和宏觀經濟增長繼續下行的背景下,水泥需求呈現了24年來首次大幅負增長,全年水泥產量23.48億噸,比2014年減少1.3億噸水泥,全年需求同比增速下滑預計超過5%。

圖1 1991年以來中國水泥產量增速走勢圖(%)
需求萎縮的主要原因是我國經濟結構正在處于轉型期,過去以固定資產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模式繼續發生著改變。2015年水泥需求下游行業中房地產和基建整體表現乏力,尤其是房地產投資增速出現斷崖式下滑,從2014年增長10.3%直線下降到2015年的1%,下降幅度超過9個百分點,房地產投資增速降幅已經連續2年接近10個百分點的降幅。這是導致水泥需求快速減少的直接原因?;ㄍ顿Y雖然依舊維持在17%左右的高位,但起到的更多是支撐現有水泥需求總量的作用。
從區域來看,除西南地區略有增長外,其余地區水泥產量全部下降,東北和華北下滑幅度最大,分別達到15.7%和14.6%,西北也下降了7%。水泥產量權重最大的華東和中南分別下降了5.62%和1.72%。

圖2 近10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變化(%)

圖3 近10年房地產和基礎設施投資增速關系(%)

表1 2015年水泥產量 單位:萬噸,%

表2 2015年熟料產量 單位:萬噸,%
1.2效益全面下滑,行業步入艱難期
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1~11月我國水泥行業累計實現收入8080億元,同比下降9.56%,行業虧損企業額達到歷史新高的202億元,比2014年增長128%。行業盈虧企業相抵后實現利潤270億元,比2014年大幅下滑61.29%。行業銷售利潤率僅為3%,是2001年以來最低的一年。預計2015年全年行業利潤在300億元左右,虧損額超過210億,虧損面超過40%,31個省份中10個省出現全行業虧損。行業通過階段性停產、限產舉措,仍然無法改變供需嚴重失調的市場局面,水泥行業已步入最艱難時期。

圖4 本世紀以來年水泥行業利潤
從區域來看,六大地區利潤呈現無差別化的全面大幅下滑走勢,其中華北全行業虧損,東北、西北和西南下滑幅度超過90%,我國兩大利潤區華東和中南地區也分別下滑接近50%。
從利潤率來看,華北地區創歷史新低為-5.7%,連續3年低于行業平均水平,是目前區域效益最差區域。東北、西北和西南表現接近,利潤率不到1%,形勢堪憂。華東和中南地區利潤率好于全國平均,保持在5%左右的水平。

表3 2015年1- 11月銷售收入單位:億元,%

表4 2015年1- 11月水泥利潤單位:億元,%
效益下滑的主要原因:
⑴需求下滑:需求持續低迷,產能利用率下降,過剩壓力有增無減,多數地區庫存高漲。面對需求下滑,企業出現恐慌心理,致使價格下滑不止。
⑵新增產能:部分省份政府對遏制水泥過剩行業產能政策落實力度不夠,在產能過剩情況下依然核準大規模水泥項目建設,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區域產能過剩的進程。
⑶大企業擔當不足:一是部分大企業主導的低價競爭淘汰法則,逼一批劣勢企業退出市場,而其他相對較落后的企業,又不愿意主動退出,反而是抱著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態,不斷降低水泥銷售價格,壓縮了水泥行業的利潤空間。二是大企業之間“慪氣”拼實力。前兩年優勢企業都在市場中獲利豐厚,有一定的資金儲備和前幾年利潤積累,加上大企業融資能力強,一改過去自律協同的做法,通過低價提高市場占有份額。

圖5 2002年以來六大區銷售利潤率走勢(%)
1.3水泥價格:旺季不旺,淡季更淡
2015年全國水泥市場價格呈持續下跌態勢,惡意價格戰和違規競爭此起彼伏,大部分企業銷售價格僅能維持在現金成本,有的已虧現金流。據數字水泥監測數據顯示,截止12月底,全國水泥市場平均成交價為249 元/噸(全品種含稅落地價,下同),企業平均出廠價為195元/噸,同比下跌均在20%左右。
從時間點上看,上半年因延續去年底走勢,加之對于上半年需求較差早有預期,行業自律仍能執行,價格也保持在285元/噸中等水平,企業盈利情況尚可。但進入下半年,由于市場需求不及預期,未出現明顯好轉跡象,為爭搶市場份額,企業間競爭愈演愈烈,致使價格不斷下挫,全國各地基本無一例外都跌至谷底,眾多企業處于虧損邊緣,并且短期市場難以呈現上漲格局,表現出旺季不旺、淡季更淡的特點。

圖6 2009- 2015年全國水泥月度價格走勢圖
從六大區域走勢看,全年平均價格同比下調幅度最大的是西南地區,下跌80元/噸,跌幅為23%;其次是華東和中南地區,分別下跌70元/噸和60元/噸,跌幅為20%和18%;華北、東北和西北地區分別下跌15%、14%和11%。其間,華東、中南和西南地區,二季度和四季度均有小幅反彈,但力度較為微弱,平均實際上漲幅度僅在20元/噸左右,與過去兩年50~60元/噸相差甚遠;華北、東北和西北地區均呈單邊下跌走勢,盡管陜西和甘肅個別地區也有推漲,但維持時間有限,最終未能成功執行。
分省份來看,廣東省同比跌幅最大,接近45%,12月P.O42.5散出廠價僅在180元/噸,熟料價格更是由于有新增產能釋放,出現超低價130~140元/噸。其次是山西、云南和遼寧,同比跌幅均在28%左右;其余大多數省份價格同比下跌也都在20%左右。
1.4出口量總體平穩,結構有所變化
2015年水泥和熟料出口預計保持在去年的水平,出口量約為1400萬噸,但出口量的結構有所變化,水泥熟料產品比重提升,主要原因是國內煤炭價格的下降使得熟料生產成本進一步降低,帶來了更大的利潤空間。
1.5供需:供需矛盾進一步惡化
在需求進一步下滑的背景下,供給端產能依舊在持續增長,2015年行業水泥熟料運轉率進一步下降到67%左右的歷史低水平,產能過剩矛盾依舊非常突出,供給端新增水泥產能依舊在持續增長,據中國水泥協會初步統計,2015年全國新增投產水泥熟料生產線共有31條,合計年度新增熟料產能4712萬噸,比2014年減少2319萬噸。已經連續三年新增產能呈遞減走勢。截止到2015年底,全國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累計1764條(注:去除部分2015年已拆除生產線),設計熟料產能達18.1億噸,實際年熟料產能達到20億噸。累計產能比上年增長2%。水泥熟料年實際產能富余量超過6億噸。
1.6集中度提升慢
在需求和效益雙下的背景下,企業兼并重組更加謹慎,并購大潮未在2015年大規模出現,2014年前10家熟料集中度約在52%,2015年預計在此基礎上提升3~4百分點。但隨著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國企改革的雙重背景下,后期集中度有望持續提升。
2.1宏觀經濟形勢預測
在2015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2016年及今后一個時期,要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加注重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大力度,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同時,多家研究機構對2016年經濟增長作出了預測,央行預測GDP增速為6.8%,社科院預計GDP增速6.6%~6.8%,摩根大通預計2016年GDP將降至6.6%,惠譽預計降至6.3%,多個研究機構對2016年整體增長預測結果都有下調預期,只是程度有所不同。
因此,2016年各類宏觀經濟指標將進一步回落是大概率事件,經濟結構將進一步轉型,增長模式將朝著創新和科技方向轉變。預計2016年是中國宏觀經濟持續探底的一年,也是近期最艱難的一年。
固定投資增速將繼續回落,我國投資自2003年開始連續十年保持20%以上的高增長,直到2013年才首次降到20%以下,2014、2015年連續回落幅度加大,2015年已經回落至10%,“新常態下”這一回落趨勢將會延續。
雖然前人的研究取得了許多令人矚目的成績,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他們僅限于從一般的觀點或整個網上購物者或只關注年輕人的網上購物行為的探索。因此,本文將研究范圍縮小到在英留學生的網上購物行為,進一步深入的調查他們的網上購物行為。筆者認為,這將有助于大多數電子商務企業采取相應的網絡營銷推廣或社交媒體來推廣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并再次獲得網上消費者的信任。更好地研究和開發更多的創新產品或服務,以吸引和滿足留學生的特殊需求,從而增加他們的在線營業額,并獲得更大的利潤。
投資增速持續回落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方面,房地產市場仍處于調整期。經過十余年高增長后,我國房屋存量已大幅度增加,房地產進入“去庫存”階段,政府正在通過包括鼓勵開發商降價,鼓勵個人購房出租等各種政策實現房地產的去庫存化,因此,意味著政府不會出臺過大的刺激政策帶動投資資本進入房地產市場,也就說明房地產投資增速短期不會反彈,并且會繼續探底和走低。另一方面,由于制造業正處在調結構的過程中,制造業投資依舊處于下降階段。最后一方面,基礎建設投資作為以政府投資為主導的投資,2016年穩增長重心將再度向基本建設投資傾斜,基建投資呈現趨好態勢,但地方政府投資意愿不足,融資增量受限,新項目開工建設力度可能弱于預期等不利條件,投資力度預計無法抵消前兩個方面帶來的影響。
預計2016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很有可能跌落到8%、甚至7%,回落幅度比2015年略有收窄。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很有可能呈負增長,即與2015年投資規模增長降至零以下;而基建投資將成為拉動投資增長的重要引擎,預計2016年全年基建投資同比增長可能達到18%、甚至到20%。
2.2水泥行業發展形勢預測
整體看來,在投資增速持續回落的背景下,2016年水泥市場需求將依然弱勢運行,水泥行業供過于求的現狀難以明顯好轉、水泥價格難有大幅反彈,企業盈利狀況難言樂觀。
⑴水泥需求繼續下行,但下降幅度收窄。
從水泥需求結構來看,下游房地產投資繼續回落,增速將呈現多年來首次負增長,但下滑幅度將收窄?;ㄍ顿Y增速將維持18%的水平,因此2016年水泥需求將繼續探底,增速將從2015年下降5%基礎上繼續下降3%左右,下降幅度有所收窄。
中央提出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于水泥行業而言,將主要體現在“停新增,去產能”,水泥行業在市場需求保持高速增長時期,引入了大量的投資,使得產能大幅提高,2012年以后,產能過剩矛盾逐年加大,到2015年行業水泥熟料產能利用率僅為67%左右,較上一年下降幅度達5個百分點。
在整體需求增長乏力的背景下,行業發展重點將立足于產能結構優化,劣勢企業將逐步退出,但退出過程不會短期迅速完成,在市場及政府的推動下將分區域優先對重點地區(過剩最為嚴重、效益低)進行產能清出。
⑶聯合重組步伐將加快。
2016年水泥行業聯合重組步伐將加速,優勢企業將發揮區域市場的主導作用,行業協會在市場協調、加強行業自律方面將進一步發揮作用,用市場化的辦法對產能進行重新整合,以聯合重組的方式加快淘汰劣勢產能,從而提高資源效率。
⑷經濟效益難有根本性改觀。
在需求預期進一步下降的背景下,供給端“去產能”效果不會短期迅速體現,供需矛盾依舊很突出,尤其是在2016年上半年行業效益形式將十分困難。下半年存在一定的回暖預期,但預期價格和效益不會有根本性的大幅回升。
*圖1-圖5、表1-表4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國水泥協會;圖6數據來源:數字水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