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長榮
(四川省農業廳,四川成都 610041)
?
豬瘟活疫苗(傳代細胞源)應用
羅長榮
(四川省農業廳,四川成都610041)

用豬瘟疫苗對豬只進行免疫注射是預防豬瘟的重要手段。
目前市場上使用的豬瘟疫苗有組織苗和細胞苗兩大類,細胞苗中有同源細胞苗和異源細胞苗。異源細胞苗主要使用的是牛睪丸細胞苗,此苗在較長期的使用中暴露出一些難以克服的缺陷,如易帶牛的流行性腹瀉/黏膜病病毒(BVDV),而在臨床中BVDV的污染是比較普遍的,在疫苗生產中,牛睪丸細胞培養和收毒都不很穩定,常造成疫苗質量批間差異較大。脾淋苗也存在脾淋組織來源不足和質量問題。
為克服這些疫苗的不足,中國獸藥監察所組織研發了豬瘟活疫苗(傳代細胞源),即ST苗。此苗的特點主要是:使用的是從美國進口的克隆的同源(豬睪丸)細胞,其親和力強,病毒接種后增殖快,疫苗注射后被接種動物能較快地產生免疫力。克隆的同源細胞也不帶豬常見的細小病毒、高藍病毒、狂犬病毒等,避免了使用異源(牛睪丸)細胞,易污染BVDV等問題。
該疫苗病毒滴度高,可達牛睪丸細胞苗的20倍以上,成品苗RID可達15000個以上。RID含量高,實際應用證明其不但免疫效果好,還可以控制豬瘟亞臨床感染,對有一定量的母源抗體和上一次免疫余留較多抗體而又不能進行經常性的抗體監測、適時免疫的“盲打”(如一般實行的春防、秋防),其免疫效果也較好。
豬瘟活疫苗生產中收毒比較穩定、整齊,疫苗質量批間差異小,其免疫效果相對整齊、穩定。同時該疫苗生產工藝中低血清或無血清細胞培養,疫苗中異源細胞含量極低或無,疫苗注射后動物過敏反應極小。有的生產企業還配有專用稀釋液,其含有免疫增強劑和抗過敏成分,因而免疫效果更好。
有專家指出此類疫苗的廣泛應用,解決了豬瘟傳統疫苗滴度低、外源病毒污染、生產工藝落后、批間差異大、產品質量低、免疫效果差等問題,是一種新型高效活疫苗。
收稿日期:2015-11-15
中圖分類號:S852.4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1-8964(2016)02-005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