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大模板技術在建筑工程方面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已經被應用到道路橋梁、房屋建筑等方方面面,為各項建筑工程的順利完工提供有效保障。本文將針對人行拱橋中的高大模板施工技術要點進行分析,以期為提升施工質量與施工安全作出提供有效建議和意見。
關鍵詞:高大模板;人行拱橋;施工要點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09.039
0 前言
高大模板技術是應用在建筑施工支撐工程中的特殊手段,依據建筑施工管理要求,建筑用高大模板技術必須要經過專業的測量與預算才可使用。通常在建筑工程中水平的混凝土構件模板的支撐高度一般設定在8米,或者是跨度高過18米,則支撐體系施工完成后,其總負荷率或集中在20kN/m2左右。
1 工程概述
以某地人行拱橋為例進行高大模板的施工技術分析。該拱橋的規格為,結構層高為10米,橋板厚度為20厘米,其跨度為10米。
2 人行拱橋模板施工前準備控制要點
2.1 專家論證,完善方案
該工程中高大模板支撐系統為板模板支設和梁模板支設,依據工程施工管理辦法規定,要進行8米以上的模板支設,必須交由專家進行實驗論證后,方可進行相關施工方案的制定與實施。
2.2 嚴選材料
(1)鋼管:在此工程中所選用的模板支架鋼管要依據國家規定標準進行選擇,所選鋼管為普通鋼管,且尺寸的外徑為48毫米,其管壁厚度為3毫米。所選用鋼管應具備產品的質量合格證和相應的質檢報告。鋼管的外壁要平直光滑,不能出現分層、裂縫以及錯位等現象,同時鋼管的外徑和厚度等方面的偏差也一定要嚴格按照標準。
(2)扣件:在工程施工前進行的腳手架搭建,所選用的扣件也要嚴格選取,可采用可鍛造扣件。并且其規格應與鋼管規格一致,以保證在進行連接時貼合面更加的平整且活動部位靈活[1]。
3 構造控制要點
3.1 柱模板安裝順序及其施工工藝
3.1.1 模板安裝順序
人行拱橋施工工程中的高大模板安裝順序,首先要進行腳手架的搭設;其次進行配模板與刷模板的脫模;再次對柱模進行安裝及固定;最后就是要對橋體澆筑混凝土,并將腳手架拆除,清理碼放模板。
3.1.2 技術要點
安裝橋柱模前,要將橋柱相接處進行鑿毛處理,并用空壓機將雜物處理干凈,做好相應的測量放線工作。同時,為了預防橋柱模板根部出現漏漿現象,在進行橋柱模安裝之前,應對其底部用水泥砂漿進行處理,保證安裝質量。
3.2 梁、板模板的安裝順序及其技術控制要點
3.2.1 模板安裝順序
在進行梁、板模板的安裝工程中,一定要依據相應的順序進行安裝,才能夠保障人行拱橋工程的施工質量。具體的安裝順序如下,首先要進行鋼管腳手架的安裝,之后在進行龍骨的安裝。其次,將柱頭模板龍骨以及頂板模板和柱頭模板進行拼裝安置。再次,進行頂板的內外柱頭模板龍骨的安裝。最后,對整個模板進行調整與驗收,開展之后的工程施工。
3.2.2 技術要點
(1)立桿支撐。在立桿的底部應進行木墊板的鋪設,且其規格為寬度在150毫米,厚度不小于50毫米。立桿在進行接長處理時,一定要采用對接模式,禁止搭接。立桿的步距應依照方案的施工標準進行嚴格控制,頂托自由段的螺桿不能超過200毫米,立桿的垂直角度偏差不能超過50毫米。并且在施工的過程中,一定注意不可將模板上半段的鋼管立柱同下半段的鋼管立柱以錯開的形式在水平拉桿上進行固定。架體中的水平桿和縱橫向的掃地桿也要進行連續的設置,并且縱橫向的掃地桿要應用直角扣件進行固定。
(2)剪刀撐、水平桿。在立桿底部距地面的200米和可調支托底部的立柱頂端處可以設置一道縱橫向的水平拉桿。同時,在滿足了基本的模板設計中的水平拉桿的步距之后,可以將掃地桿以及頂部水平拉桿之間的步距進行平均分配,且在每部距離中都要設置一道水平拉桿。
在模板的外側周圍,應依照由下至上的順序設置連續式的剪刀撐,同時在中間的縱橫向也應依據此順序以10米的間隔進行豎向連續式剪刀撐的設置,其寬度應為6米。在模板中的剪刀撐部位的頂部和支架的掃地桿處,應安裝橫向的剪刀撐,且剪刀撐桿件的底端與地面的夾角應設計在45°到60°之間,并要訂實。剪刀撐的斜桿、立桿或是水平桿之間進行固定時,應選取旋轉扣件。
3.2.3 模板安裝
在人行拱橋的高大模板施工中,跨度大于4米的現澆混凝土鋼筋梁模板與板模板要依照設計的要求進行起拱;如果設計中沒有具體的要求時,所設置的起拱跨度應在1L/1000到3L/1000之間。在進行主梁與次梁的交接時,要先進行主梁的起拱之后在進行次梁的起拱。而超越跨度的部分則要依照主梁的設計要求先起拱3L/1000,然后依據底模、側模、壓腳板和斜撐的順序進行模板安裝。
4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對人行拱橋的高大模板施工技術進行分析發現,在施工過程中嚴格依照相應標準進行工程配件的選擇、模板的安裝以及混凝土的澆筑管理等工作,能夠有效的保證支撐系統與模板的安裝質量,進而有效的促進了整個工程的順利完成。
參考文獻:
[1]張杰,葉永楊,尹奎,蔣隆.《預制組合立管技術規范》GB50682—2011編制與介紹[J].施工技術,2011(24):97-100.
[2]唐鵬,王海龍,黃旭.高大模板混凝土外觀質量過程控制研究[J].隧道建設,2011(S2):223-228.
[3]陳金城.高大模板施工技術控制要點的研究與分析[J].河南建材,2015(06):97-99.
作者簡介:王禹衡(1992-),男,江西南昌人,本科,學生,研究方向:土木工程路橋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