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城市建設和農業(yè)發(fā)展,供水需求量越來越大,長期以來由于對地下水的科學開發(fā)缺乏統(tǒng)一規(guī)劃和管理造成開采地下水布局不合理,由此引發(fā)的以采煤為中心的孔隙含水層被疏干,水井枯竭、水質變差等多種水環(huán)境問題。通過收集長治盆地多年地下水的水位觀測資料,水文地質資料等,運用modflow、sufer等軟件對盆地內的淺層地下水模擬研究,為盆地今后更合理的開發(fā)地下水提供了依據。
關鍵詞:Modflow;長治盆地;淺層地下水;水資源評價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09.254
1 前言
長治盆地在長期的工業(yè)、農業(yè)、采礦等的不合理的開發(fā)地下水,引起了地面沉降、水資源枯竭、水質污染等問題。以往對長治盆地做過地下水資源的評價工作,但是在評價方面局限于在現有料的統(tǒng)計分析上。本次采用最為廣泛的地下水數值模擬軟件modflow對潛水進行模擬,[1]為今后長治盆地的合理利用地下水提供依據。
2 長治盆地淺層地下水資源開采現狀
(1)水文地質條件。長治盆地位于山西省東南部,太行山西麓,地理坐標為東經112°46′59"~113°15′40",北緯:36°00′24"~36°18′55"之間,盆地面積1169km2,盆地第四系松散沖積物、洪積物分布廣泛,從西北到東南厚度逐漸增大,總厚度0~300m。徑流區(qū)和排泄區(qū)不明顯,以開采及潛水蒸發(fā)形式排泄,局部補給下部含水層,通過巖層中斷裂破碎帶。[2, 3]
(2)地下水開采現狀。長治盆地淺層地下水是長治市盆地區(qū)主要供水來源,開發(fā)利用程度普遍較高,現狀2010年盆地各類水井3747眼,已配套機電井3747眼,取水量為8303萬m3,其中工業(yè)865萬m3,城鎮(zhèn)生活426萬m3,農業(yè)灌溉5787萬m3,農村人畜1225萬m3。
3 數學模型的建立
潛水含水層在長治盆地分布較廣泛、厚度上從西北到東南逐漸變厚,淺層地下水的流向主要以水平方向運動為主,垂向上的運動相對不明顯。綜上,長治盆地淺層地下水系統(tǒng)可概化為非均質水平各向同性、空間三維、非穩(wěn)定的地下水流系統(tǒng)概念模型。用如下數學模型對定解問題描述[4]:
式中:Ω?研究區(qū)域;h?水位標高;Kx、Ky、Kz?分別為x、y、z方向的滲透系數;Kn?邊界面滲透系數;S?儲水系數;ε?源匯項;h0?初始水位分布;Γ1?側向邊界;q(x,y,t)?流量。
(1)模型的離散 空間離散:長治盆地在平面上剖分120行×100列,共12000個單元,每個單元大小為500m×500m。模型概化為120行×100列×1層的矩形(圖1)。時間離散:模擬期從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每月為一個應力期,總共24個應力期,時間步長為10天。
根據水文地質條件、包氣帶巖性、地下水開發(fā)利用條件,長治盆地分為4參數區(qū)如表1。
(2)定解條件 初始條件: 把2011年1月淺層含水層觀測孔的水位值作為初始值。邊界條件:長治盆地邊界處接受山前側向補給,補給的多少依據出山口的位置合理的分配到邊界上各段處;絳河、嵐水河、濁漳河南源與地下水的水利聯(lián)系較弱,處理成變流量邊界。
4 模型的求解
模型的運算結果如圖2,從圖2和圖3可以看出潛水等水位線的變化規(guī)律,自盆地的南部、東部、西部向盆地的中北部呈現下降的趨勢。
5 結論
(1)長治盆地淺層水資源量約為1.2×108m3/a,在盆地模擬中參數的識別,由于資料收集的限制以及研究區(qū)范圍內地質條件的復雜,給模型的模擬帶來一定的影響。
(2)MODFLOW在長治盆地淺層孔隙含水層的模擬應用中,對研究區(qū)的參數劃分取得了較好的反演求參作用,對劃分的四個參數區(qū)所得的參數與實際情況相符。
參考文獻:
[1]周念清,朱蓉,朱學愚.MODFLOW在宿遷市地下水資源評價中的應用[J].水文地質工程地質,2000(06):9-13.
[2]武強,朱斌,徐華等.MODFLOW在淮北地下水數值模擬中的應用[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2005(04):500-503.
[3]高慧琴,楊明明,黑亮等.MODFLOW和FEFLOW在國內地下水數值模擬中的應用[J].地下水,2012(04):13-15.
[4]薛禹群,謝春紅,張志輝等.三維非穩(wěn)定流含水層儲能的數值模擬研究[J].地質論評,1994(01):74-81.
作者信息:張海島(1989-),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地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