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捷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人們越發重視小學教育教學,而小學美術教學對于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而在現階段的小學美術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地利用各種故事來設計一定的情境,以此來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積極性,這樣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而且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根據現階段我國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進行故事教學的現狀進行研究,從而探討如何有效地提升小學美術教學質量。
關鍵詞:故事情境;小學美術;課堂教學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能夠全面地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以此來達到美育的效果,因此,現階段的教學中,教師應當加強改革力度,充分地利用故事情境進行教學,以此來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合理選擇故事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在進行故事情境教學之前,應當充分地對故事內容進行挑選,根據現階段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目標來進行故事的選擇?,F階段的教學中,盡管已經有部分教師已經開始重視故事情境教學法,但是由于故事與教學內容不相符,導致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因此,教師應當重視對故事的選擇,使其與教學內容與目的相匹配,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積極性,更好地提升小學美術教學質量。
二、課堂前段進行導入
在課前進行故事的導入是一堂課的基礎環節,但是有部分教師不重視,甚至是跳過了這一環節,直接進行課堂教學。這樣的小學美術課堂教學讓學生失去了學習興趣。因此,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應當在課前進行故事的導入,提高導入的有效性,從而為整堂課的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在欣賞中引入故事情境
所謂的欣賞環節是小學美術教學中極為重要的環節,其主要通過對作品的展示以及欣賞來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在這一板塊的教學中,教師應當鼓勵學生積極地對作品進行自我意見的表達,以此來提升學生的評述能力。同樣的,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利用各種多媒體技術進行相關資料的展示,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解瓷器一課時,教師可以對中國各個朝代的瓷器進行展示,同時可以講述與瓷器相關的各種故事,以此來引起學生的興趣。
綜上所述,現階段的小學美術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地利用各種故事來設計一定的情景,以此來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積極性,這樣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而且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仇麗.讓評價為美術課堂錦上添花[J].美術教育研究,2010(05).
[2]徐麗娟.巧擇資源 升華美術課堂[J].群文天地,2011(14).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