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彭程 文/攝
周麗娟:對職工知“心”服務才能貼“心”
□本刊記者 彭程 文/攝



在朝陽區建外街道,工會主席周麗娟的臨時辦公地點被安排在了工會服務站的心理咨詢室里,她說:“之所以這么設置,一是本著一室多用、節約資源的目的,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每每看見一張張困惑、無助的臉,仿佛時時刻刻都在提醒我,他們需要幫助!而建外工會要幫他們解決問題,做一些‘心貼心’的服務!”
周麗娟覺得,要為職工更好地解決心理、情緒問題,就要從軟硬件上同時抓起,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了解職工需求。她帶領服務站人員通過到企業中和職工座談、發放問卷等方式,整理、分析了轄區內職工急需解決的心理問題。大量的數據表明,建外地區大部分職工是來自各類企業的白領,他們面臨的是巨大工作壓力和復雜人際關系,需要宣泄負面情緒。于是工會設置的宣泄室,白領們帶上拳擊手套,對著假人打幾分鐘拳,甚至是在里面大喊大叫,就能很有效的釋放壓力,心情馬上變得輕松;對于一些不愿啟齒的問題,通過沙盤游戲就能讓咨詢師找到問題關鍵,從而再進行更進一步的了解解決職工的“心病”;而“心靈”熱線的設立,讓一些注重隱私的職工更便捷地敞開心扉,來工會尋求幫助。
建外工會心理健康中心,推出了“職工心理關懷工程”,除了等職工主動“找上門”,建外工會還把心理關愛“送出去”,讓專業咨詢師到企業中去。僅2016年一年,建外工會就為基層工會職工提供團體心理咨詢和講座50余場,總參與人數達到1200余人。
記者采訪當天,服務站又送走一名進行咨詢的職工,她對工會的幫助非常感激??吹竭@名職工輕松地離開,周麗娟很感慨:“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職工加入了工會組織,我們要把他們更緊密團結到黨周圍,就需要時刻提醒自己做職工的‘知心人’、‘貼心人’。如果通過我們的服務幫助職工們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這才是建外街道總工會‘職工心理關愛工程’的真正目的!也是我作為一名‘工會人’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