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
摘 ?要:現在是我國科學、教育和社會文化事業快速發展的時期,博物館作為一種特殊的歷史、區域文化載體,正以其自身具有的特殊功能服務于社會和廣大人民群眾。作為一名從事一線工作的講解員,對博物館能否正常發揮其各種價值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關鍵詞:如何;提高;博物館講解員;講解水平
[中圖分類號]:G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30--01
講解員在接待過程中不能只是單純地、機械地講解,還要成為觀眾的服務員和使者,講解員講解水平、對觀眾的態度及其個人的綜合能力,甚至舉手投足對于塑造博物館在公眾中的整體形象都是不可忽視的。因此,提高博物館講解人員的講解能力就顯得格外重要。那么如何提升講解人員的工作能力與綜合素質呢?
一、講解接待前積極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業內人士都明白,博物館講解員的講解必須以館內的陳列品為基本依據展開,由講解人員通過對陳列品進行分選、提煉,從不同的角度用自己豐富的情感和語言面向觀眾,進行有針對性的對館藏物品的相關知識及其相應信息進行傳播的一種大眾教育實踐活動。它要求講解員必須對所陳列品相關信息非常熟悉、對觀眾的需求和理解能力充分了解,進而總結有重點的講解和一般性內容的講解,通過恰當的表達方式、引導前來參觀的民眾收集、欣賞博物館的藏品,這是一個創造性的勞動過程,不能只是講解員的機械重復。講解的水平高低,體現了博物館工作人員“以人為本”理念的落實程度。因此,博物館講解員要在觀眾到來之前積極充分地做好相關藏品講解的準備工作。
(一)講解前細致分析、揣摩觀眾的期望和需求
為前來博物館參觀的民眾做講解和向導服務,在講解前先做著好調查、分析,了解參觀者的期望和需求,只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講解員在引導、講解過程中才能有針對性宣講,有重點地引導。講解員通過事先的了解和見面時的溝通,從領隊和隊員們的精神狀態揣摩、體驗他們的參觀目的,認識到不同觀眾之間的興趣和參觀愿望有所差別,有針對性、創造性的作出內容上安排,盡最大可能地幫助觀眾實現參觀過程中的愿望和希冀,這是成功講解的基本程序。
(二)講解過程中始終要圍繞觀眾的期待進行
許多博物館的講解服務未能獲得到訪觀眾的好評,作者認為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一些講解員在講解時過于格式化和單調,觀眾當然就會冷淡、反感,對于參觀物的背景知識等也變得被動、消極。要改變參觀中這種不盡人意狀況,講解員就要遵循現代教育理論中“以人為本”的觀念,處處以參觀者為中心,在講解員與觀眾之間建立起一種相互尊重、平等友好、信任和諧的關系,使觀眾切實感受到參觀的樂趣,同時又在精神愉悅中得到知識、獲得教益。
(三)講解時應“因人施講”
博物館的重要功能就是宣傳和教育,面對的是城鄉各種層次和興趣的觀眾,前來博物館參觀的人來自五湖四海、不同階層、不同行業和部門,因此,觀眾的知識水平,文化程度,理解能力和參觀的目的與愿望差距甚大,參觀的主旨興趣與興奮點也各有不同,在參觀、聽講過程中對歷史事件和文物的價值領會程度必然會有差異,男性觀眾與女性觀眾、青少年與年長觀眾在領悟能力與反應能力方面對講解員的要求必然不同。所以講解員在與觀眾剛見面時的交流與了解就顯得特別重要。
二、講解后要及時整理到訪觀眾反饋的信息
講解員為觀眾參觀講解的過程也是他們自身學習、提高個人素質的過程,講解后要及時整理觀眾反饋的信息,以便在下次的講解中進行改進。實際工作中不少觀眾一方面細心傾聽講解員的宣讀,另一方面也透露出他們對講解工作的要求和建議,對此講解員要善于捕捉觀眾給講解工作的有益啟示,講解員還能夠通過觀眾提出的問題,了解觀眾在參觀過程所關注的重點、感慨,以便調節、修正在下次講解時容易忽視或疏漏之處。因此,講解員在工作中應注重收集觀眾的反饋信息,并及時進行整理、加工、提煉,為下一次講解的成功奠定基礎。
三、講解員自身要不斷提高修養和工作水平
(一)平時注意做好細致耐心的服務
講解員在接待講解中除了引導觀眾參觀、講解相關內容外,也不能忽視一些細節方面為觀眾提供耐心的服務,反之則極有可能影響觀眾的精神體驗和對博物館服務水平的評價。誠所謂細節決定成敗,莫以善小而不為啊!如在講解前的對觀眾的問候與交談,講解結束后的送別,以及展廳保潔等館容館貌方面,都會不同程度地影響著觀眾的參觀體驗,影響他們對博物館工作的評價。
(二)不斷提高講解員自身文化修養和綜合素質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觀眾對講解員的要求也隨之提高。觀眾們希望在參觀過程中有更高素質的講解人員為其提供高效的服務。所以,講解員個人要積極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參加不同形式的在職研修、脫產教育,不斷提高職業水平與執業能力、豐富專業知識,掌握專業技巧。做到博中有專,真正理解、厘清博物館陳列物的主題思想,增強講解工作的感染力,進而在講解服務中游刃有余,滿足不同觀眾的期望。
四、增強“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
“以人為本”,就是博物館工作一切從觀眾的愿望和需要出發,以觀眾的利益為訴求為工作目標和歸宿,尊重觀眾,愛護觀眾。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必然會帶來博物館服務水平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反之就可能產生這樣或那樣的負面影響。因此,博物館要注意培養和提高講解員“以人為本”的服務意識。在與觀眾的交流互動中,真正以觀眾的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學會換位思考。“假如我是一名觀眾”,我要獲得什么樣的服務?懂得微笑服務、誠懇服務、以誠待人,把自己的真心、真情融入為觀眾的服務之中,讓每一位前來參觀的民眾都感受到春雨潤物般的愉快體驗、不虛此行賓至如歸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