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杰
4月22日,一座重達2.6噸的愛因斯坦青銅雕像正式落戶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的諾貝爾湖公園。張江高科(600895.SH)總經理葛培健介紹,愛因斯坦的塑像選擇在浦東開發26周年、張江高科上市20周年的日子來到張江,也是張江高科演繹科創思想,展示現代科技文明成果,彰顯科技創新、以人為本思想力量的體現。
未來3年,租售收益與投資收益將各占半壁江山
自1996年4月22日上市至2016年4月20日,張江高科總股本增長了約15倍,總市值增長了約56倍。上市至2015年12月31日,總資產增長了約36倍;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增長了約9倍;營業收入增長了約16倍——這是張江高科上市20年來交出的“成績單”。
“2015年6月12日,張江高科股票價格創歷史新高,最高時價格達到41.97元,與我接手時的6.8元相比,增長了5倍多?!备鹋嘟∠蛴浾呋貞浀馈6鴮τ跒槭裁磸埥呖颇茉谵D型發展的近兩年時間內發生巨大變化的問題,他表示,“這是張江高科團隊艱苦創業、勇于創新的結果。通過轉型發展,我們逐漸確定了自己的商業模式,有了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形象點就是,我們已經從形象開發、功能開發、創新開發進入到了新階段。資本市場對我們的認可度可以在股價上得到真實反映。通過轉型,我們不再被釘死在傳統的房地產板塊,而是有了新的空間和發展動力。未來3年,張江高科的租售收益與投資收益將各占半壁江山,這是我們檢驗2018年轉型成效的財務指標?!繓|+股東式的率先轉型,是我們與其他科技園區經營模式的最大差異?!?p>
4月22日,愛因斯坦青銅雕像落戶張江高科技園區的諾貝爾湖公園。
以“科技投行”為戰略發展方向
事實上,國內高新技術園區上市公司對于房地產銷售業務的依賴是一種普遍現象。而在2006年初,張江高科就提出了“一體兩翼”的新發展思路,即以房地產業務為主,以服務和高科技投資為輔,也就是所謂的“房東+股東”模式。
2016年1月1日,張江高科發布公告,將投資上海微電子裝備有限公司(下稱“微裝公司”),投資總額2.2345億元人民幣。微裝公司是在科技部和上海市政府推動下由上海市多家企業集團和投資公司投資組建的高科技公司。對微裝公司的戰略投資,一方面是張江高科向高科技投資戰略轉型的重要舉措,另一方面也是對國家“十三五”戰略產業進行投資的重要布局。目前張江高科正推動其進行股改,通過張江高科自身的資源,為其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準備在資本市場實現更大的價值發現。
張江高科方面向記者表示,單純地以開發商及房東的身份經營園區,實際上存在一定的發展瓶頸。張江園區25平方公里核心區域的開發已經非常成熟,如果要更多地分享園區土地的附加值,就必須進一步拓展業務范圍,從原來只為企業提供物理空間,到為企業提供增值服務,進而推動企業間的產業整合,并擇機成為企業的股東。

張江技術創新區,這里是張江科技創新的源點,未來將打造成科技金融的集聚區
據了解,張江高科正以“科技投行”為戰略發展方向,打造“科技地產商”“產業投資商”“創新服務商”相融合的“新三商”戰略??萍嫉禺a商就是嘗試輕資產化規模擴張,積累更多的產業客戶基礎。產業投資商就是切入高科技產業關鍵點,促使更多產業客戶在張江形成產業鏈上的集聚整合。創新服務商就是整合創新服務資源,打造張江科技城創新創業生態圈。努力改變之前以工業地產開發運營為主導的“重資產、高投資、慢周轉”模式,向“股權化、證券化、品牌化”模式轉型,尋求科技地產與產業投資業務有機融合、協同發展。
張江高科董事長陳干錦指出,將來的張江高科是一個兩翼齊飛的上市公司。一翼是做科技產業地產開發的主力軍,未來在科技地產方面形成自己獨特的管理方式和競爭方式,能與國際產業地產開發公司相媲美,成為一個專業的、具有競爭力的科技地產商。另一翼是在產業投資方面探索出一條市場化道路,“張江高科技園區內有很多創新創業企業,他們有很多好的發展項目,這些項目會促進經濟轉型,我們有義務培育一大批創新企業,張江高科要扮演一個重要角色,要積極參與園區產業發展的投資,做好科技型、創新型企業的集成服務,分享產業發展的成果?!?/p>
國家戰略疊加,利好張江高科
記者注意到,目前有多個國家戰略疊加的機遇利好張江高科。張江正加快形成上海自貿區和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雙自聯動”的乘數效應。
2016年,上??苿撝行慕ㄔO再次提速。上??苿撝行慕ㄔO被列入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4月初,國務院批準《上海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方案》。方案提出,以實現創新驅動發展轉型為目標,以推動科技創新為核心,以破除體制機制障礙為主攻方向,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
而該方案的總體目標是:2020年前,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基本框架體系;R&D 經費支出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比例超過3.8%;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到20%左右。到2030年,著力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功能。最終要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其中,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進入國際先進高科技園區行列。
葛培健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2016年張江高科進入轉型發展全面推進的階段,2018年則接受階段性考核。具體而言,考核可以歸納為三點:第一,要實現商業模式的轉型;第二,要實現品牌價值的溢出;第三,要實現區外拓展的探索。

業已成熟的張江集電港,云集了E+醫產業的先進企業,成為國際一流的集成電路產業集聚區。
對于張江高科的未來,張江高科董事長陳干錦寄予厚望,“我希望張江高科能形成自己獨立的品牌,不僅在張江園區內發展,還可以在浦東其他區域發展,甚至走出浦東,走出上海,走向全國,越做越強,越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