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冰

曾經,“造汽車”是一個門檻極高的行業,由于產業鏈漫長且復雜甚至要以國家為競爭單位。但是,當智能系統和電池取代發動機和變速箱成為未來汽車的核心競爭要素,前所未有的想象空間被打開,無數“有夢想的人”為此激動得難以自持。
跨界造車究竟是“互聯網改變一切”思維下產生的幻象,還是真的是時代變遷風口已至?
把車從PPT上“開出來”
4月20日,樂視體育生態中心里坐滿了來自全球的2600名媒體記者和近8000名“樂迷”,準備迎接傳說中的樂視超級汽車(LeSEE)的出場。“接下來是一個真正顛覆性的時刻。”樂視控股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賈躍亭如是預告。“由于現場非常復雜的WiFi環境和移動網絡環境,有可能會失敗……”他的聲音其實有些緊張。
28個月前,還被大眾認知為一家視頻網站的樂視開始了瘋狂的“造車計劃”,賈躍亭將其命名為“SEE(Super Electric Eco-system)計劃”。在相當長的時間里,賈的“SEE計劃”被當作是互聯網領域和汽車圈最大的“笑話”:“你看,現在連樂視都要造汽車了。”而實際上,幾乎所有的跨界造車者,都被傳統汽車廠商認為只能是停留在PPT上而已。
4月25日,這款樂視超級汽車的首款概念車樣車在北京車展首發,“之前人們都是問:樂視能不能造車?樂視造車是不是在吹牛?而今天大部分人都在問:樂視的超級汽車技術到什么程度?什么時候能夠投放市場?價格怎么樣?我想再過半年,人們的問題會更深入。”樂視超級汽車聯合創始人全球副董事長丁磊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丁磊表示,目前唯一不能分享的就是首款LeSEE的外形,“但我們用這款概念車來代表我們目前開發的水平,它的時速已經能夠達到209公里。”據丁磊透露,在28個月當中,樂視已經拿到了電動車及車聯網的專利833件,超過了所有的互聯網公司在電動車方面的專利總和。同時,樂視也完成了與北汽、阿斯頓·馬丁、Faraday & Future的戰略合作,戰略投資了充電樁公司,控股了易到用車。
丁磊表示,雖然樂視此次首發的概念車是D級車(豪華轎車),但是未來超級汽車的開發計劃會覆蓋全系列,即從最高端、中高端車型,到入門級經濟車型,甚至到普及款車型。
至于價格,“雖然是D級車,但它的價格有可能在另一個區間。”賈躍亭說,而樂視一貫倡導的硬件負利定價甚至硬件“免費”,未來也會在超級汽車上實現。
新人進場,“老炮”觸網
跨界者不斷展露著自己的激情與野心,游俠、蔚來、和諧富騰、智車優行、小鵬造車、凱翼眾包、合眾汽車……以“新能源”“互聯網”“智能”為前綴的新汽車品牌已經可以列出長長的名單,而小米、格力、長江實業、富士康、杉杉等“造車計劃”也都醞釀中。
但這一切,在傳統汽車行業的大佬們看來,卻并沒有那么靠譜。“在我看來,一場新的造車運動正在中國如同發燒般地蔓延。宣稱要造汽車的企業也越來越多,而且不是造普通汽車,都要造最新技術的互聯網汽車。我擔憂的是,中國企業通常就是這么一窩蜂,像大躍進一樣,炒作牟利的多,真正創新的少。”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曾在一次演講中表示。
低調、隨和的比亞迪董事局主席兼總裁王傳福并沒有李書福那么“愛放炮”,但他也認為,互聯網企業造車這事兒只是“一個概念和炒作而已”。“互聯網把車造出來,那都是玩笑。”他說。

樂視超級汽車LeSEE發布會現場,眾大佬明星為樂視汽車站臺
但是,他們的“警示”并沒有阻止大批的傳統汽車人觸網創業。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至少有120多位傳統車企高管的職位發生了變動,其中一大部分是投身互聯網去創業造車了。比如,樂視的汽車團隊有大批人員來自于上汽集團。
而2015年3月,騰訊控股、富士康與和諧汽車共同投資10億人民幣成立了名為“和諧富騰”的互聯網汽車公司。這家公司干脆挖空了寶馬電動汽車的核心研發團隊,德國媒體還在本月因此而大肆“抱怨”中國公司的“挖角”行為。
爭奪“汽車大腦”
丁磊把未來汽車的發展趨勢總結為“四化”,即電動化、智能化、互聯網化和社會化,這也意味著,未來汽車將不僅僅是一臺單純的汽車,而是一套全新的商業生態系統。各家公司都在盡己所能,在這塊未來大蛋糕中盡可能切下屬于自己的那一塊兒。
與樂視從頭做到腳不同,阿里巴巴和百度都選擇了先拿下“汽車大腦”。同樣是在北京車展開幕首日,上汽和阿里巴巴也發布了合作打造的“全球首款量產互聯網汽車”榮威RX5。2015年3月,阿里與上汽宣布合資設立10億元的“互聯網汽車基金”,目標為研發下一代互聯網汽車。阿里云、電商平臺、高德地圖、滴滴快的……阿里巴巴已經湊齊了打造互聯網汽車生態的重要條件。
2015年12月,百度宣布成立無人駕駛事業部,計劃三年實現自動駕駛汽車的商用化,五年實現量產,十年改變人們的出行方式。今年3月,百度又對外發布了“智慧汽車戰略”,推出針對汽車生態的智慧互聯、智慧地圖和智慧服務。長安汽車已經成為“百度大腦”的首個合作伙伴。
“造汽車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四個輪子加一個沙發嗎?”李書福的這句名言曾經是那一代汽車人“造車夢想”簡單粗暴的注腳。而李書福和吉利的成功,也給了這個“瘋狂夢想”一個完美的結局。那今天,關于汽車的“瘋狂夢想”似乎到了第二季,那又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